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资本规模扩大及其原因 华侨最初移居马来亚,主要是因为家乡贫困,或逃避战乱,到19世纪,更有不少是被拐卖的苦力和契约劳工,大多是身无分文独创天下。他们从最艰苦的种植园矿场劳工做起,到行贩伙计、小店主,少数进而发展为大商家,资本积累十分缓慢。本世纪30年代以  相似文献   

2.
19世纪华工出洋的情况经常被笼统地归于契约劳工体系,美国学者当中有不少人认为华工赴美仍有苦力贸易的成分,但又缺乏有力证据证明。本文试图厘清契约劳工体系下,契约华工赴美的两种不同方式,即将债务合同与劳务合同绑定的合同制劳工和自愿且带有信贷色彩的赊单制劳工。华工出洋方式的演变既反映了晚清时期中国珠三角地区在近代化过程中不断适应西方世界经济体系的尝试,也从一个侧面折射出晚清珠三角地区民间经济的活力和潜力。  相似文献   

3.
印度"东进"是一个战略系统,其要素由南亚地区战略、 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印太战略"等构成.南亚地区战略构成了印度"东进"的基础,从"向东看"到"向东行动"体现了印度在"东进"上的心态与行为变化,"印太战略"则更加明确了印度"东进"的战略形态与内容.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由一般性战略逻辑和特殊性战略逻辑构成,这两种逻辑的根本目的都是服务于印度成为世界大国的目标.在它们的共同推动下,印度"东进"的战略逻辑发生了显著变迁,呈现出从普遍排他性到特定排他性、从经济为主到安全建构、从非结盟到结盟行为体、从地区权力到全球权力等方面的变化.印度"东进"对中国的影响显而易见,其逻辑决定了中印关系的互信程度将长期保持很低,甚至是赤字的水平,在地缘政治安全方面也给中国造成一定的压力.  相似文献   

4.
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经济周洁萍,陈炳马来西亚华人与广州侨乡的关系已经历了漫长的岁月。1786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槟榔屿后,分别从广州等沿海城市诱拐、抢掠中国劳工,把大批华工贩运到马来西亚,使槟榔屿一时成为“苦力贸易中心”。广州市属的白云区、黄埔区、番...  相似文献   

5.
60年代至70年代,罗星汉和罗星民两兄弟是"金三角"最大的毒枭.80年代冒出了一个臭名远扬的坤沙,取代罗星汉,成为"金三角"的头号大毒枭.90年代正当坤沙的势力日渐式微的时候,又冒出了更多年富力强、神通广大的新毒枭.新的海洛因王国还伴随着前几年缅甸国内发生的两起重大政治事件而兴旺发达起来.自1989年缅共发生内讧导致该地区的内战结束后,原缅共的指挥官和干部获准在缅甸北部地区自由行动.这种自由行动同政府允许他们自由操业的政策结合在一起,使该地区发生了一个明显的变化,那就是毒品加工从比较简单的生鸦片生产工序发展到建立先进的海洛因提炼厂.  相似文献   

6.
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将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表述从"亚太"转变为"印太".文章尝试从批判地缘政治学入手,将美国的"亚太"与"印太"战略进行比较,考察美国关于亚太地区地缘政治想象的变迁及其动力.通过考察可以发现,从"亚太"到"印太"的战略转变反映了美国对华战略从"L形布防"到"半嘴形包围"的转变,以及特朗普政府企图通过全方位竞争以重建美国在各个领域的霸权、通过改变自我认同与巩固和扩大西方式自由民主国家联盟以重塑大国身份和信心、通过寻找战略支点以重构关键地缘政治空间这三个方面的战略诉求.拜登政府上台后,已然继承并强化了特朗普政府的"印太"战略,这意味着美国与中国在"印太"地区乃至全球舞台的战略博弈必将长期持续.为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有效应对美国的"印太"战略,中国应提升中华文明的影响力、涵养大国心态,采取社会创造策略寻求身份和承认,依托"一带一路"倡议进行谋篇布局.若"冰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倡议等规划能够持续顺利推进,便可有效破解美国通过"印太"战略围堵中国的图谋.  相似文献   

7.
应琛 《新民周刊》2012,(5):40-41
从麦田到方舟子的质疑正好也印证了胡适的那句"大胆的假设"。但他们似乎都忽略了原话的后半部分:"小心的求证"。虽然,他们在雄文中历数韩寒"人造"的痕迹,但根源上仍有经不住推敲的部分。  相似文献   

