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教师的职业幸福感虽然是一种主观情绪体验,但它受内外环境的影响,而这种内外环境究竟是如何影响教师的职业幸福感的,还需要进一步揭示其内在的心理机制。所以需要分析职业幸福感有关的理论模型。换句话说就是探寻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的心理资源。幸福感的范围非常广泛,“职业幸福感是幸福感的一个子类,指人们在从事职业这种人类活动中的幸福体验”。  相似文献   

2.
对生活质量的关注和研究大致是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的,这是时代提出的一个极富社会决策价值的研究领域,其研究理念强调的是对人的终极价值的关怀,而研究者所采用的实证的方法则令人们对精确地把握人自身的主观体验重新燃起了希望。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我国学者在这方面也进行了较多的探索,邢占军的专著《测量幸福: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人民出版社出版,以下简称《测量幸福》)就是探索我国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重要研究成果,在许多方面拓展了以往的研究视野,从而使这项成果站在了国内生活质量研究的前沿。我认为,《测量幸…  相似文献   

3.
高职院校学生对幸福的体验和感受既关系其自身成长,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构,通过对三地高职院校学生样本调查和分析,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提升高职生幸福感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4.
高职院校学生对幸福的体验和感受既关系其自身成长,也关系着和谐社会的建构,通过对三地高职院校学生样本调查和分析,对高职生主观幸福感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提出了提升高职生幸福感的举措建议。  相似文献   

5.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专门测量工具来获得的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数据,以此作为发展规划制定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隹,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是对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修正、完善与发展,也是人的价值与地位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6.
幸福是人们对生活满意度的一种主观感受和心理体验。作为评价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尺度,“幸福指数”是将人们的主观幸福感作为一个指标体系,运用专门测量工具来获得的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数据,以此作为发展规划制定和社会政策制定的重要参考。将幸福指数引入社会发展领域,以人民满意不满意、幸福不幸福作为检验党和政府工作的标;隹,意味着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真正走进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中,是对以单纯追求GDP为标志的“有增长无发展、有财富无幸福”发展模式的修正、完善与发展,也是人的价值与地位的真正回归。  相似文献   

7.
宁夏百姓幸福指数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志刚 《共产党人》2010,(15):50-52
幸福感是一种心理体验,它既是对生活的客观条件和所处状态的一种事实判断,又是对生活的主观意义和满足程度的一种价值判断。幸福指数,就是衡量这种感受具体程度的主观指标数值。如果说GDP、GNP是衡量国富、民富的标准,那么,百姓幸福指数就可以成为一个衡量百姓幸福感的标准。百姓幸福指数作为最重要的非经济因素,它是社会运行状况和民众生活状态的"晴雨表",也是社会发展和民心向背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8.
张仁坤 《发展论坛》2002,(12):55-56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建设更加富裕的社会主义小康时期,人们越来越多地重视生活质量的问题。由于主观幸福感是衡量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加强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研究已经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注意。主观幸福感是人们所体验到的一种理想的(或非常满意的)存在状态。这种体验到的状态,反映的是人们是否作为一个正常的人而存在,以及这个正常存在的人在物质和精神方面达到了何种程度与水平。它是反映人民精神满足水平的一个有效的指标体系。加强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研究,对于把握当前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观条件和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9.
本文基于综合社会调查数据(CGSS),针对城乡差异背景下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存在差异,社会资本与文化资本分别对农村与城市居民的主观幸福感起到主导作用;经济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影响并不显著。由此说明,在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的需求日益凸显的背景下,应考虑到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的不同作用机制与共同变化趋势,在有针对性地进行二元社会精神文明创建的同时,兼顾城乡融合趋势,推动城乡居民主观幸福感在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中协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据人民网2006年10月4日提供的消息,国家统计局日前表示,我国将首次公布国民幸福指数,作为衡量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参考指标。消息公布后,中共山东省委党校人才测评中心主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当今中国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研究”课题主持人邢占军教授在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表示,国民幸福指数是反映居民“主观幸福感”(心理体验)的指标,不宜用来作为考核官员政绩的指标。此言一出,很快就有网友发表博客文章随声附和。那么要问,邢占军教授何出此言?凭什么断定国民幸福指数不宜用作考核政府官员政绩的指标?如果我们据此怀疑邢教授有什么不良…  相似文献   

