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91 毫秒
1.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有效性困境的破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行政论坛》2019,(3):18-22
公众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既是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实现路径,也是社会发展和政府绩效评估价值取向变迁的必然结果。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参与实践存在参与深度和广度有限、评估结果准确性欠佳、评估结果落实不力等参与有效性不足的问题。其困境的破解需从培育积极公民资格、明确政府角色定位、注重解决差异性问题、完善评估制度建设和优化评估过程设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2.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的限度及超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开始兴起,并取得一定的成效,但另一方面其有效性受到了一些质疑。运用政府绩效评估的政治和经济双重逻辑评估了这些质疑,阐明公众在政府绩效评估中扮演消费者、监督者和生产者三种角色,公众参与有助于维护政府绩效评估的公平价值和责任导向。通过介绍美国政府管理中形成的参与式评估和专家型评估两种政府绩效评估模式,并在总结美国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得出超越我国政府绩效评估中公众参与限度的若干启示。  相似文献   

3.
郑佳斯 《学理论》2012,(10):48-49
近年来"官员雷话"曝光率提高,其背后的原因是公务员绩效评估中的公众主体缺位,以此作为研究视角,从我国公务员绩效评估主体现状谈起,探索公众参与公务员绩效评估的具体参与路径,力图推动我国公众真正纳入公务员绩效评价主体,保证政府官员真正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4.
徐双敏 《行政论坛》2009,16(5):15-18
全国性和制度性的"民主评议政风行风"工作,源于20世纪90年代末期在一些城市中开展的"万人评政府"活动,这是我国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主要形式.公众参与政府评议工作的特点是:公众参与评议主体代表性加强,趋于科学化;公众参与评议内容更加广泛;公众参与评议形式更为多样;公众的满意度评议始终是评议的核心内容.但在现实中,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评议主体与被评对象信息不对称,有的被评单位过分看重评议形式和排名结果,公众被动参与以及形式参与,个别地方存在着评议成本过高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增加被评部门直接服务对象的参评比例;对于行政执法部门不能进行"满意度"评议;在有条件的地方,将评议重点转向着重解决一些深层次的问题;提高评议问卷的专业质量水准;降低评议成本,提高评议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以佛山市 A 区为个案,对如何测量中国县(区)层级的政府治理绩效进行实证探索。在借鉴世界治理指标(WGI)的基础上,构建了一个本土化的地方政府治理绩效指标体系,对 A 区政府的治理绩效水平进行量化评估,并且通过构建一个多元回归模型深入挖掘影响其总体治理水平的相关因素。结果表明:公众对于 A 区政府的总体治理水平处于“一般”到“比较满意”之间;在六个维度的治理绩效中,公众满意度最低的是“腐败控制”和“法治”,最高的是“政府稳定和暴力避免”和“政府有效性”;除了“管制质量”和“政府稳定与暴力避免”之外,其他四个维度的治理绩效对 A 区政府的总体治理水平都具有显著影响,其中,“政府有效性”对总体治理水平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6.
基于公众导向理念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公众导向理念源于顾客导向理念,体现"公民本位",追求"公众满意至上"。在我国,公众导向理念契合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体现服务型政府的本质要求,成为政府绩效管理的基本价值和核心理念。福建省率先开展机关效能建设,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地方政府绩效管理模式,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即以绩效目标为导向,科学制定绩效指标体系;构建绩效运行体系,确保行政权力高效、规范运行;建设绩效监控体系,确保绩效管理落到实处;完善绩效评估体系,促进绩效水平提升;健全绩效制度体系,实现绩效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加强和改进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思路是:树立和强化公众导向理念;构建整体性绩效管理框架;实现公众对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全程、深度参与;建立健全地方政府绩效管理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地方先行先试,推动政府绩效管理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王小虎1996年进行的有关地方官员对绩效指标的认识倾向性的调查、美国会计标准委员会2000~2001年进行的有关公民对州与地方政府绩效报告的看法的调查和2002年进行的有关州和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的调查为基础,考察了美国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众意志表达问题,认为在实践中,公众意志不过是赋予政府行为合法性的一种点缀,或者说是行政机构采取的一种政治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8.
在地方政府立法程序中引入公众参与,是加强政府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政治回应能力、确保法律施行实效的重要途径。我国当前地方政府立法公众参与机制尚存在诸多问题,不利于民主法治建设。近年来北京市公众参与政府立法的实践颇具代表性,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我国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实际状况。文章以其为研究个案,并基于相关调研探讨了地方政府立法过程中公众参与的缺陷与不足,提出了我国地方政府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完善路径。  相似文献   

