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妙 《特区法坛》2007,(1):21-22
【裁判要旨】 民主议定原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简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中规定村民议事应遵循的原则。是给村民的一种民主议事的权利,村民进行民主议事,应是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作出决定,但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决定不得与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相抵触,不得有侵犯村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合法财产权利的内容。否则,该民主议定原则是违法的。人民法院不应予以支持。  相似文献   

2.
论中国村民自治制度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重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村民自治是团体自治的一种形式,是国家和社会分离的必然结果。建设中国村民自治制度是20世纪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财富,并使民主化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内中国政治发展的主题。中国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存在诸多立法缺陷,应予重构。不应在现行《村民委员组织法》的基础上作所谓“条款”的修改、更不主张那种只作个别文字置换式的修改。重构的含义是真正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村民自治制度,落实宪法第111条的规定,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自治法》,使之成为规范村民自治的基本法,并通过基本法确立村民自治是中国的基本社会制度。  相似文献   

3.
吴彤 《法制与社会》2012,(33):205-206
2010年10月28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了对村委会组织法的修订,颁布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以前相比,现行法律有着几个方面的重要修缮:一是完善了村民委员会的选举制度;二是对村民小组的自治活动给予了空前重视,三是加强了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制度。针对村民自治实践中的问题所进行的以上重要修缮和增补,将推动着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加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关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实施情况评析汤晋苏《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以下简称《村委会组织法》)自1988年6月在全国试行,迄今已六年了。现将六年来全国贯彻《村委会组织法》的情况以及今后深入贯彻《村委会组织法》...  相似文献   

5.
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通过,旨在保障农村村民实行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自此之后,农村村民开始直接选举自己的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员会.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一系列与民主有关的概念,开始走向中国基层农村.  相似文献   

6.
关于完善村民自治法律体系的两个基本问题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依靠制定村民自治组织法来弥补,因为现行的省级各种关于这一法律的实施办法和全国各地农村村民自治丰富多彩的实践已经为村民自治组织法的制定提供了较为充实的素材和奠定了较为坚实的基础。制定一部全国统一的村民委员会选举法,可以使我国有关村委会和村民自治的立法在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得以平衡、村委会选举法律体系更加完善、村委会选举更加规范、广大农民民主选举的权利得到更好的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7.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十八条、第十九条的规定,村民会议由村民委员会召集,对于涉及村民利益的事项和村民会议认为应当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的涉及村民利益的其他事项,村民委员会必须提请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方可办理。村民委员会经依法召集村民会议讨论决定后与他人订立的协议,应当认定为合法有效。  相似文献   

8.
一苇 《公民与法治》2010,(23):47-48
为了适应农村经济社会的深刻变化,特别是城乡户籍制度、农村税费制度改革的不断推进,2010年10月28日,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案,并于公布之日起开始施行。那么在这部法律中有哪些新举措呢?  相似文献   

9.
论村民自治实现的法律难点及其完善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村民自治是我党领导人民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伟大创举,是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虽已施行十年,但仍存在诸多需要解决的法律问题。对此,本文提出了多种具有针对性的解决路径,以期为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不断完善,促进和谐社会下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民主政治建设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武汉市江汉区唐家墩村位于汉口火车站。这个村根据武汉市政府关于积极推进“城中村”改制的布署,严格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从2004年初开始,进行“城中村”改制,到2005年8月底,“城中村”改制工作已基本完成。全村2000多村民实现了从村民到市民,从农民到股民的身份转换,实现了从农村经济向城市经济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87年,我国即已颁布了旨在保障亿万农民自治权利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试行)》。但近年来各地在村民选举村官时则怪事百出,闹剧连连,不能不让人忧心忡忡。  相似文献   

12.
作为村民自治的一项重要内容,村民委员会基本实现了民主直选,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基层民主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巨大进步,对我国整个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起着良好的推动作用。但是,在村委会选举中也出现了一些影响和破坏正常民主选举的现象,贿选就是其中比较典型的一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条文释义》的解释,  相似文献   

13.
正村民理事会的兴起,是县政府自上而下与村民自发相结合,进行的一项农村管理制度改革。建立村民理事会,是我国基层民主实践的必然结果,是拓宽群众诉求渠道、扩大基层民主的有力尝试2013年8月2日,安徽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修订后的《安徽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办法》。此次修订涉内容的亮点之一就是村民理事会有了法律身份。此次《办法》修订,顺应了村民"自己的  相似文献   

14.
《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保障村民自治、推动农村基层民主建设、维护村民合法权益、激发农村活力等方面产生了积极效果,但实施中也出现乡—村关系模糊、村务监督薄弱、权利救济不完善、法律责任缺乏等问题,需要根据村组发展的实际情况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进行修改。修改《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应以健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制度为核心,秉持坚持与完善村民自治制度的理念,坚持村民自治制度,保障村民民主权利;在修改策略方面,要总结实践经验、面对现实问题,体现时代要求、推动乡村发展,深化填补并重、错位领域纠偏,法律协调统一、吸纳良善规范。在修改基点方面,应坚持村民自治本位、突出村民自治主体、善用村民自治资源、拓宽村民自治渠道、促进村民自治深嵌等。  相似文献   

15.
我国现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不能适应村民自治实践要求,本文提出制定《村民自治法》的构想,为村民自治提供法律保障,推进基层群众自治。  相似文献   

16.
村民自治与《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冶 《法学杂志》2002,(6):40-43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 ,为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提供了法律依据 ,同时也为我国农村村民的民主权利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但是该法存在一定的缺陷。本文就村委选举、村委事务公开、村党支部与村委会关系等几方面存在的问题 ,提出个人的看法 ,以期完善该法的规范性和严密性 ,使我国村民自治活动真正地反映出村民自身的权利意识。  相似文献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第二条规定,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该规定确定村民委员会的性质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依其性质,村委会似乎不应卷入大量的民事纠纷中,但近年来,村民委员会频繁地被推上被告席,并且逐年有上升趋势。经过审理,这些案件中的大部分是以村委会败诉而告终,这不能不引起注意和重视。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尤其是自新修订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以来,各地农村以民主选举为切入点.认真宣传贯彻执行《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紧紧围绕“四个民主”、“三个自我”的内容,大力推行村民自治.村干部素质逐渐提高,村民自治意识不断增强,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有了一个全新的发展。与此同时,在调查中我们也发现,村民自治也遇到了一些矛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相似文献   

19.
《法治与社会》2004,(3):31-31
随着村委会选举中贿选、操纵选举、行政干预等问题不断暴露,有关专家表示,现有的《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经不能满足当前村民自治的需要,当务之急需要对其进行修订或制定新法来进一步推动村民自治。  相似文献   

20.
村民依法选举与依法护权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佟宝贵 《法学杂志》2001,22(3):8-11
本文着重阐述了村民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确处理依法选举村民委员会和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的辩证关系 ,确保村民自治健康有序地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