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党的十八大以来,围绕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问题,习近平总书记陆续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提出了许多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科学回答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关于为什么要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和精神家园,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和发展壮大的精神滋养,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等八个重要论断,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行了科学的价值定位;关于传承和弘扬什么,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应该着重挖掘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中积极向上向善、跨越时空、超越国度、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今时代价值的思想精华;关于怎样传承和弘扬,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有鉴别的对待、有扬弃的继承,古为今用、以古鉴今的方针,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研究、挖掘和阐发,努力结合当今实际和时代需要实现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雷锋精神熔铸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是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凝炼和结晶,并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从深受儒家文化为主干的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的影响、牢牢扎根于中华优秀传统美德、充分汲取毛泽东对儒家心性修养和民本思想批评和继承的思想精髓等三个方面,把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雷锋精神的思想文化源流,对于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其思想精髓、精神品质、价值观念和道德规范等优质基因,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下文中将中国共产党革命文化简称为"革命文化")。它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革命以及革命文化等思想的创新发展、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来源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实践。革命文化成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柱以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相似文献   

4.
正"文化广西丛书"郑维宽李斯颖陈金文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定价:904.00元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弘扬广西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地方文脉,凝聚思想共识,增强文化自信,提升广西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策划了这套广西优秀传统文化普及读本,分文学、艺术、风物、遗存、  相似文献   

5.
舒刚 《时事报告》2014,(4):38-39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中的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源泉。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基本走向,讲清楚中华文化的独特创造、价值理念、鲜明特色,增强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信。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2月16日)同志们:今天,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文化厅共同举办以"文化强省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题的理论研讨会,很有意义。这是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重要讲话精神的一个实际行动,对推动我省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也是一个有力的促进。我对研讨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下面,我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快建设文化强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通过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领域的治国理政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即借鉴传统"和"文化加强对外交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继承传统富民思想,以传统价值理念为渊源培育核心价值观,生态文明建设借鉴传统"天人合一"思想。这些理论创新与实践传承是中国共产党人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基础,推进社会主义民族文化复兴的重大战略,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相似文献   

8.
<正>本刊讯日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杂志社与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共中央党校、首都经贸大学等10余名专家学者分别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于中华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逻辑建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文化  相似文献   

9.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座谈会上指出,新时代的文艺“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习总书记的这个号召具有重要的意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其思想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和道德理念等方面。总体来看,中国传统文化构成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儒释道三家。其中,儒家文化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社会规范性文化,是秩序感最强的文化;道家  相似文献   

10.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乡村思想文化建设、淳朴乡风民风建设以及净化乡村精神文化,实现对乡村道德伦理、价值文化、民俗文化的重构。因此,应当深入发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传统伦理文化、价值文化、民风民俗等进行整合、开发和利用。同时,还要增进传统文化认同,建设文化传承队伍,保护传统文化遗产,培育特色文化产业,实施传统文化教育,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乡村文化振兴。  相似文献   

11.
思想政治课教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主战场,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使命。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新时代价值,需要厘清育人和育才相互统一的关系、教育主体和教育客体互动转化的关系、内化和外化辩证统一的关系、守正和创新有机结合的关系、人化和化人相统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价值理念具有内在一致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思想政治教育也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创新与发展。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过程,就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正由北京大学李翔海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的北京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2013年重大项目"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与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研究"取得阶段性成果。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建设当代中国文化的根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当代中国文化的核心;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  相似文献   

1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完成创造性转化、实现创新性发展,就必须要树立科学的继承发展观。在器物方面,要盘活优秀传统文化的表现形式;在制度方面,要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在思想方面,要突出优秀传统文化的感召力,真正实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相似文献   

15.
<正>10月14日,由九州文化传播中心、罗浮山国学院、中华老人文化交流促进会主办,泰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协办,山东绿地泉控股集团承办的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族敬天祈福"活动在山东省泰安市举行。此次活动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风采,揭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当今社会的意义,对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精英论道探究融合之路中华传统文化交流大会是2017海峡两岸"中华民  相似文献   

16.
当前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疏离感、信息时代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冲击、传统文化产业后继乏人等问题,阻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对此,可运用"兴趣导向,活学活用""与时俱进,贯通古今"原则,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并结合时代要求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使青少年充分感受中华文化展现出的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  相似文献   

17.
刘韬  宋薇 《人民论坛》2020,(9):140-141
戏曲艺术在中华民族漫长的发展进程中积累了深厚的群众基础,是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载体。传统戏曲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杰出代表,其表现过程中的写意性体现出了深厚的美学精神。现代戏曲是共通性、时代性以及统一性相结合的全新戏曲创作范式,能够让人从中领悟到传统文化的真谛。只有将传统戏曲的美学精神与现代视角相结合,才能实现戏曲美学的"活态"传承。  相似文献   

18.
<正>12月16日,由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和省文化厅共同举办的"文化强省建设与优秀传统文化"理论研讨会在南京举行。省政协主席张连珍出席并讲话。张连珍说,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我们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科学指导和根本遵循。要深刻认识到中华优秀传统  相似文献   

19.
方彦寿 《政协天地》2012,(12):23-25
朱熹是我国古代传统儒学的集大成者。他的理学思想也是现阶段我国政府倡导的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以及科学发展观等一系列理论,在优秀传统文化方面的理论来源之一。所以探讨朱熹理学对“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以民为本、社会和谐、和平发展三个方面,对朱子理学的当今价值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20.
幸敬华 《政策》2012,(12):75-77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优秀传统文化凝聚着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追求和历久弭新的精神财富,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深厚基础。荆楚文化以楚文化为源头,经过几千年的发展,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荆州是荆楚文化的发祥地,努力把荆州打造成荆楚文化传承创新示范区,是实施一元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