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70年来,尤其是《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年来,武汉对台工作始终坚决贯彻党中央对台大政方针,牢牢把握对台工作重点任务和基本思路,努力创新汉台交流平台、深化经贸合作,为祖国统一大业贡献武汉智慧。一、搭建汉台交流平台2004年成功开启"湖北·武汉台湾周",现已成为湖北省开展对台经贸、文化等领域交流合作的重要品牌,仅今年活动签约就达60多亿元。2006年与  相似文献   

2.
武汉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与台湾历史渊源深厚,是我国对台工作的重点城市之一。目前,汉台关系呈良好发展的态势。自1987年底台湾当局开放民众回祖国大陆探亲以来,来汉探亲、旅游、经商、交流的台胞达70余万人次,台湾百大财团企业负责人多次来汉考察。赴台的武汉居民逾万人次。截至2005年10月,我市各类因公赴台人员达1300多人次,其中经贸团组占60%以上。台商在汉投资也呈现持续发展的态势。截至目前为止,武汉市已累计批准成立台资企业720多家,投资总额约16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逾7亿美元,在中西部城市中位居前列。回顾过去,武汉市对台工作走过…  相似文献   

3.
王超 《学习与实践》2008,(4):116-120
武汉市顺应台商在大陆投资西进的态势,适时地提出打造武汉为“中部台资聚集区”的目标。这是充分考虑武汉自身优势和台商在汉投资发展的实际情况作出的决策。首先,武汉的区位交通优势奠定了实现这一目标的基础;其次,台商在汉投资的良好势头为这一目标的实现创造了有利的条件;再次,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及武汉投资环境的继续改善是实现这一目标良好机遇。打造武汉为中部台资聚集区已具备了许多有利的客观基础,关键是抓住机遇,立足自身优势,进一步创造促进汉台交流合作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4.
做好争取台湾民心的工作是推进祖国和平统一工作的基础。为在祖国大陆投资的台商排忧解难,帮助台资企业在祖国大陆发展壮大,是宣传对台方针政策,促进两岸交流交往的一个重要内容。由于与台湾有着特殊的联系,湖北省台盟一直关注着台资企业在湖北的发展,关注着台商在湖北的工作、生活情况。多年来。他们经常走访在鄂台资企业,召开台商座谈会,深入调研台商投资环境,积极向有关部门反映台商投资经营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促进鄂台经贸交流和人员往来作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刊记者对此作了了解。现略记如下:  相似文献   

5.
(一) 台商在汉投资始于1989年。当年10月24日台胞丁雪鸿获准与武汉特种皮鞋厂合资兴办第一家汉台合资企业“武汉昌鸿鞋业有限公司”。截止1998年9月底,我市已累计批准设立台商投资企业520家,投资总额6.3亿美元,合同台资额3.3亿美元,实际利用台资额1.7亿美元。按合同外资额排序,来源于台湾地区的投资占我市利用外资的第三位,仅次于香港和美国。总体来看,台商在汉投资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投资行业比较分散,涉及50多个行业。其中投资密度稍高的行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赣州立足生态环境、矿产资源等方面的优越资源,纵深推进赣州与台湾经贸合作,推进赣州经济开发区台资企业转移承接基地、赣州台商创业园、赣州台湾产业基地、瑞金台商创业园、会昌台商创业基地、定南台商创业园、石城台商创业园、赣台农业合作试验区——兴国有机果蔬产业园等涉台产业园区建设,组织86个团组、935人次赴台湾开展经贸考察和招商活动,成功承办赣台(赣州)经贸研讨会、第十一届赣台经贸文化合作交流大会、全国台企联第三届常务理事会第四次会议、赣州产业推介会等对台经贸文化交流活动,在台湾成功举办赣台(台北)  相似文献   

7.
6月26日至7月2日,由武汉市政府主办,国台办港澳局、湖北省台办重点支持的“湖北武汉台湾周·欧美台商武汉考察周”活动在武汉隆重举行。蒋孝严等台湾知名人士,华新丽华、亚东水泥、丰群集团等台湾大财团、大企业的董事长及部分欧美台商等150  相似文献   

8.
《台声》2016,(6)
正针对台湾此次选举出现政党轮替,台商普遍忧虑两岸关系出现波折,进而影响台商在大陆的发展。个人认为,政党轮替在台湾已是常态,台商要用平常心去看待。大陆对台政策不等于对台商的政策。对台政策是两岸间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综合政策,但是对台商的政策是需要用法律的角度去保护台商利益。台商作为两岸交流的桥梁,在未来两岸关系发展中会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台商的诉求是两岸  相似文献   

9.
《台声》2020,(3)
正"'大陆的阿里山'樱花开了,武汉大学的樱花开了吗?"对于新冠肺炎疫情下的武汉,福建省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里的台农台商尽管距离武汉近千里,依然十分关切。以漳平市永福镇为核心区的漳平台湾农民创业园,已是台胞个体在大陆投资最密集的区域和大陆最大的台湾软枝乌龙茶生产基地,且与台湾阿里山的气候和海拔条件非常相似,而被众台农台商誉为"大陆的阿里山"。  相似文献   

10.
<正>赣州各级各部门十分重视对台工作,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努力为台资企业发展壮大创造优良环境,提供优质、高效、快捷服务。赣州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亲自会见、接待来赣州参访的台湾政要、重要台商,出席重大涉台活动,深入台资企业调研指导。赣州建立健全涉台投诉协调机制网络,在江西设区市台办率先设立台商投诉协调工作部门,并成立赣州台商服务中心、赣州涉台法律服务中心等调处机构,将服务台胞台属台企作为对台  相似文献   