9.
科学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也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路径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性是避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根本保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需要借鉴国外"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做法,逐步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10.
《行政论坛》2020,(1):79-87
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既是建构一种更具包容性、有效性与合法性的公共管理实践方式,也是公共服务伦理价值的回归。然而,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可持续性令人担忧,具体表现为参与的有限性和非延续性。运用系统性文献综述法,可以厘清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的价值,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可持续性的判断标准、影响因素及其改进策略等关键议题,实现对已有碎片化知识的整合,形成完整的认知体系。而实现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可持续性的有效路径就在于构建政府与公众间的知识共享机制,这就需要关注于官僚理性知识壁垒的形成机理及其超越路径,以及利益相关者间的知识共享能力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中,公众诉求的表达既必要又重要,因为它不但是服务型政府的应有之义,而且还是确定服务型政府的基本职能和服务项目以及对其进行绩效评定的根本依据。目前中国地方公众的诉求表达主要依托于采取群体性的抗议活动、利用互联网等新媒体和借助传媒人或知识分子代言的方式或渠道,这其中也反映出公众诉求表达严重受阻的问题,致使公众诉求表达成为地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瓶颈。解决这个问题的基本思路,就是抓住问题的实质,解放思想,推进地方在法治轨道上的民主化进程,并调整政府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曾莉的"走出公众评价政府绩效的困境"一文指出,以"公众满意度"导向评议政府绩效是我国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需要,在政府绩效评估的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反响。"政府本位"正在被"公众本位"所替代已是大势所趋,一个应着时代需要的现代高效型政府正在被建构。以公众满意度评价政府绩效客观上存在一定的难度,特别是技术上对政府"公共性"特质的跨越。不管"公众满意度"导向在实践中将会面临多大的险阻,人们都会坚信"阳光总在风雨后",高绩效的服务型政府必将始终以公众满意作为其行为的出发点和归属。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3,(35)
我国始于20世纪90年代着手研究政府绩效评估,之后,我国学者对公众参与政府绩效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然而相关活动的研究探讨仍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以公民为主体的政府绩效评估体系还缺少系统、深入的研究。因此,在我国各级政府的绩效评估活动中,积极探索公民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不断拓宽公民参与渠道,对于公民个人和政府建设都有积极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国内学者结合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实践,对公民满意度问题进行了较为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在政府绩效评估中的公民参与意义、问题、困境与突破,及公民满意度测评的价值、技术、体系和方法等方面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从总体来看,国内公民满意度研究存在着研究重视程度不够、研究内容不系统、研究方法单一等突出问题.因此,有必要从研究的深度和广度加以推进,促进我国公民满意度研究的实质性进展和突破.  相似文献   

15.
公众对民主权利的享有除了周期性的殿堂式投票外,还要注重日常生活中对公共事务处理的参与。因此,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是公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基本路径之一,其实质是通过参与来监督政府,让其对公众负责,这种互动是政府以服务获取公众信任的交换正义。由此,政府绩效的公众评估是服务型政府和责任型政府构建的必然要求,然而政府绩效的公众评价存在效能低下的现实困境,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相关主体观念、动力和能力方面的主观障碍;也包括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机制方面的科学性、有效性问题;相关配套制度也尚需完善。基于对珠海万人评议政府模式和杭州综合考评模式的梳理,从学理与实践的双重逻辑角度看,权重结构是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的核心问题。在互联网时代,如何运用大数据实现政府对大规模公众参与政府绩效评估所产生的海量信息的处理,也是政府绩效管理无法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创建高绩效政府是世界性的政府改革趋势,是当前行政体制改革深化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绩效政府具有较高的政府绩效,体现了政府的强大能力,能够服务于当前和未来的社会需求,是政府形象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此过程中,需要以公众满意度作为衡量高绩效政府的最重要指标,进一步完善政府绩效管理,共同参与高绩效政府的创建,把创建高绩效政府作为行政体制改革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17.
<正>反腐败绩效公众感知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公众对反腐败工作的公众参与度和政府信任,也会影响到反腐败的全面胜利。浙江省的实证数据表明,公众的反腐败绩效感知受到其在日常生活中所形成的对基层公务人员的印象及其民生服务满意度的影响。基层公务人员印象、民生满意度对公众反腐败绩效感知均呈现正向影响关系,相比  相似文献   

18.
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评估研究的发展方向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绩效评估是各国公共管理实践中普遍采用的一项重要管理工具。围绕如何准确评估和有效改善地方政府治理绩效这一核心问题,国内外理论界与实践界进行了长期探索,并在评估指标体系的完善、评估主体的多元化、评估技术的成熟等方面取得进展。但国内研究中也存在分类分层研究不够、地方政府治理过程与绩效评估脱节、对绩效评估的整体设计和系统过程考察不够、多种方法的应用尚欠整合、缺乏原创性研究等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未来研究的努力方向包括:以实证研究为基础,客观系统地描述地方政府治理现状;建立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绩效评估指标体系及管理机制;通过比较研究,提炼出可行的地方政府治理绩效改进举措;丰富个案研究,推动中国地方政府治理理论的构建。  相似文献   

19.
田华 《党政论坛》2012,(9):23-2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政府对绩效评估日益关注,各地推出了各类创新性的绩效评估试验。总的来看,我国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经历了从经验式的主观评估到客观评估体系初步建立,从政府自我评估到学者、公民参与评估,从最初对公务员个人进行绩效评估逐步发展到引入绩效管理,直至将政府绩效评估置于整个社会效率提高视野之中的发展过程,一整套评价政府组织绩效的制度和机制初步显现出来。但由于地方政府绩效评估在我国总体上仍然处于初步探索阶段,实践中在"为什么评?谁来评?评什么?怎样评?评了怎样用?"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36)
结合我国公共行政改革和政府管理的实际,对我国政府效能建设和绩效管理问题进行系统的理论研究。并对改善地方政府效能建设与绩效管理提出建议:领导应转变观念,高度重视推进绩效管理;注重绩效管理与评估的环境优化;加强政府效能建设与绩效管理的立法工作;引入公民参与机制,实现政府绩效管理评估主体的多元化;建立健全科学的政府绩效管理体系和评估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