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9 毫秒
1.
杨毅周 《台声》2000,(5):8-9
2000年3月18日 ,台湾“大选”落幕 ,国民党候选人惨败 ,民进党上了台 ,从而宣告国民党在台湾统治55年的结束。3月24日 ,李登辉在民众的一片叫骂中被迫辞去国民党主席的职务 ,从而结束了为期12年的所谓“李登辉时代”。70年代末80年代初 ,台湾社会的民主化趋势和两岸关系发展的浪潮势不可挡。在内外压力下 ,蒋经国于1987年被迫解除戒严 ,开放党禁 ,同时开放民众赴大陆探亲。于是 ,两岸交流迅速增加 ,台湾社会与两岸关系都进入转型期。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 ,李登辉作为接班人接任台湾“总统” ;同年7月 ,李登辉接…  相似文献   

2.
1999年的台湾,可谓风起云涌,“热闹”非凡。 “总统”选举是重头戏 国民党方面,前台湾省长宋楚瑜的动作无疑是岛内各界关注的焦点。3月2日,以探亲名义赴美达两个多月的宋楚瑜返台。5月19日,宋楚瑜拒绝了李登辉“总统府资政”的聘请。5月下旬,  相似文献   

3.
距离今年3月的台湾领导人选举已没有多长的时间。代表台湾各派政治势力参选的各组参选人均已粉墨登场。李登辉多次口头表态不再竞选连任。国民党十五全二次会议正式通过提名连战、萧万长为该党“总统”候选人。许信良于去年5月宣布退出民进党自行参选。7月10日,民进党正式推举陈水扁为该党“总统”候选人。16日,原台湾省省长宋楚瑜也自行宣布参选“总统”。8月21日,新  相似文献   

4.
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在台北逝世,李登辉以“副总统”的身份就任“总统”,成为第一位台湾省籍“总统”。 李登辉就任台湾“总统”之后,国民党高层内部争权夺利,发生了激烈争斗。他玩弄权术,调动特务,挑起“省籍矛盾”,排除异己,迫使一部分新老国民党人“出走”,逐步建立起独裁体制。然而,在“民主”的名义下,  相似文献   

5.
2005年8月19日,在台北市国父纪念馆召开的国民党第十七次代表大会上,马英九从连战手中接过党旗奋力挥舞,全场响起持久热烈的掌声,它标志着“马英九时代”正式来临。自1949年国民党来台后已经换了4位领导人。1975年蒋介石去世,蒋经国开始担任党主席(党“总裁”之名由蒋介石专用)。1988年蒋经国去世,李登辉继任。2000年台湾“总统”大选,国民党失败,民进党获胜,故意造成国民党败选的李登辉被开除出党,连战担任党主席。在此后的5年中,国民党历经坎坷,屡遭挫折,但在连战的领导下,渡过了一个个难关,现在仍是台湾政治舞台上最大的在野党。2005年7…  相似文献   

6.
黑泰 《两岸关系》2002,(3):14-16
李登辉1988年1月在蒋经国病故后以“副总统”身份继位“中华民国总统”、接着又担任了中国国民党主席,直到他2000年5月把职位交给了新当选的民进党人陈水扁。在这12多年中,李登辉一步一步推行和平分裂路线,而以1999年7月正式公开提出“两国论”为最高峰。但是,李登辉遭受了严重的挫折和重大的失  相似文献   

7.
(一) 今年4月2日,宋楚瑜在给台湾省“议会”作《施政报告》时,称这次台湾“总统”直选结果,充分体现了台湾人“政治上追求民主自由,经济上追求开放发展,不分族群,和衷共济,一起为台湾这块土地打拼的精神”。他把这种精神谓之“新台湾入主义”。 笔者发现,早在此前几天,李登辉在台中“谢票”时,就已经把“新台湾入主义”的概念提了出来,宋楚瑜只是跟进,及时做出解释和宣传罢了,但他说的不全。于是4月14日李登辉在苗栗讲话时,又给“新台湾人主义”的内涵,补充了文化上要营造“文化新故乡、文化新中原”的内容。 再溯其源,笔者还发现,这个“新主义”与李登辉过去所提倡的“台湾命运共同体”、“台湾利益优先”、  相似文献   

8.
李登辉早年强烈的自我和自我冲突形成了权威人格的滥觞;后来的皈依宗教和进入政治生涯,则进一步诱发和加强了其权威人格。在此种人格的支配下,李登辉在蒋经国时代服从权威体制和蒋经国;继任后则要求别人服从其权威意志,其自我也膨胀为“圣徒”的形象。而这与台湾民众在政治转型中“本土化”和民粹主义两种风潮相作用,形成了台湾的新强人政治,政事依然由李登辉“独自裁决”。  相似文献   

9.
《黄埔》2017,(3)
正"台独"洗脑的历史教育1988年1月13日,蒋经国过世,身为副手的李登辉依法接任"总统",台湾从此开始12年的"李登辉时代"。原来,李登辉接任"总统"后,是否同时身兼国民党主席,蒋夫人宋美龄曾表示过意见,但在国民党大佬们的各自盘算下,李登辉成了  相似文献   