11.
6月的武汉,江城人民以满腔的热情迎接前来参加“湖北武汉台湾周·欧美台商武汉考察周”的150多名台商。6月27日上午,笔者在武汉东湖科技会展中心向蒋孝严先生赠送了著名书画家张善平先生书写的“和为贵”条幅,蒋孝严伉俪当即在媒体面前展示这幅字画。两年前,全国各地台商协会  相似文献   

12.
在内陆大城市武汉,街头的台湾店铺鳞 次栉比,台商投资区内的公司、财团 正一天天增多。台商在这里已四处可见,台湾已成为该市第三大境外资金来源地。尽 管 两 岸 关 系 尚 不 稳 定, 但 台 湾 自一九九〇年十月开放对大陆投资以来,厂商对大陆投资不断增加。截至去年底,赴大陆投资的台湾企业有五万余家,实际投资金额为三百亿美元,投资额度仅次于香港地区、美国及日本。与香港企业投资观光、建筑、服务业为主不同,台湾企业在大陆投资主要以制造业为主。台湾过去曾是纺织、雨伞、玩具、鞋子等王国,但在面临大陆和东南亚国家追赶的压力下,过去依…  相似文献   

13.
周军 《统一论坛》2008,(1):41-44
从1983年第一家台资企业厦门三德兴公司(当时是以港资身份注册)算起,台商活跃在祖国大陆的经济舞台已经25年了。时至今日,台商在祖国大陆的经营如何?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如何?将来的前景如何?带着这些问题,笔者专访了著名的台湾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经济研究室主任孙升亮研究员。  相似文献   

14.
<正>武汉市汉阳区是知音文化的发源地,浓郁的知音情怀为两岸交流搭建了广阔的平台。今年农历正月初八,应汉阳区台办邀请,台湾苗栗县泰安乡26名师生在乡长刘美兰带领下来到武汉,与当地师生共同参与汉台青少年知音冬令营。活动期间,两地学生结成"手拉手"  相似文献   

15.
既往的汉台经济合作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与先进城市和地区相比,武汉仍有很大的差距。之所以这样,主要是由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战略所决定的。与武汉的投资环境,尤其是投资的软环境也有一些关系。随着海峡两岸经济日趋一体化及武汉在中国经济版图中重要性逐步上升,未来中长期的汉台经济合作有望迎来一个跨越式的大发展。建议武汉采取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措施,尽可能地将这种潜力转化为现实。  相似文献   

16.
对台工作离不开对台交流交往。武汉市的城市特色及近年来该市发挥特色优势积极打造交流品牌,在汉台交流工作实践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在今后的汉台交流中,如何巩固前期工作成果,扬长避短,继续发挥特有优势,打好特色牌,作者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平度对台湾招商引资的势头强劲,以台湾统一企业集团青岛饲料农牧有限公司为龙头的86家台商投资项目先后在平度落户,总投资2.2亿美元,合同台  相似文献   

18.
青年群体是引领未来两岸关系走向的新生力量,以福建作为桥梁连接大陆和台湾有其先天和后天的优势。福建省为吸引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提出了"扩大对台招生规模、鼓励台湾人才来闽发展、支持台湾医护人员来闽执业"等等一系列政策支持措施。切实做到"以‘通’促融、以‘惠’促融、以‘情’促融"。本文通过发放问卷、进行访谈,以及对现有的研究资料进行梳理,了解到当前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的主要路径包括专场招聘会引进人才,在陆就读台生留闽发展,台商二代"接棒"创业,亲友推荐与政策引才,两岸交流合作计划,以及阵地搭建与新媒体宣传。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途径越发多样,但从实效而言,仍遭遇复杂严峻的台海形势、城市吸引力不足、创业投入成本增大、惠台政策通达渠道不畅、对大陆认识不足、媒体言论的可信度降低等实际困境。新形势下促进台湾青年来闽就业创业应多方向扩大基层交流,提升台湾青年对闽了解程度;落实同等待遇,加强台湾青年职业、社会及生活保障;保障台商在闽利益,做好就业创业的辅导服务工作;建立人事档案制度,加大人才引进力度,采取分级管理模式;把握区域特色,推动示范区平台建设,提升对闽观感;专设涉台人事网络平台,加大对台宣传力度。  相似文献   

19.
艾启平 《台声》2004,(11):43-43
在内陆大城市武汉,街头的台湾店铺鳞次栉比,台商投资区内的公司、财团正一天天增多。台商在这里已四处可见,台湾已成为该市第三大境外资金来源地。  相似文献   

20.
邓阳 《两岸关系》2014,(9):42-43
正7月29日至8月2日,2014海峡楚才作文竞赛获奖青少年夏令营在武汉、南京举办。1985年,武汉举办首届"楚才杯"作文竞赛,1994年起开始在台湾、香港以及新加坡、美国、加拿大等地设立分赛场。近年来,台湾分赛场已由台北扩展到基隆、台中、高雄、新竹、新北、台南等地,吸引了岛内上百所中小学1.2万名学子参加。此次夏令营旨在以第30届楚才国际作文竞赛为平台,组织汉台获奖学生相互学习交流,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增强台湾青少年对大陆的了解和对中华文化的认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