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全民守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法治社会的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程,应当高度重视、统筹推进.推进全民守法,应当深化法治宣传教育,努力使公民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倚赖司法、自觉守法、主动护法,引导公民处理好学法与守法、权利与义务、法律与道德、信法与信访、维稳与维权的关系,不断提升全民守法的意识和境界.  相似文献   

2.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中央部署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活动具有重大历史意义。这对于推进我国法治进程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最高人民检察院在今年4月26日召开了电视电话会议,在全国检察机关  相似文献   

3.
一方面,法律是有其局限性的,法律体系的形成不等于立法工作已大功告成,还有新的立法任务有待完成;还有司法、执法、守法方面的艰巨任务有待付出更多的努力,克服更大的困难。另一方面,法律不是万能的,在复杂的社会关系网络中,还有契约、伦理、道德、审美情趣、公民意识、科学理性、家庭文化等等,都是法治建设的文化环境,影响着立法、司法、执法、守法。这些调节手段互相依存、互相制约,既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从而相得益彰;也可能相互抵牾、相互掣肘从而相消相殒。欲推动我国当代社会主义法治的发展。十分重要的便是提高全民族的文化素养,营造有益于法治发展的文化环境,使外在的法律以及整个法律体系“内化”为内心的信念与要求,从而“外化”为自觉行动。  相似文献   

4.
民主法治,作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内涵之一,被明确写进了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加强法治建设,既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又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而法治建设本身涵盖了立法、司法、执法、守法等方方面面,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其中法律服务业的存在和发展,既是加强法治建设的内在需要,又是推进法治建设的重要力量。本文结合浙江实际,试就法治建设与法律服务业的发展作一粗浅的论述。一、浙江法律服务业取得的成就法律服务,既是一个属于商业服务①的范畴,又是一个包括法律咨询和出庭以及有关行使司法权力的行…  相似文献   

5.
法治不是高不可攀的空中楼阁,而是具体而平实的守法之治,这不仅是人类法治文明的经验总结,也是应对现代民主社会之难题的基本出路。法治通过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的制度建构而实现民主的法治化。法治是守法之治,实质是指立法者遵守规范立法之法、执法者遵守规范执法之法、司法者遵守规范司法之法、守法者遵守规范行为之法。  相似文献   

6.
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2013年2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进行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从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四个方面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作出战略部署。2014年4月21日,习总书记在听取司法部工作汇报后,对推进司法行政工作作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作为推动法治建设的基础性、专业性、建设性力量,落实习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司法行政部门应围绕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等  相似文献   

7.
刘锐 《公民与法治》2013,(18):20-2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有相当部分的人认为现在法治的主要问题不再是“无法可依”,而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法治工作的重心也应当从立法转向执法和司法领域。  相似文献   

8.
法治理念,是人们对法律的功能、作用和法律的实施所持有的内心信念和观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关于国家与法的理论同中国国情和法制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整个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  相似文献   

9.
上世纪末,随着法治国家的思想入宪,学界通说对依法治国的标志可以概括为立法上要求有完备的法律体系,执法上要有严格的执法制度,司法上要有公正的司法制度,守法上要有健全的公民法治意识,但随着理论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作为法治标志的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四个方面出现了新的趋势,本文试图从这些新的趋势中探求法治标志的新动态,以期完善法治标志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0.
鲍雷  徐峰 《中国审判》2013,(8):72-73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的十六字方针,其中,公正司法既是法治的组成部分和基本内容,也是法律精神的内在要求。但是,公正司法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在实现公正司法的诸多途径中,司法行为合理化应当成为提升公正司法能力水平不容忽视的重要支点。因为法治国家的实质标志是依据法治精神而形成的涉及重大关系的理性化制度得以运行,而法律实施的过程则是确保正义法律制度得以实现的关键环节。可以说,司法行为是司法的核心和中轴,司法行为的合理化程度不仅关系到法律功能的充分发挥,而且直接影响法治建设的实现程度。  相似文献   

11.
从法的运行的角度看 ,法与道德的关系非常密切。道德因素在立法、执法、司法、守法等各个环节中有极大影响 ,尽管我们应当力倡法治 ,但决不可忽视道德因素在法治化进程中的应有作用。  相似文献   

12.
论守法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已写入我国根本大法当中。作为法治社会的真正确立,要求法律一经制定和生效,必须付诸实施。因此,对于任何社会的法治建设而言,法的遵守都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守法的普遍程度历来是检验“法治”水平最为重要的形式要件。①但长期以来,不管是司法实践中还是法学理论界,都比较注重立法、执法、司法等问题,对守法未予应有重视。由于法得不到普遍遵守,不仅使许多立法形同虚设,也大大地损害了法的权威性和尊严。这种状况应予改变。 一、守法的合义 守法,指在法律效力范围内受法律调整的一定社会关…  相似文献   

13.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与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重要途径就是必须全面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相似文献   

14.
非常感谢国家检察官学院给我们基层院的检察长这样一个交流、学习的机会。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内涵博大精深。作为基层院工作中如何践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是我们基层院必须正视的重大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依法治国迈入新的阶段。我国法治建设的重点和方向从确立法律向有效实施法律转变。法律实施包括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各个环节,其中司法发挥着至关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其中,"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被称为依法治国的"新十六字方针"。法治是全世界治国理政的普遍趋势,本文通过对新十六字方针的分析解读,揭示出如何在现实实践中执行方针,为我国的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17.
刘武俊 《中国司法》2012,(12):17-22
党的十八大报告彰显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主题,蕴含了极其丰富的法治精神。本文比较全面而系统地解读了十八大报告的法治精神,重点对"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进一步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以及完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法治保障等论题进行了科学的阐述。文章主题鲜明、内容丰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观点富有启发性,值得广大读者一读。  相似文献   

18.
刘玲 《法制与社会》2013,(24):162+168
政府必须依法行政是法治的一项基本原则。在我国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道路坎坷,行政法治面临着十分艰巨的任务。政府在行政立法、执法过程中不依法或无法可依,司法监督不到位,导致目前的依法行政弊端重重。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既有行政立法体制的缺陷,也有行政机关对行政法律以及行政权的理解偏差,还包括行政执法及司法监督制度本身的不完善和监督力度不够强硬。针对这些原因,我们应当对症下药,改善立法体制,增强监督力度,使公共行政能够依法,守法,为中国法治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先进科学理念,它是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的理想、信念和观念的总和,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内在要求、精神实质和基本原则的概括和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髓和灵魂,是立法、执法、司法、守法和法律监督等法治领域的基本指导思想,其基本内容包括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其中,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永恒价值追求,是人民群众共同愿望。  相似文献   

20.
2012年,是中国法治建设全面推进、稳健发展的一年,也是法治亮点频频出现的一年,"全面推进"这个词比较准确地概括了2012年中国法治进程的主题。首先,党的十八大报告奏响了"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主旋律,提出了"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十六字法治方针。其次,立法领域,新修改的民事诉讼法亮点颇多,开启了民事诉讼的新纪元;司法领域,司法改革白皮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