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庭内外》2009,(1):58-58
法官:我父亲是一位农民,今年70岁。他每年除了种三亩承包地外,还在房前屋后种了有一亩多菜地,养了50多只鸡和鸭,虽然我和在城里工作的哥哥每年都接济他一些,但他和我母亲主要还是靠自己的劳动维持生活。去年9月底的一天,我父亲骑着三轮车去镇里卖菜。王某开着装满货物的汽车从我父亲身边经过时,一个货物箱子落下来恰巧砸中我父亲。我父亲经医生诊断为右颧骨骨折,住院治疗一个半月,遵医嘱在家休养了两个月。  相似文献   

2.
《江淮法治》2013,(19):F0003-F0003
他从大山深处走出来,拥有如大山一样宽广的胸怀和坚强的意志,而他的思绪犹如拂过山顶的风,不断跨过一座座高山。“我是一个农民,我的根在农村,应该做一些对农民、对农村有意义的事情!”这就是金德保一直深藏在内心的朴素追求,连续2届当选为宦城市人大代表,  相似文献   

3.
1995年1月15日,农民吴庆水怀揣着2000元钱,来到县城购买结婚用品。当他行至一偏僻处,突然一年约60岁的老框跪在他面前,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地说:“’J\兄弟,我是从四JI陈这里做银元生意的、没想到刚下车,皮包便被人偷了,现在连回家的路费都没有,请你行行好,多少给点钱吧。”吴庆水转身欲走,却被老人拉住:“小兄弟.我这里有30枚银元是60元一枚买来的,为了回家,就算是我破财,按每枚30元卖给你,同情同情我一个老太婆吧厂一听有如此好的买卖,吴庆水动心了。但他怕很元是假的,忙说:给我看看。”老姐站起身,颤抖着双手,好不…  相似文献   

4.
在古城沧州笔者听闻大才子纪晓岚的故里沧县崔尔庄出现了一位枣乡人的好“村官”——张振忠。据说在一夜之间,群众请张振忠出任本村党支部书记的标语从东村一直贴到镇政府,足有几公里长。带着一种好奇的心理,我立即前往采访这位传奇人物。他是一位淳厚勤善的农民,一位受教育程度不高的农民企业家,但从他的言谈举止和创业经历,  相似文献   

5.
《中国监察》2011,(13):51-51
晒过盐、扛过枪,他是一个地道的农民的儿子,即使现在穿着皮鞋,但他在自己心里永远穿着草鞋。被人骂、挨过拳,一年查办几十个案子,得罪了不少人,有人问他,图啥?他说,公道自在人心,组织需要就是我的志愿,服从安排就是我的天职。  相似文献   

6.
“农民把厂子交给我,我就要管好农民的厂子,因为我是农民的儿子。”这是长沙市农民企业家、宁乡县田坪农机厂厂长肖东阳同志经常告诫自己的话。肖东阳始终保持人民公仆的本色,廉洁自律,克己奉公,深得全厂干部职工的信赖。大家赞誉他“心里装着厂子,时刻想着职工,唯独没有自己。”有这样几件事很能说明问题:一件是他为了从严治厂,给厂里制定了一条“不合理”的厂规,引起了职工们的“不满”,并要求厂领导一视同仁。即职工上班迟到一分钟扣0.20元工资,厂领导迟到一分钟扣0.30元工资,每月发放工资时兑现,这条厂规一直坚持…  相似文献   

7.
走好律师路     
我做律师主要是受我四叔的影响,因爷爷奶奶去世的早,四叔和我们在一起生活。从我记事起,总听他提起“律师”这个词。他向我讲述,他在50年代初,看过的日本电影《暗无天日》,这部电影描述了一个律师为一名被指控犯有杀人罪的人辩护,最终使其无罪释放的故事。这部电影中的律师给他的印象很深,他觉得律师很伟大。四叔说,给他印象最深的当然是施洋大律师,施洋大律师为京汉铁路工人辩护的口才,有理、有力、有节的辨词深深地打动了他。他认为律师的职业是崇高的,律师本人无官位、无权势,但他能用特殊的武器──“法律”,来维护人民的…  相似文献   

8.
他是一个农民的儿子,他曾是一个大冬天双手被打了许多血泡而还在坚持车工工作的车间主任,但他更是一位为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的人民检察官,他就是重庆市垫江县“打黑除恶”先进个人,垫江县检察院公诉科副科长、主诉检察官谭明亮.  相似文献   

9.
如果用一个时尚的词来给他贴标签的话,他是一个“官二代”。他叫罗西北,他的父亲是一个名叫罗亦农的先烈,他本人是我国著名的水电专家.19年前,我被友人推荐加入“先驱者后代”丛书的写作阵营,我负责的采写对象正是罗西北:这一次机缘,让我和罗西北和他的夫人赵仕杰教授有了一段长达十几年的交情,也让我对先驱者的后代这个人群有了一些了解。  相似文献   

10.
今年29岁的彭勇1976年出生在乐山市井研县一个极其偏僻落后的山村,父母都是老实巴交的农民。 1991年夏天,彭勇以出色成绩考上了重点高中。这时,他却选择了退学,因为哥哥还有一年就要参加高考,家里实在没有钱供兄弟俩同时上高中。“爸妈,我去打工吧,等我挣了钱再回来上学。”可他的话音刚落,就遭到哥哥的反对:“不行,你还小,我是哥哥,要打工也应该我去。”  相似文献   

