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近几年来,在文件鉴定过程中涉及变造文件鉴定的案件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越来越引起广大文检工作者的重视。文件物证的变造事实不仅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发现难度大;而且对变造文件的检验需要进行综合性、系统性分析,检验难度也大。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多年的检案实践,总结了检验变造文件的一些经验与体会,以期供广大同行共同研究探讨。  相似文献   

2.
运用系统鉴定的理论和方法检验变造文件,可以摆脱具体问题的困扰,避开技术难题,转向其它相关要素的研究,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同时揭露文件被变造的事实,以确保检验结论的科学可靠性。系统鉴定理论和方法,尤其是已经研究成功并经实践检验证明科学可靠又易推广的技术方法,应尽快普及到基层文件检验部门,以提高基层部门文件检验技术的科技含量。  相似文献   

3.
罗琼  谢朋 《刑警与科技》2005,(7A):133-134
添加变造文件的检验鉴定具有一定的难度。本文通过对一起欠款纠纷案的案情分析,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具体采用荧光检验法对案件进行鉴定,从而总结出对添加变造文件这一类案件的检验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从变造的法律概念入手,对刑法界和文检界关于变造的基本学说和含义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重新定义了变造文书的概念,强调变造文书的实质是对重要内容和证明事项的改变。根据变造的方法和手段,对变造文书进行重新分类,分析了各类变造文书的重要特点和常见的制作手段,重点提出了判断变造文书的两个依据和认定的两个原则,旨在探索能够运用于文书检验领域的实用性认定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依法惩治伪造货币、变造货币等犯罪活动.根据刑法有关规定和近一个时期的司法实践.就审理此类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的若干问题解释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近年来成功解决的几起可疑文件鉴定的典型案例分析,较详细地阐述在文件鉴定实践中,如何运用系统检验的思想,通过可疑文件上留下的细微变造痕迹,巧妙识别可疑文件的伪造手段和方法,为法庭提供科学、可信的证据,取信于法官、律师及当事人,使得案件最终圆满审结.在面对某些疑难案件的鉴定中,在鉴定思路和方法上对文件检验人员,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一例易被误判的排版打印特征检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喻彦林  易旻  王跃 《中国司法鉴定》2011,(4):I0010-I0011
随着打印设备的普及,通过添加打印进行文书变造已成为印刷文书变造的典型手法,添加打印变造文书也成为变造文书检验的主要对象。  相似文献   

8.
闫萍  魏鸣 《刑事技术》2001,(2):45-45
判断文件的真伪,尤其是对变造文件的识别,受到许多条件的限制,即文件上是否留下变造的痕迹;又由于变造方法很多,要求鉴定人不能用某种固定模式去分析,而是要利用多种渠道去发现疑点,确定变造事实。本文所叙是利用纸张皱折痕与字迹相交次序的判别,判断文件物证是否变造,从而确定文件真伪。正常文件的形成,如合同、票据、借据等,一般都是在整本(打)纸张中,按顺序书写并撕下,即使不按顺序从中间取下,也是在一张纸张上书写。也不排除那种在没有纸张情况下,随意找出一张旧纸书与。而文件一旦形成,保管(存放)的条件则千差万别…  相似文献   

9.
伪造、变造、异常处理文书的书写时间鉴定在诉讼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笔者在多年的文书鉴定工作中曾遇到多起特殊处理的文件,如人为老化文件、塑封文件,污染文件以及书写于传真纸、宣纸等特定材料上的文件,在对这些文件的检验过程中,笔者进行了部分研究,获得一些实际体会。  相似文献   

10.
通过介绍印刷文件排版格式检验专家辅助识别系统,对行间距、字间距识别及相关检验目标得以实现的设计进展和实现方法,提出了基于直方图判据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印刷文书的行间距、字间距自动识别的技术路线.现代办公机具所形成印刷文件排版格式的检验是印刷文件篡改(变造)检验基本的检验内容之一,为避免通常的人工测量检验所带来的误识率和误判率较高的蔽端,并将相应检验作为文件印刷特征检验的通用基础环节,设计或研发印刷文件排版格式检验专家辅助识别系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黑色含碳笔形成的添改文件的检验一直是文件检验领域的难点和热点问题。对于原始字迹和添改字迹笔画均为黑色含碳色料书写的文件鉴定,通常借助光学仪器和显微设备进行形态学检验,易受外界环境和主体认知力的影响和限制。本文将通过笔画电阻测量法和光谱成像技术的联合应用,为鉴别黑色含碳笔添改字迹变造文件提供一种无损、便捷、有效的检验方法。方法 利用电阻测量仪和多波段光谱成像仪,选择同标准的测量点和基准点,分别对添改字迹与原始字迹笔画的电阻值和光谱数据进行测量、比较和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不同黑色含碳笔书写的原始字迹和添改字迹笔画的电阻值和光谱数据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可以为鉴别添改字迹形成的变造文件提供依据。结论 电阻测量法和多光谱技术由于其无损、快速、准确等优点能够用于添改字迹的检验。两种技术并用的方法突破了含碳笔添加字迹鉴别中形态学检验的局限性,从定量的角度相互印证,使鉴定意见更为科学、可靠。  相似文献   

