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构建中国“新实学”,既是中国人“文化自觉”意识的充分表现,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复兴思潮的重要组成部分。展望21世纪,只有在“返本开新”(或“推陈出新”)的基础上,中国实学才能逐步地形成独具中国特色的新的哲学体系。“新实学”主要新在两点上:一是必须准确地全面地把握时代精神,从哲学价值观高度,回答与解决时代提出的各种新问题;二是必须超越“旧实学”的理论架构,吸纳人类各种新的哲学思维成果和新的研究范式,构建中国“新实学”。构建中国“新实学”必须坚持三条基本原则:准确地把握时代精神。提高“文化自觉”意识,走哲学“综合创新”之路。坚持多元诠释学方法。构建中国“新实学”,是“提高国家软势力”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中国现代化的精神动力之一。  相似文献   

2.
对"新实学"概念的界定,至少应注意到两点:一是新实学之"新",也就是充分体现"新实学"与"旧实学"的本质区别;二是新实学之"实",也就是充分体现"新实学"的实学本质,亦即它与"旧实学"的内在联系。基于此,拟应把"新实学"界定为:秉持传统实学的崇实精神、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兴利除弊"的改革精神和放眼世界的开放精神,以科学方法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所面对问题的理论体系。前者突出强调了"新实学"与"旧实学"的内在联系,后者突出强调了"新实学"与"旧实学"的区别,亦即它是以科学方法、为解决全球化时代人类所面对问题而形成的一种实学理论。  相似文献   

3.
实学是儒学一以贯之的传统,是具有确定内涵的概念。应在绝对与相对、一般与特殊的统一关系中把握实学,区别不同类型的实学而对其加以研究:经世致用的实学事实上是儒学一以贯之的传统;通经致用是汉儒以后形成的传统;实证求是的实学则是明清时期才兴起的实学思潮;而实心实学是明清之际一些儒者在反思理学、心学之时做出的成果,同时也是为清算"腐儒"、"俗儒"而出现的实学形态。  相似文献   

4.
一弓 《新视野》2003,(3):80-80
发端于20世纪末的中国实学研究,是改革开放以来学术理论界在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梳理和检讨过程中的重要思想贡献之一。在持续近20年的实学研究热潮中,中国实学研究以“明清实学思潮”为理论契入点,逐步扩展到对整个中国实学,包括中国实学的内涵,主流与核心,起点、终点及发展阶段,实学与理学的关系,以及实学的现代转换等诸多问题的探讨。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葛荣晋教授的近著——《中国实学文化导论》,作为对当前中国实学研究具有阶段性总结和理论发聩性质的力作,无疑将对新世纪中国实学文化研究的繁荣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实学实质上是一种贯…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实学研究会、河南行政学院、开封大学、中原宋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第五届东亚实学国际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10月30日至11月1日在古都开封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和韩国、日本的学者共60余人参加了会议。大会收到学术论文40多篇。与会代表围绕“东亚实学与21世纪”这一主题就东亚实学与经济发展、东亚实学与东方文明、东亚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讨论。 一、东亚实学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与会学者认为,东亚各国的实学研究,韩国、日本起步较早。本世纪30年代韩国就已开始了实学研究,但由于20世纪前期的殖民统治,使韩国实学研究的现实指向意识遭到了挫折,直到20世纪的60~  相似文献   

6.
广义实学经历了以“经世致用”、“崇实黜虚”、“实事求是”为代表性口号的阶段,同时也把这三个口号凝聚成代表实学本质的三大主题。与之相对应,实学分成实学倾向、实学思潮和实学精神三种状态。中国实学的特点是“去本体化”、“非学脉化”,以此思考未来实学的发展方向和建构方法,可以得出一点认识:新实学应当是儒学复兴运动的组成部分,新实学的构建应当继承古代实学家“躬行践履”的实践精神,除了关注实学理论的建设外,更应当注重儒学在当代社会实践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7.
二十世纪认识实学的关键词是“近代志向”,而二十一世纪的新实学最终是要对资本主义发展理论提出问题,就是对以西欧为主导的近代与近代文明的全面地反省。所谓新实学,可以从两种层面寻找实践方法。第一是响应划时代的变化,根据对于变化的需求研究实学。第二是摆脱旧实学,创造全新的学问。两者的发展目的最终是结合为一体,新实学的可能性只有在将东亚确保为自身思考的领域时才会被敞开。为此首先要跨越个别国家的视野,同时要具备对于东亚文明传统的洞察与慧眼。我们提出的新实学运动首先要寻找符合新实学的议题,其次要寻求符合该运动的实践方法论。但是,新实学还有必要与市民运动相结合,与大众的沟通也格外重要。  相似文献   

8.
周树智 《理论学刊》2004,1(8):20-21
新实学来源于中国古代实学又高于中国古代实学 ,是中国现时代精神的精华 ,是中华文明活的灵魂。新实学适应中国现时代建设实践和哲学理论发展的需要。新实学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中国哲学马克思主义化、当代中国建设实践哲学化的产物。关注当代中国的新实学 ,建设中国的新实学 ,新实学就一定能在中国建成。  相似文献   

9.
当前,坚持人民民主专政要求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要充分认识坚持人民民主专政与加强党的建设的统一性,积极推进党的思想、政治、组织、作风、制度建设。  相似文献   

10.
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必须坚持党的阶级基础与群众基础的统一性@曾柏芝$中共云南省委党校!云南昆明65011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