10.
褚静涛 《台声》2005,(1):26-27
民进党年轻气盛,早已完成世代交替,处在上升阶段,占据台湾意识的制高点,加上“台联党”的支持,挟执政之势,年底在“立法院”选举中很可能过半数,一党独大。如果蓝营继续内耗下去,终会被绿营各个击破。 在台湾主政达五十多年之久的国民党,被羽毛未丰的民进党赶下台,主要原因是内讧。李登辉摧毁及裂解国民党,1993 年赵少康等外省籍精英离开国民党,组建新党。1996 年,林洋港、郝柏村等国民党大老被扫地出门。1999 年宋楚瑜愤于李登辉过河拆桥、赶尽杀绝,独自参选“总统”。2000年李登辉扶植“台联”。四分五裂的国民党怎能与年轻气盛的民进党抗…  相似文献   

11.
今年2月14日的“情人节”,国民党主席连战与亲民党主席宋楚瑜举行了2000年3月18日以来的第6次公开相会,会后双方签署了“共同书面声明”和“国亲两党政党联盟备忘录”。国、亲两党的“联姻”标志着泛蓝军团正式启动了2004年“总统”选举前的全面整合机制。当“连宋会”在台湾引起很大反响、备  相似文献   

12.
邰言 《黄埔》2012,(6):78-81
蒋经国继位,从“汉贼不两立”悄悄地改为“三民主义统一中国”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去世,他的时代结束了,台湾正式进入“蒋经国时代”。  相似文献   

13.
从1995年下半年到1996年上半年期间,由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关系趋于紧张,台湾经济也受到影响,但1996年3月台湾进行了“总统”选举,5月李登辉就任“总统”之后,台湾与中国大陆之间的政治紧张关系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14.
3月24日,始于去年下半年,耗费巨资,由李登辉—手导演的所谓台湾“总统”“直接民选”和“国民大会代表”选举闹剧正式落幕。台湾当局领导人产生方式突然变更,有一定的客观因素,但更主要的在于李登辉的个人野心。 “总统”直选的背景 蒋介石集团退踞台湾后,在美国反华势力的庇护下,一直依靠伪“法统”而苟延残喘。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尤其足台湾岛内局势的变化,其“法统”日益受  相似文献   

15.
台湾“中央选举委员会”11月15日正式发布第10届“总统”、“副总统”选举公告,标志台湾地区所谓下届“总统”选举活动正式展开。目前,共有宋楚瑜和张昭雄、许信良和朱惠良、郑邦镇和黄玉关、章强和梁炽诚、赖正义和李祖杰、邵建兴和彭胜遥等六组独立参选人完成“正、副总统”连署登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对鼓吹“两国论”的台湾前“总统”李登辉下台、坚持“台独”立场的民进党骨干分子陈水扁上台后台湾形势及走向分析的基础上,揭露了“台独”分子陈水扁阻挠台湾与大陆统一的种种伎俩,探索了台湾回归祖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在80年代,中产阶级崛起,党外势力壮大,大陆籍官僚势力老化凋落;在岛外,台湾当局在国际上日益孤立,中共和平统一政策得到热烈反响.在这一形势下,80年代中期以来,台湾的政治、经济、大陆政策和两岸关系都发生了国民党退据台湾以来的重大阶段性变化,台湾进入了转型期.政治格局转型1986年3月,蒋经国说:“时代在变,局势在变,潮流在变.”在国民党十三届三中全会上他提出解除报禁、开放党禁等六项政治革新措施.1988年1月蒋经国去世,结束了长达38年的蒋家王朝强人统治时代.李登辉继任“总统”、国民党主席权位后,继续推动“政治革新”,在1988—1989年先后制定“动员勘乱时期集会游行法”、“人民团体组织法”、“第一届资深民意代表自愿退职条例”等政策措施,扩大台湾社会的政治参与,推动国民党政权的权力  相似文献   

18.
台湾自1988年元月蒋经国去世、李登辉主政以来,加速“宪政改革”,实行权力改组,已基本实现“台湾政权台湾化”.以李登辉为代表的台湾新兴地方资本势力,其谋求“独立主权地位”的企图和行动又有了新的发展,两岸关系和祖国和平统一前景日趋复杂.不过从长期看,台湾当局现行的大陆政策必须调整,也存在着调整的可能性.我们应努力促成这一调整的实现.  相似文献   

19.
1996年底台湾当局召开的“国家发展会议”,是李登辉在实现所谓“总统”公民直选后,为研讨台湾跨世纪发展战略,凝聚岛内各方在政治、经济、“外交”、大陆政策上的共识,从而落实李登辉“经营大台湾”的理念,巩固国民党的执政地位,因应未来两岸关系发展变化而采取的一个重大步骤。去年5月20日,李登辉在就职演说中正式开出召开“国发会”的政治支票,宣布将尽快责成“政府”,针对“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课题,广邀各界领袖与代表共商大计,建立共识,开创“国家”新局。然而,这个所谓要“凝聚共识”的“国发会”,从一开始就深深打上…  相似文献   

20.
试论台湾政党制度的演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钟瑞添 《桂海论丛》2001,17(3):62-64
台湾政党制度经历了四个时期的演变与发展 :蒋介石逃台后对国民党的“改造” ,蒋介石继续保持蒋家王朝的梦想 ;蒋经国时代的“政治革新” ,“小蒋”、“政治革新”的做法及其局限性 ;李登辉“宪政改革”的本质及对台湾政治局势的危害 ;民进党上台及其对台湾政局的影响 ,今后台湾政局必然陷入一种动荡不安的时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