8.
"非典"时期,华侨华人慷慨捐资捐物,支援中国抗击"非典".他们的捐赠有热情高、参与阶层广、社团的作用大这三大特点.华侨华人此次捐赠的动机,主要有民族关怀、乡土关怀及利益关怀.  相似文献   

9.
受印尼国内伊斯兰化以及国际伊斯兰跨国运动的影响,伊斯兰极端主义者在苏哈托政府倒台后组建了许多极端组织,这些极端组织给印尼国家安全和东南亚地区安全带来了极大危害."9·11"事件以后,美国通过"反恐"战争推翻了塔利班政权,并捣毁了"基地"组织和其他恐怖组织在南亚的大本营,以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和南亚大本营为依托的"基地"组织被迫从原来的集中型向"去中心化"方向转变,从南亚向包括印尼在内的东南亚扩散,并与东南亚本土的极端组织共谋发动恐怖袭击.印尼巴厘岛爆炸事件后,印尼政府在采取军事"反恐"的同时,也采取了一些柔性的"反恐"措施,内容包括"识别""康复""再教育"和"重返社会"等.印尼的"去极端化"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警察据此掌握了恐怖主义网络的大量情报,还利用"改过自新"的前恐怖主义分子作为教育主体,到监狱教育说服其他极端分子放弃极端意识形态.此外,还为在押囚犯培养一定劳动技能,以便其释放后能自食其力,从而减少释放后因经济不能独立而重返极端组织的可能.  相似文献   

10.
戴隆斌 《俄罗斯研究》2004,(3):76-82,87
苏联的"罗名制",从产生到最终被取消,其间经历了将近70年。它的产生与发展是与苏联政治生活中的权力逐渐集中相一致的,其形成和确立又是与斯大林模式的形成和确立同步的。实际上,苏联的"罗名制"就是斯大林模式的一部分。苏联"罗名制"的特点既有斯大林模式的共性内容,也有其独特的方面。"罗名制"的形成与确立并被固定化,给苏联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可以说,虽然苏共解散、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罗名制"所带来的社会消极后果无疑也是导致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作为一种融合文化的"韩流"及其人文学研究的可能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韩流"是指在中国最先出现的"哈韩族"或"韩迷",它的社会文化影响力很大,与此相关的经济以及创造的产业附加值也具有很大的规模和潜力.韩流覆盖的地区几乎遍及整个东南亚,最北从蒙古的乌兰巴托开始,到中国北部地区的沈阳和延吉还有北京;中部地区的上海、南京、扬州;南部地区的香港和澳门,还有台湾地区的台北,菲律宾的马尼拉,再往南去还有越南的胡志明市和马来西亚的吉隆坡、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的雅加达等地区.  相似文献   

12.
十九世纪俄罗斯的知识分子,他们的灵魂由于人类的苦难而忧伤.尽管人民往往并不理解他们,但他们却可以为了人民拒绝一切现实的功利.这种精神成了以后饿罗斯知识分子的独特传统,最鲜明地表现出他们坚韧而又孤独的"爱国情结".  相似文献   