11.
幸福感是人们对所需要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条件满意程度的一种主观感受,被人们视为反映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幸福感有两个层面。一是物质层面。主要是人的衣、食、住、行,这是人最基本的要求,也是人获得幸福感的最基本前提。二是精神层面。幸福的感受通常是与愉快、安稳、舒适和满足等良好的内心体验和感受联系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12.
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灵感觉,是感知自己的需要、条件和活动趋向和谐的生活状态。幸福感是人的一个主观体验,最关键的指标是生活满意度。生活满意度感受并不完全来源于财富多少,也并不简单与经济总量成正比,但没有物质基础,犹如空中楼阁,幸福这座大厦就没有了基石。  相似文献   

13.
据报载:《2005年社会蓝皮书》中公布的“2004年中国居民生活质量报告”的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国近八成的居民感到生活幸福,农村居民幸福感强于城镇居民。此论一出,立即在媒体上引发了关于“幸福感”的讨论。有文章指出“面朝黄土背朝天的人反而比薰于灯红酒绿中的人更有幸福感。总感到这个远离常理的结论中压抑着一种沉闷而残酷的东西”。远离常理在于将一种本身就说不清道不白的不好进行比较的主观感觉进行比较;沉闷在于为什么要进行这种比较残酷在于将两种基于不同底线的主观感觉进行比较。其结果并不能表明农村的“三农”问题已经解决,也…  相似文献   

14.
了解并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幸福感,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界定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的内涵,并从主观体验、价值成长、社会幸福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从考察高校管理人员的生活满意、积极情感、健康体验、自我价值、成长发展、自主感、人际和谐、家庭氛围、社会信心等角度设计了相关测试项目。  相似文献   

15.
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测量指标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了解并提高高校管理人员的幸福感,对于提高高校管理效率、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文章界定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的内涵,并从主观体验、价值成长、社会幸福三个维度构建了高校管理人员幸福指数测度指标体系,从考察高校管理人员的生活满意、积极情感、健康体验、自我价值、成长发展、自主感、人际和谐、家庭氛围、社会信心等角度设计了相关测试项目。  相似文献   

16.
高校教师的幸福感,不仅影响教师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心理健康,其心理健康水平也将影响所教学生的健康成长。PERMA理论是积极心理学的重要知识,影响个体幸福的体验和发展,研究梳理PERMA理论内涵,分析高校教师的心理困境,对高校教师幸福心理建设提出科学对策,提升高校教师的幸福感。  相似文献   

17.
幸福指数:发展价值观的新境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贵成 《求实》2008,(2):48-51
发展价值观,是关于发展的价值目标和伦理属性的根本观点.幸福指数测量的是人们的幸福感,是反映民众主观生活质量的核心指标,折射出发展观的不断变迁.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促进社会和谐,还须避免对幸福指数的错误倾向.  相似文献   

18.
对于以关系取向为特征的中国社会,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基于中国社会调查(CGSS)2015年的全国调查数据,通过建立多元回归模型研究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并分析这种影响在性别、年龄和城乡方面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在社会资本构成性成分中,社会信任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作用最明显,社会网络、邻里互动和朋友交往对居民主观幸福感亦具有明显正向作用;对于不同群体而言,社会信任对女性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而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则可以在更大程度上提升男性居民的主观幸福感;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交往均对中老年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更明显,而朋友交往则对青年居民的影响更大;社会信任、社会网络和邻里互动对农村居民主观幸福感的正向影响均显著高于城市居民,朋友交往则对城市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更明显。研究为社会资本对居民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提供了中国经验证据,体现了西方社会原有解释命题的有效性以及中国社会的普遍适用性,为国家和个人在提升居民主观幸福感方面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9.
“幸福指数”的光荣与梦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幸福也是有指数的。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我们也从昔日单纯的G DP崇拜,到今天的幸福指数关怀,政府已经将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追求社会和谐作为“以民为本”的社会发展准则,人们也把追求幸福指数作为生活的目标。幸福指数被引入和谐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将“普通人的幸福感”纳入地方发展目标,这是一种进步。那么,什么是“幸福指数”呢?幸福指数反映的是人们的主观幸福感受,所以会有人提出疑问:主观感受可以衡量吗?譬如说,张三吃了一餐牛排,他从中获得了多少幸福感?李四参观了故宫,从中获得了多少幸福感?要确切地计量出这种消费带来的幸…  相似文献   

20.
幸福指数是衡量人们主观幸福感的量化指标,幸福指数的增加,需要经济社会的发展进步,和谐、安定、富裕的社会环境,也需要个人的努力,不断调整自己的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