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7 毫秒
1.
朱德的一生,是光辉的一生,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他身上所体现出的忠贞爱国、无畏革命、团结奋进、甘当公仆的高尚品格,都是对党章最好的诠释和实践,是每个党员最生动、最形象的学习教材。  相似文献   

2.
潘宏 《党的建设》2021,(8):61-62
毛泽东称赞朱德为"人民的光荣",周恩来高度评价朱德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因为朱德在中国近现代革命中的经历最全面,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的转变最典型,他心甘情愿地"投降无产阶级",作为"红军之父"在人民军队创建史上最具代表性.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的足迹遍及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向中央写的调研报告最多,明确提出要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朱德的一生与中共党史密切关联,朱德谈学习中共党史对后人有诸多启发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正>今年是朱德同志诞辰130周年。朱德同志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事业不懈奋斗,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爱戴和崇敬。毛泽东同志称赞朱德同志是"人民的光荣",这是党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是人民对朱德同志的最高评价。我这里主要是通过一些档案文献的回顾,缅怀这位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学习他的伟大品格和崇高风范。  相似文献   

4.
曹锦艳 《新长征》2013,(12):62-63
<正>朱德同志革命一生,功勋卓著,他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崇高品质和联系群众、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全党、全军和全国各族人民中广为传颂。人民群众亲切地称他是革命的老英雄,是人民的忠实勤务员,毛泽东称赞他是"人民的光荣"。作为党、国家和军队的卓越领导人,朱德深知密切联系群众的重要性,他曾指出:"我们一切力量都出于群众身上,一切办法也都由群众创造出来。""我们没有别的本事,我们的本事就只有同群众密切结合在一起。显然地,如果我们脱离了群众,我们就必然要失败。"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现代史上,文强算得上是一个经历坎坷、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的一生,经历了泾渭分明的4个阶段。毛泽东是他表兄,周恩来是他入党介绍人,朱德是他的直接领导人,刘少奇是他的同乡,林彪是他的同学,戴笠视他为心腹骨干,杜聿明对他甚为欣赏……  相似文献   

6.
1946年,延安。毛泽东同志为朱德总司令六十大寿题词;“人民的光荣。”周恩来同志发表热情洋溢的祝词:“亲爱的总司令,朱德同志:你的六十大寿,是全党的喜事,是中国人民的光荣……你是那样平易近人,但又永远坚定不移,这正是你的伟大。对人民,你是那样亲切关怀,对敌人,你又是那样憎恶仇恨,这更是你的伟大……亲爱的总司令,你的革命历史,已成为二十世纪中国革命的里程碑。”半个世纪过去了,朱老总离开我们也整整20个年头了。然而,共和国第一元帅风范长留闽西,万古相传!  相似文献   

7.
我的父亲1926年2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并积极投身到如火如荼的革命洪流中。在60多年的革命生涯中,他对崇高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中国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始终不渝,对党对人民无限热爱。他一生坎坷,却始终凭着坚强的无产阶级党性、凭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去对  相似文献   

8.
体育运动场上的朱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丰利  苏振兰 《党史博览》2009,(4):33-35,38
朱德一生非常重视体育锻炼。他多次语重心长地说:“锻炼身体,不容易得病,才能为革命多做些工作。”朱德参与缔造伟大的新中国,艰苦奋斗一生,得享90岁高寿,奥秘正在于他时常活跃在运动场上,一生与体育运动结下的不解之缘。“体育教习,就是教学生练操、练跑、练武艺,强健身体。”朱德对体育的热爱,从小就开始了。据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朱德传》载:“他从小喜欢锻炼身体,爱爬山、游泳,还翻杠架,所以身体一直很健壮。”  相似文献   

9.
正朱德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主要缔造者之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十大开国元帅之首。他参加革命70余年,历经磨难和险境,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建立了不朽功勋,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爱戴和崇敬,毛泽东更是称赞他为"人民的光荣"。朱德既是伟大的,也是普通平凡的,他在家庭、家教、家风方面的修养堪称表率,给全党、全国人民留下了深刻印象。今天,重温朱德的家风,既是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优良的家庭、家教、家风的感悟和敬仰,也为新时代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提供生动素材。  相似文献   

10.
曾国华的一生,既坎坷又充满传奇色彩。他在国民党军内服过役,被中国工农红军收编后,在革命队伍里战斗、成长,战功赫赫,威名远播。新中国成立后,成为了人民空军的一位副司令员。在“文化大革命”中,被中央军委定为犯有“严重的政治错误”。虽然这过去了许多年,但作为一位曾经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贡献的老将军,他的一生值得我们去了解。  相似文献   