13.
王昌龄边塞诗在我国古代诗歌中颇具特色,其创作风格深受朝鲜诗家推崇。受"诗必盛唐"的影响,朝鲜诗家热衷于从边塞诗作中找寻报国之门。因此,其主题思想符合朝鲜文人的审美倾向。盛唐以来,他们采用诸多方式接受王昌龄边塞诗,并将诗歌固定意象运用到创作中,《出塞》《箜篌引》等诗作成为他们接受的重点。同时,他们还积极接受王昌龄边塞诗中的"忠""义"等儒家思想,这种接受为中朝文学的"互识"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4.
以俄罗斯与格鲁吉亚间的"五日战争"和阿布哈兹与南奥塞梯独立为标志,南高加索日益成为国际关系中倍受关注的热点地区之一.该地区三个前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土已经沦为.了主要大国地政治和地经济竞争的舞台,俄罗斯的"维稳方案"、美国的"大中东战略"以及欧盟的"欧洲化"政策在此相互博弈.大高加索地区正在彻底地"国际化".格鲁吉亚和南奥塞梯之间长期酝酿的冲突在2008年8月导致俄罗斯的深度卷入并升级为"五日战争",引发了俄罗斯从维持现状到公开支持分离政权的立场转变.这不仅从政治和法律上改变了独联体两个热点地区的面貌,改变了力量结构,还严重影响了整个欧亚地区民族一政治形势."五日战争"证明了共同规则、标准和准则已经失效,世界政治的主要行为体面临着设计世界秩序新模式的问题.梅德韦杰夫提出的新安全构想引发了不同观点和评论.促进有效合作,形成共同准则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5.
"克里奥化":对全球"美国化"现象的一种解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20世纪世界文化交流史上,对他文化发展影响最大的莫过于美国大众文化,致使"美国化"成为很多国家在维护本民族文化认同时面对的严重挑战."美国化"现象反映了美国以自己的文化价值观重塑这个多元文化世界的图谋,带有明显的"文化中心主义"的色彩.很多学者从不同角度探讨"美国化"这一全球现象,"克里奥化"便是其中一种很引入注目的观点.本论在考察20世纪以来全球"美国化"发展趋势的基础上,分析"克里奥化"观提出的背景及其包含的基本内容,以及文化上的"克里奥化"在现实生活中的存在.本文认为,"克里奥化"观尽管还不完善,但对从一个新的角度理解全球"美国化"颇有启迪.  相似文献   

16.
六方会谈与朝日"绑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龙范  王新 《当代亚太》2007,433(10):11-17
从2002年9月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问平壤、"朝鲜绑架日本人事件"得到证实之后,"绑架问题"不仅没有随着朝方道歉、送还被绑架者及其家属的积极姿态而逐步解决,反而呈现日益复杂化的趋向.进而,日本又努力把"绑架问题"纳入六方会谈,试图把"绑架、安保、建交"三大课题"捆绑解决",使得本就困难重重的朝鲜半岛无核化之路又增添了新的不确定因素."绑架问题"的最终解决关键在于朝日两国今后如何在《平壤宣言》的基础上通过双边谈判达成妥协.  相似文献   

17.
唐为群 《法国研究》2005,(1):296-301
从事对外汉语教学,自然会接触各个国家的留学生,每每讲到六书,讲到汉字的结构,我们发现法国学生对象形与会意特别感兴趣.说到"日",从他们兴奋的眼中仿佛能看到一轮冉冉升起的太阳,讲到"火"的起源,他们的眼中会窜出兴奋的火苗.其他国家的学生也感兴趣,但程度不如法国人强烈.留心于此,便向书中行,渐渐累积了些资料,也有些体会.  相似文献   

18.
应琛 《新民周刊》2012,(25):34-37
从什么时候开始,留学中国已悄然成为欧美青年的一种"时尚"?又是什么原因,导致越来越多的外国学生愿意把他们的未来"赌在中国"?6月,又到期末考试季,上海一所重点大学的考场上,插班就读的留学生与中国学生同堂考试。十多名留学生坐在考场后排,对着考题一脸茫然,看起来,眼下这一门工科考试,对于他们来说太难。  相似文献   

19.
王若翰 《新民周刊》2012,(24):56-59
从反感、猎奇到习以为常,公众对变性人的印象已经发生改变。但在那些变性"明星"背后,还有一个隐秘的变性人群体,他们的真实人生,远不是那么顺利和光鲜。与变性美女在媒体上高调亮相不同,大多数接受过变性手术的人,对自己的变性史讳莫如深,甚至希望通过完美的整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初,随着美国的对外扩张,其亚洲殖民地菲律宾成为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最大的海外实践基地.在美国,城市美化运动旨在通过综合性规划解决城市化带来的一系列发展问题.而在菲律宾,城市规划的首要目标是重构政治空间,在此基础上建构一个以殖民宗主国美国为模板的菲律宾现代国家.丹尼尔·H.伯纳姆和威廉·帕森斯等美国规划师不但重塑了菲律宾首都马尼拉的公共空间,还将美国的城市美化模式推广到群岛各地.他们将现代性和美式民主制度的特性提炼成直观的空间表达方式,试图向菲律宾民众展示美国民主改革和菲律宾现代国家建构的方向,构建殖民者认可的菲律宾现代国家、将国家统治扩展到整个菲律宾群岛并整合菲律宾经济,从而引导菲律宾走上美国设计的"现代化"道路.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菲律宾的政治经济发展和民族国家建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