11.
直到此时,我才深深地被权利和威严所震慑,在权利的烁烁寒光之下,有时候我感到我们真的是那样渺小。我心情是这样沉重。这是一起故意伤害案,被告人是A县农民,被害人是B县农民。案发地在B县。被告人已在B县被逮捕场拥近6个月,我受其家属的委托时,已临近开庭。被告人家属告诉我,被告人是冤枉的,被害人的伤是自己所致,被告人不应负刑事责任。显然这是一个争议很大的案子。由于时间紧急,第二天我便赶到B县去会见被告人,在看守所的大院里,看守人员带出一个人,那人有50多岁,面色苍白,走路时一副胆怯的样子。他就是被告人。我感觉…  相似文献   

12.
梁厚甫 《政府法制》2013,(32):49-49
有一次,我和一个朋友去看一个中国画家的画展。 其中有一幅画,画一个书生正在读书,其旁站一个女人,替他加上炉香。不用问:画题必然是“红袖添香夜读书”了。这个美国朋友不断地追问,  相似文献   

13.
桑世武 《江淮法治》2010,(11):36-37
他以饱满的履职热情,挺身为“三农”呼吁奔走,备受群众的支持和拥护;他履职3年来,先后提交了“关于高度重视回乡农民工再就业问题的建议”、“关于加强村级党组织建设的建议”等20余件涉农建议。他就是省十一届人大代表、六安市金安区三十铺镇双墩村党支部书记朱义道,他常说:“我是一名农民代表,我要替农民说想说的话,做农民盼望落实而没有落实的事,积极为农业建言,为农村发展和稳定出力。这就是我的职责!”  相似文献   

14.
我只想做一个平凡的人,我最大的心愿是建一所受农民欢迎的医院!——郑家宝毕业于同济医科大学的优秀大学生郑家宝,在三峡的大山中工作了整整30年。他呕心沥血,将一个只能用听诊器和体温表诊断疾病的乡镇卫生院发展为拥有进口设备、达到县级医疗水平的医院。这是一个了不起的奇迹!这奇迹里面有许多令人难以置信的动人故事。一同进山的8名大学生都回到大城市,唯有他留在农民身边。他在一所普通的乡镇卫生院默默地奉献了30年。1970年,郑家宝从武汉同济医科大学毕业,与其他8名同学一起分配到秭归县茅坪镇卫生院。他们满腔热诚,立志献身…  相似文献   

15.
幽默大王     
自杀的鸽子一个人被指控用枪打死了农民养的几只鸽子。他请了位律师替自己辩护。律师想吓唬农民:“你能发誓这个人打死了你的鸽子吗?”“我并没有说我看见他打死了我的鸽子。我是说,我怀疑他打死了我的鸽子。”“啊!这就得了。你为什么怀疑呢?”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位年龄还不算老的老律师,最近却遇到了两件尴尬事。某日,忙里抽闲之余不意在某电视剧中看到这样一个镜头:有位法官和上上下下都搞得很僵,有人劝他要处理好人事关系,他却撂下一句话:“大不了当律师去”。也许别人听了可能不以为然,但我却颇觉尴尬。不料,无巧不成书。春节前一位媒体的朋友告诉我,某法院公开竞聘庭长,一位法官在竞聘中败北。据其讲,败北的真正原因并非是业务能力和政治素质,而是领导早已内定,竞聘只不过是个形式而已。他在发完牢骚表示不满之后放出言来:“大不了当律师去”。媒体的朋友问道:“律师(这个…  相似文献   

17.
采访高汉青很不容易。他总是笑呵呵地说:“我没啥好写的.我只是帮了一个共产党员应该做的工作。”由于他拒绝“合作”,我们只好采取迂回战术,从副政委高世仲、监区长杜有成、他的妻子李玉芹的口中了解到了一些“事实”。从这些人的娓娓诉说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尚心灵……他心系事业,用真情拘救一个个迷途的灵魂高汉青是共和国的同龄人。他出生在吉林省双阳县一个农民家四。1968聋10目25日,他光荣地参加了中国人民得放军。虽色军营,*担的生活,@价了他全译的性格。他表现突出,安次增田力“五好战士”.n功受灾。1969曰…  相似文献   

18.
歪招邪人──一位“上访专业户”的自白顺利这是发生在苏北农村的一个真实故事。由于种种原因,我们隐去了主人翁的真实姓名,姑且称他为C。C原是德富村一个贫穷农民,但近年却利用上访,不仅解决了自己的许多“历史遗留问题”,而且选择了帮人上访这一稀有的“职业”,...  相似文献   

19.
看了最近几个曝光贪官的案例,无意中发现他们有一个共性:都是放牛娃出身,但又都忘了“本”,成了本阶级的叛逆。 “广西第一贪”李乘龙在狱中写诗“出身布衣贫,自幼讲诚信”,他是个农村放牛娃。大肆贪污受贿的河南省石化厅原副厅长张景祥,入狱后在反思中写道,“我出生在东北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祖辈都是种田人,自己是  相似文献   

20.
薛晨 《江淮法治》2010,(11):8-11
岳西县来榜镇花墩村养殖户石跃进曾因缺乏养猪技术而影响收入,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便到新型农民培训班进行学习,并常到村中“农家书屋”翻看书籍。这两项民生工程使他学到了养猪技术,目前,他一年养猪收入可达十几万元。他感慨地说:“我是民生工程的受益者,我更深切地希望农民培训班要长年坚持不懈地开课,农家书屋里的书越来越多。”他的话反映出广大群众对民生工程的期盼:建立长效机制,更好惠及群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