11.
郑伟 《奋斗》2022,(3):73-75
<正>朱德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开国元勋。年轻时他就怀抱“投笔从戎去,刷新旧国风”的志向,离开家乡远赴云南陆军讲武堂,从此戎马一生,身经百战,战功显赫,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一生酷爱读书学习,无论是在青少年求学时期,还是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乃至在晚年繁忙的公务之余,都一直保持着旺盛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热情,为我们树立了“一生学习、一生向前”的光辉榜样。  相似文献   

12.
“红军之父”朱德不仅是战功赫赫的共和国元帅,而且是一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他有着完整的学习经历:6岁入丁家私塾就读,24岁完成高等教育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三期毕业,36岁更是远赴德国格奥尔格·奥古斯特大学开始他的留学之路,、在他漫长的求学路上,先后受业于席聘三、刘寿川、张澜、李根源等众多恩师,他们对他的一生产生了重大影响。,而朱德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在全国人民当中树立起了一个尊师重教的楷模形象。  相似文献   

13.
梁堂华 《湘潮》2013,(8):32-34
徐特立生逢清朝末年,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野蛮侵略、清政府腐败无能,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社会现实,一心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在此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他特立独行、勇于斗争的性格。在他60大寿时,老朋友朱德写了一封祝寿信,题目是《你是一个老怪物》。“老怪物”是朱德赠给徐特立的亲切尊号。一个“怪”宇,点出了徐特立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苦苦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一生。  相似文献   

14.
张栓平  张建华 《党史博采》2003,(11):10-12,15
一 张申府是我党发起者和创立者之一,是周恩来和朱德的入党介绍人,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他走过了坎坷曲折的一生。 张崧年,字申府,1893年6月15日出生于河北省献县小垛庄。张申府自幼由其父教习识字,10岁开始在家塾读书学习。1906年进入北京“识一”私立初小。此后的8年间,他先后在北京、天津、保定等地求学,1914年考取北大,学习哲学。1916年底,蔡元培出任北京大学校长后,厉行改革,实行“兼容并包”的治校方针,聘请陈独秀为文科学长,  相似文献   

15.
朱德与董必武 那场“史无前例”的“风暴”,就连朱德这样德高望重、功勋卓著的人民老英雄也不能幸免于难。但人民不会忘记朱德,党和军队不会忘记朱德。每逢外出活动,比如参观,比如开会,掌声总是向着朱德拍响,群众和同志们都尊他走在最前。 这时,朱德忽然移动着手杖后退了。他站住脚,一手拄杖,一手去拉董必武,请董必武走前边。 董必武也朝后退,用双手“送”朱德在前走。 这样无声地谦让一下,董老终于先开口了。  相似文献   

16.
许良廷 《党史纵览》2003,(12):30-35
人民艺术家赵丹的一生,是坎坷曲折的一生,也是坚韧奋斗并取得辉煌成就的一生。在50年的艺术生涯里,他呕心沥血,不断以自己的艺术精品奉献给人民,主演了40部电影、50多部话剧。他不仅是中国影坛而且是世界影坛上最杰出、最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大师之一。  相似文献   

17.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都堪称调查研究的模范.朱德一生调查研究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敬仰.朱德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回顾朱德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代伟人求真务实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8.
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不论是在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朱德都堪称调查研究的模范。朱德一生调查研究的次数之多、范围之广、时间之长,让人敬仰。朱德的一生是实事求是的一生,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生,是调查研究的一生。回顾朱德调查研究的思想和实践,能够让我们更加深刻地感受一代伟人求真务实的人生追求。  相似文献   

19.
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十大元帅,除林彪外,都在党和人民中享有崇高的威望,受到人民的尊敬和爱戴。毛泽东对这些功勋卓著的老帅们都有过很高的评价或尊称。例如,他称朱德是红司令;称彭德怀是智勇双全的将军;他用“诸葛一生唯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来形容叶剑英的为人和品格,  相似文献   

20.
美国已故前总统理查德·尼克松生前对法国前总统夏尔·安德烈·约瑟夫·玛丽·戴高乐推崇备至,称他是“一个矗立于20世纪的英雄,对法国来说,他是矗立于法国历史上多个世纪的英雄之一”。 戴高乐的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他威风、光荣而又颇多坎坷的经历对人们具有极大的魅力,他的为人和品格让人们永久地怀念。就是这位伟人,在逝世前几年,当他还在总统位置上时,就为自己的葬礼作了明确而严格的交待:“不要铺张排场,不要富丽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