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7 毫秒
1.
土地问题是涉及拉美国家经济、政治和社会的重大问题。从本世纪初起,拉美一些国家开始实行土地改革,试图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目前,几乎所有拉美国家都先后颁布了土改法或其他调整现存土地关系的法令。拉美土改开始早、范围广、持续时间长、采取的方法多样,引起世界政治家和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试图对70余年的拉美土改历史作一回顾,进而对拉美土改的主要方式作一评析。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拉美国家基本上是农业国,发展缓慢。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拉美的土地占有制度。拉美土地占有制主要有三种形式:(一)大地产制;(二)小地产制;(三)公社或村社制。其中又以大地产制为主,拉美的大地产制是一种极不合理的土地占  相似文献   

2.
智利农业发展速度长期以来一直低于国内其他经济部门,处于落后地位,其原因是封建犬庄园制阻碍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同其他拉美国家一样,智利独立后几乎原封不动地沿袭了殖民时期的土地制度——大庄园制。土地大量集中在大庄园主、大地主及教会手里,广大农民则处于无地和少地的状况中。据1965年的调查,占全国地产总数4.2%的大地产拥有全国79%的农业土地面积。这种不合理的土地占有形式不仅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而且造成尖锐的社会问题。智利自己19世纪下半叶开始,农业资本主义因素日益增长。建立在资本主义租赁关系基础  相似文献   

3.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是战后拉丁美洲农村经济变革的一个显著特点。由于历史的原因,拉美各国的农业生产曾长期发展迟缓,土地高度集中,生产方式落后,以家庭劳动为主要特点的传统农业占相当大的比重。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确立和农业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拉美的传统农业日益削弱和瓦解,而以高度机械化、生物技术现代化和管理科学化为特征的现代农业,在拉美各国农业经济中占据愈来愈重要的地位。《美洲开发银行1985~1986年度报告》指出,以土地和劳动力为代  相似文献   

4.
拉美的科技发展思想科技与发展是拉丁美洲战后以来长期关切的问题。研究拉美发展问题的学者对此早有评述。拉美发展主义思潮的创始人、阿根廷著名经济学家劳尔·普雷维什在分析不平等的国际经济关系时指出:资本主义的  相似文献   

5.
拉丁美洲是第三世界中资本主义发展较快的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拉美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生产力和生产关系方面发生的显著变化,它的传统就业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研究战后拉美就业结构的变化,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识拉美在  相似文献   

6.
在1986年11月上旬举行的中国拉丁美洲学会第二届年会暨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学术讨论会上,百余名学者进行了广泛的探讨。本文仅就他们的主要观点作些综述。关于战后拉美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多数学者认为,战后几十年间拉美经济增长迅速,社会生产力有了很大发展。据统计,1950—1980年,拉美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四倍,人均产值增长两倍,工业产值增长六倍,城市人口也比农村人口多了一倍。在许多拉美国家,现代化的大生产广泛存在,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已经普及,雇佣劳动者已占经济自立人口的60—70%,贫富差别也在进一步扩大。今日之拉美,除  相似文献   

7.
终身雇用制历史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文明 《东北亚论坛》2004,13(1):94-封三
终身雇用制是一个内涵丰富的概念。它的最初形态为江户时代的奉公人制度 ;在明治维新后近代资本主义工矿业企业得到初期发展的基础上 ,经过甲午战争、日俄战争 ,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开始进入制度化阶段 ;在战前军国主义统制经济体制下初步确立 ;在战后民主化改革和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得到继承和发展 ;在 6 0年代日本经济进入高速成长阶段以后发展成熟并最终确立 ,成为战后日本经济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终身雇用制出现伊始 ,就是后进社会日本对封建传统妥协的产物 ,其中蕴涵着它自身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8.
五、关于拉美资本主义的特点之二--国内“封建残余”问题在拉美历史上,封建生产关系曾十分严重地存在。这是因为西、葡等宗主国不同于资本主义发达的英、法等国,它们是封建专制统治的国家,侵入拉美地区后就按本土的面貌在当地培植起封建性或奴隶制的大庄园,因而严重阻碍着殖民地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上个世纪  相似文献   

9.
八十年代以来,拉美国家经济经历的危机是严重的。由西方工业国家经济危机所触发的这场危机,涉及国家之广、持续时间之长和对拉美各国社会经济生活影响之深,都是战后以来没有的。从1981到1983年,拉美经济曾出现连续三年负增长,1984年后情况略有改善,但仍处于低速的蹒跚状态,多数国家的严重困难局面尚未过去。从当前拉美经济的危机表象看,似乎它具有资本主义生产过剩危机的很多特征,如国民经济和主要经济部门生产大幅度下降;投资特别是固定资本投资急剧减少;国内财政和金融状况严重恶化;失业和通货膨胀十分严重;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更加艰难等。一些学者由此认为,拉美经济的危机,是生产过剩的危机,虽然它是一种具有特殊性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相似文献   

