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马克思一向关注东方社会的命运,他通过对东方传统社会结构的历史分析,辩证地指出了近代东方社会存在着的两种发展前途,一是走向资本主义,一是避开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直接向社会主义发展,晚年的马克思更预见到了东方国家率先开创社会主义进程的可能性.列宁开辟的俄国十月革命道路和邓小平开创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实践上证实了马克思关于东方国家社会主义进程思想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2.
论当前比较文学研究中的"远视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尹锡南 《思想战线》2005,31(1):125-129
当前中国比较文学研究中存在一种由来已久的"远视症",即关注西方、忽视东方,从而造成学术生态失衡,继而影响比较文学研究走向深入.要根治这一顽症,必需肃清这种不健康的"短视"心态,走向东方,认识东方.  相似文献   

3.
国家指导思想是为宪法所确认的对国家政治生活具有指导作用的某种政治理论,是执政党某一时期政治主张法律化的一种表现形式.我国宪法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认为国家指导思想,体现了我国社会主义宪法的本质要求,从而实现了从社会政治意义上的规范转化为法律规范.文章从规范意义、规范作用、规范效果等三个方面论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国家指导思想的规范性.  相似文献   

4.
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关键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的文化软实力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思想基础和价值取向的文化软实力,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彰显为:思想力、理想力、精神力、规范力.而观念释放、超越自我、扩大影响等"外显"方式是提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软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恩克鲁玛的村社社会主义是他寻求适合加纳国情的发展道路的一种尝试和努力,虽然对于促进国家的现代化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由于他过于迷恋非洲原始村社制,把其"人道主义"和"平均主义"误当作是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把社会主义当作是恢复和捍卫原始村社制的手段,因此,他的村社社会主义深受非洲传统村社制因素的桎梏,从而造成严重的后果.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恩格斯晚年根据世界历史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落后国家可以跨越"卡夫丁峡谷"的设想,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学说.介绍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提出的背景、条件及其意义,阐述后来的马克思主义者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补充、完善和发展马克思的跨越"卡夫丁峡谷"设想,对于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文明"是指人类社会进步的状态,是人类改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成果."政治文明"是人类改造社会的政治成果的总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在世界政治发展进程中,资本主义民主做出了五大历史性贡献."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质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我们应当按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按照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的要求,正视、研究和解决民主政治建设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弄清东方社会理论的真实涵义是理解它与当代中国社会发展之间关系的前提。东方社会理论主要是关于"跨越式"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理论,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探索一条不同于西方的发展道路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跨越式"社会主义的建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过程,它既包括对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跨越,也包括对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跨越。我国属于"跨越式"社会主义国家,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后,关键是抓住全球化的契机实现生产力的跨越。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逐步深化,一些社会问题开始凸显,再加上"苏东剧变"这一"例证","庸俗生产力论"及其变种社会形态"自然更迭论"重新抬头.它们通过扭曲马克思主义社会形态理论,否认在较为落后的国家建设、建成社会主义,从而得出否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结论.本文通过对社会形态更迭起点的历史事实及其原因分析,论证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东方国家,尤其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   

10.
“良法”与“恶法”之思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社会自然法学派与分析法学派围绕法的道德性及"恶法"是不是法的问题有过激烈的讨论.自然法学派坚持"良法"观,提出"恶法非法",而分析法学派坚持"恶法"观,提出"恶法亦法",这与它们所处历史和文化的具体环境有关.社会主义国家在法律制定过程中,要体现自然法的理性,尽量使法的制定达到"良法"的层面,当前,在执法与守法的过程中,则应遵循分析法学派的理论,按"恶法亦法"的观点,不管是"良法"、"恶法"都要一律遵从,以树立法律权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