12.
变造文书是证据伪造常见的手段之一,科学的变造文书检验鉴定可以为法庭案件审理提供证据和科学的判断,本文列举了各种变造文书的类型及特点,阐述了近几年来常见的变造文书的类型,以具体案例剖析了变造文书检验的具体技术及方法,并对变造文书检验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自己的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13.
笔压特征在文件检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件检验学理论发展到今天,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比较成熟了。但是在实际检案中如何利用好各种有价值的特征,寻找案件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为鉴定结论提供充分的依据。则是我们每个文件检验工作者需要不断总结的。笔者发现。笔压(笔力)特征不仅是同一性鉴定中经常应用的一个特征。并且在判断文件的添加变造等方面也可发挥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两起案件的介绍。分析了笔压特征的特点。并探讨了笔压特征的观察方法及其在文件检验中应用的要点。  相似文献   

14.
王跃 《检察风云》2013,(17):38-40
在民事、行政活动甚至一些涉及经济犯罪的案件中,对多页文书中涉及重要法律权益的部分文书页内容通过事后换页的方式进行伪造、变造,是文书变造的常用手法。今天笔者将通过一起煤矿股权纠纷的《补充协议》为例,分析手写文件换页中的伎俩。希望向读者介绍此类文件变造的鉴定识别方法,为大家提供一些日常合同签订活动中的防范知识。  相似文献   

15.
在检验金融、经济诈骗案件的物证中,经常遇到一些被消褪、擦刮、添改、变造的文件需要检验。运用特种照相技术对其显现,可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鉴定结论更准确、直观。 1 案例 1993年3月郑州市法院送检一起经济案件,经施用红外发光照相检验,清楚地揭示出了可疑的资信证明中的“壹佰万”是由“壹万”添加变造而成的。 再如1994年5月,某地送检的一份讯问笔录,经施用紫外发光照相检验,揭示了笔录中涂改字迹上的撩印和签名捺印物质的发光差异,从而证实了笔录上的几处捺印非同一次形成。  相似文献   

16.
当前,在社会主义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文件检验工作有些什么特点呢?笔者回顾这几年接受委托检验的工作实践,认为主要有以下三点:一、经济违法犯罪发生的广泛性笔者对近几年的收案类型进行了统计,发现收案中涉及经济活动的文字物证在收案总数中所占的比例呈明显上升趋势。1991年、1992年分别达到70%和73%,这些案件类型繁多,有些甚至是前所未见的。其中有变造经济合同、协议,有伪造、变造借款、还款字据,有伪造印章公函,有伪造各种印刷证券票据甚至货币,其中不少是属于民事经济纠纷中由法院提交检验的文字物证,还有些违法犯罪物证,虽不是直接从经济活动中产生的,但它们与商品经济活动确有一定的联系,是伴随商品经济活动特别是市场竞争的激烈而出现的,如伪造公私函电,破坏企业  相似文献   

17.
《刑事照相制卷质量要求》既适用于各类刑事案件现场照片、治安案件和灾害事故现场照片的制卷,也适用于刑事案件检验照片和其他证据照片。因此,在司法鉴定中,尸体检验照片的制作方法应依照这一标准。"刑事数码图像标准化技术"应用软件用于尸体检验照片的制卷工作,可以方便和快捷地实现模板化编辑和标准化打印的目标。  相似文献   

18.
<正> 起诉书是检察机关处理各类刑事案件,按照一定诉讼程序形成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件,不仅要送达被告、辩护人,而且还要在法庭上宣读并作为永久性材料保存。此件不仅要经得起庭审调查等各方面的仔细推敲,还要经得起历史的检验。我国实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以来,在制作起诉  相似文献   

19.
目前涉烟非法经营犯罪案件数量逐年上升,《关于办理非法生产、销售烟草专卖品等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司法文件对有关涉烟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进行了明确和统一,该文件为打压涉烟非法经营犯罪案件的快速增长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武器。笔者结合犯罪的有关理论和专卖管理实践,着重阐述非法经营罪在涉烟刑事案件中的法律适用问题,希能给涉烟刑事案件在司法实践中一些具体问题的解决带来些许参考。  相似文献   

20.
2007年内蒙古全区旗县(市区)公安刑事技术人员共勘查各类现场42111起,其中刑事案件现场32560起,检验鉴定22760起,技术起关键作用破案5700余起。2006年至2007年底,全区警犬共出勤4162次,出刑事案件现场983次,巡逻堵卡2661次,破获各类刑事案件376起,安检518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