10.
战后菲律宾土地进一步集中,佃农的比重进一步增大.菲律宾政府为了缓和菲律宾农民的不满,战后进行了一次所谓"土地改革".本文作者站在资产阶级的立场,当不可能揭露这种"土地改革"的阶级实质,更多地是从法律程序,条文规定的缺点等方面去分析所谓"土地改革"的不彻底性.而且他对哈第土地改革方案的评价和对麦格赛赛的评价还起了美化美帝国主义和菲律宾大资产阶级政治代表人物的作用.但本文对了解战后菲律宾的土地所有制状况,两次"土地改革"的经过,两次"土地政策法案"的主要内容,以及围绕着土地问题和"土地改革",菲律宾地主阶级和佃农之间的一些斗争倾向,依然有一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委内瑞拉的经济发展速度一直较慢,工业发展水平较低,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较晚。而现在,委内瑞拉的国民生产总值仅次于巴西、墨西哥和阿根廷,已成为拉美四大经济强国之一。战后委内瑞拉的经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存在什么问题,今后的前景如何?本文拟作些粗浅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发展是战后世界最突出的社会经济现象之一。迄今,在第三世界各地区中,尤以拉丁美洲的城市化水平为最高,城市化对社会经济的影响也最突出。七十年代,拉美五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只有四个(布宜诺斯艾利斯、圣保罗、墨西哥城和里约热内卢),五年之后,波哥大和加拉加斯也跃入这一行列。拉美这类城市的人口每十年就增加一倍。截至1984年年中,拉美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68%,接近发达地区(72%)。城市化问题已成为拉美国家亟待解决的战略问题,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因此,研究战后拉美城市化的经验教  相似文献   

13.
战后,拉美经济经历了70年代的高速发展和80年代的衰退与调整。即将到来的90年代前景如何,人们极为关注。我认为,90年代拉美经济形势将好于80年代,呈缓慢上升趋势。战后至70年代末,拉美经济发展虽有起浮、曲折,但总的来说,在第三世界处于领先地位,尤其是六七十年代,发展速度较快。1961~1980年,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率达到5.8%,人均产直丰增长率为3.2%,经济结陶发生了很大变化,主要国家的工业,特别是制  相似文献   

14.
八十年代上半期,拉丁美洲经济陷入了危机。这一危机,不是周期性的生产过剩危机,而是结构性的发展危机。它是由拉美经济长期存在的结构性失衡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结合在一起形成的,并且在资本主义世界周期性经济危机的催化下臻于成熟。拉美经济发展危机的表现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前近百年曲折、渐进的发展,以及战后五十年代到七十年代的高速发展,拉美地区的经济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工业化已经奠定良好基础,农业现代化进程领先于其他发展中地区,经济结构得到  相似文献   

15.
《东南亚》1986,(4)
土地制度是农村社会经济制度最重要的部份,它的形式如何,对农村社会经济各方面都有着重大影响。在缅甸这样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尤其如此。缅甸独立以后,政府立即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运动,对独立以前的土地制度作了重大的改变。是什么原因促使独立后的缅甸政府进行这种土地改革?这种土地改革的具体过程、内容及性质如何?土地改革以后土地制度的状况又如何?这些都是深入了解缅甸独立以来农村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和缅甸独特的社会发展道路及其特点所必须弄清的问题。本文试图对这些问题作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印度独立以来,印度经济发展的主要障碍如土地占有的两极分化、种姓制度、众多的贫困人口等问题始终没有解决。极不彻底的土地改革,使广大农村地区的种姓制度、封建土地生产关系残余与从西方引进的资产阶级议会选举政体,奇妙地结合起来。在某些方面,西方议会选举政治反而强化了农村地主阶级的统治地位。进入新世纪,新自由主义在印度开始盛行,旧的沉疴遭遇新自由主义毒药,其结果只能是社会矛盾的进一步激化。  相似文献   

17.
关于这次“战后拉丁美洲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学术讨论会”的内容,同志们希望我们做个总结。我想,这个总结不能做,也无法做。今天,我只能讲点个人的想法,作为我在小组讨论会上发言的补充。第一,有些同志提出“战后拉美政治进程和中拉关系”的讨论,涉及问题很多,究竟战后拉美政治发展的中心问题是什么呢?或者说“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的主要潮流是什么呢?我认为,这个主要潮流就是战后拉美的民族民主运动,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外抗强权、内争民主”的问题。因此,研究战后拉美政治发展进程,一定要抓住拉美民族民主运动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世界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和拉丁美洲国家民族经济的发展壮大,拉美的对外经济关系日益密切,同时,对外依附性逐渐减弱,独立自主的能力不断增强。拉美国家一方面扩大与西欧、日本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联系,以减少对美国的依赖;另一方面努力实行地区内经济一体化,加强同亚、非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合作,以减少对西方发达国家的依赖。这已成为战后拉美对外经济关系发展的总趋势。  相似文献   

19.
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着重论及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实际上提出了印度国家资本主义就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这一命题。由于它不但涉及马列主义关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理论。而且对研究和评价印度社会性质至关重要。因此本刊希望就此展开讨论。独立后,印度同其它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国家资本主义应运而生并迅速发展。印度政府广泛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加紧对经济生活及其有关的各个领域进行干预,从而给战后印度的经济、政治和社会等各个方面造成了重大的影响。由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问题包含的内容十分广泛,例如,它是这怎样产生和发展的?其原因何在?它有啊些表现形式和特点?其作用如何?前景怎样?这些都是研究战后印度经济、政治和社会必须回答的问题。因此,本文试将战后印度国家资本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概括如后,以期引起进一步地讨论和研究。  相似文献   

20.
战后,拉丁美洲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深刻变化。许多拉美国家已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发展中资本主义社会,还有一些拉美国家正在开始这种过渡。与此同时,这一地区政治进程的发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资产阶级现代政治思潮取代封建专制主义而成为社会的统治意识;民族资产阶级基本上取代大地主、大资产阶级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发挥主导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