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正住得放心、过得舒心、生活安心,大山里的群众"搬"入了新生活。自2015年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以来,贵州搬迁规模和人数达到全国之最。如今,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得住、能脱贫",贵州全力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随着搬迁群众从"住进新房子"向"过上好日子"转变,一个个小康梦想在移民新居正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2.
正为切实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江口县凯德街道充分发挥群团组织在党和政府联系群众中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为搬迁群众搭桥筑梦,持续推动搬迁群众从物质到精神、从思想到行动由农民向市民快速转变,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搭建"感恩桥",奋进之家有感有梦。通过加强宣传引导,在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地居民小区融入"新市民·追梦桥"元素,不断营造新市民氛围,提高搬迁群众新市民认同感、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省妇联大力推进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切实增强易地搬迁安置点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全力写好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5月30日,走进黔南州瓮安县江口坝社区,一场温暖人心的"新市民·追梦桥"六一儿童节慰问暨省巾帼志愿服务之"快乐星期六"活动正在举行。活动主要围绕培养小小主持人、小小画家、小小音乐家、安全小卫士"四小目标",采用"1+11+N"的方式,让易地扶贫搬迁小区的孩子与  相似文献   

4.
正天柱县始终按照易地扶贫搬迁"六个坚持",不断优化公共服务,以新城标准建设安置点,打造一座"新市民新城"。自2015年底以来,贵州率先在全国打响易地扶贫搬迁"当头炮",牢牢把握"搬迁是手段,脱贫是目的"的根本要求,用"绣花"功夫做深做细易地扶贫搬迁工作,让百万山区农民迁入城镇新居。  相似文献   

5.
正为助力新市民实现快融入,望谟县强化党建引领,在新市民居住区成立1个街道党工委和4个社区党支部,建好党员之家、居民之家、青年之家、妇女之家等"四家",帮助新市民快速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社区、过好新生活。2019年6月,望谟县顺利完成全县易地扶贫搬迁任务,搬迁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16.19%,52801名搬迁群众一步转变成新市民。  相似文献   

6.
正壮阔大迁徙,心安处是吾乡。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近20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如何支撑起搬迁群众的安居梦、市民梦、致富梦,让"他乡"变"吾乡",关系到全省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全力书写易地扶贫搬迁"后半篇文章",延伸服务触角,确保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贵州充分发挥工青妇群团组织广泛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打造在全国立得起、叫得响、有影响力的"新市民·追梦桥"服务品牌,促进搬迁群众加快融入"新生活",成为"新市民"。省总工会发挥自身优势,深化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工会组织、队伍及服务平台阵地建设,推进宣传教育、  相似文献   

7.
闵捷 《当代贵州》2020,(18):61-61
在沿河自治县官舟镇移民搬迁安置小区,住进新房的"新市民"们不但从老家搬得出,更在新家稳得住、能致富,这和当地一位女强人——付芬有着很大关系。在安置小区一楼,几个门面共同组成了恒泰源服装有限公司的门头,穿过门面更是别有洞天——上万平米的厂房内,数百台缝纫机依次排开,轻快的哒哒声与充棉机的轰鸣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8.
李坚 《当代贵州》2020,(16):13-13
"政府给我解决了5万元特惠贷,让我创业有了启动资金,不到一年我就赚回来了。"4月2日,在安龙县五福街道五福社区,易地扶贫搬迁新市民田锦勇正在忙着算账。一年时间不到,他就赚了六七万元。今年46岁的田锦勇,搬迁前住在安龙县普坪镇香车河村。"前两年3个娃娃同时上大学,家庭情况十分困难。"田锦勇说,他家是因学致贫,享受到易地扶贫搬迁的政策。  相似文献   

9.
正在贵州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省各级工青妇组织大力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参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五个体系"建设,全力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让他们搬得出、稳得住、逐步能致富。贵州是全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近200万贫困群众搬出大山,如何支撑起搬迁群众的安居梦、市民梦、致富梦,让每一个追梦人梦想开花、人生出彩,直接关系到我省脱贫攻坚成色和质量。贵州各级工青妇组织广泛发挥联系群众、服务群众的优势,倾情搭建"感恩桥""致富桥""连心  相似文献   

10.
位于贵州省东北部的铜仁市,搬迁贫困群众29.36万人,其中跨区县搬迁12.55万人,占全省跨区县搬迁规模的54.3%;搬迁青少年123085人,占全市易地扶贫搬迁人口的41.92%。为实现搬迁群众"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铜仁共青团紧紧依托市委统筹实施"党心连接民心、贫穷走向富裕、农民变成市民"的"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坚持党旗所指就是团旗所向的政治要求,抓好陪伴行动、志愿服务、春晖暖心等服务载体,在共创"居安、业安、身安、心安"四安家园中让团旗更加鲜艳。  相似文献   

11.
正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告别穷山沟,住进城里房,走上小康路。在这场波澜壮阔的易地扶贫搬迁攻坚战中,遵义市近20万人的夙愿变成了现实。在实施易地扶贫搬迁中,遵义市以坚持省级统贷统还、坚持自然村寨整体搬迁为主、坚持城镇化集中安置、坚持以县为单位集中建设、坚持不让贫困户因搬迁而负债、坚持以产定搬以岗定搬的"六个坚持"为基本遵循,围绕搬迁群众如何搬、怎么搬,交出了一份易地扶贫搬迁"前半篇答卷"。225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4.6031万户19.7701万名搬迁群众,如今已全部实现搬迁入住。  相似文献   

12.
正黔西南州通过深入调研,从顶层设计和组织架构中突出"联动",在各新市民居住区全覆盖设立"新市民·追梦桥"联合党支部,通过思想引领联动、就业创业联动、关爱帮扶联动、权益维护联动、公共服务联动,有效推动"新市民·追梦桥"工作落实。7月8日,一阵阵欢快的歌声和笑声飘荡在兴义市马岭街道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龙盛社区里,原来是"希望小课堂"之芭蕾培训课开班了,在舞蹈老师彭英洁的带领下,数十名新市民幼儿手脚轻盈地跳起舞蹈。"小朋友们,抬头挺胸,站稳当了……"彭英洁教授着芭蕾舞蹈的基本功,老师教得认真,学生学得仔  相似文献   

13.
正贞丰县易地扶贫搬迁按照"搬得出、稳得住、快融入、能致富"的工作目标,解决搬迁户后顾之忧,使之成为乐居新家园的新市民。走进贞丰县者相镇易地扶贫搬迁移民安置点,黄永清一家正在吃中午饭。刚搬进新家4个多月的他在家里开了一个小卖铺和小型矿泉水供水站,告别了曾  相似文献   

14.
正今年,印江自治县以搭"五桥"、建"五家"为载体,开展"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县直各部门全力服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搭建党心连接民心、农民变市民、贫穷走向富裕的追梦筑梦桥梁,引领搬迁群众全面融入城市,过上美好生活。印江自治县委党校围绕"搭建群众思想引领‘感恩桥’,创建奋进之家",不定期组织教师到安置点开展政策理论宣讲,引领搬迁群众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激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内生动力。4月9日,县委党校副校长黄继生到峨岭街道兴民社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勤劳致富榜样等内容,开展"新市民·追梦桥"专题党课宣讲活动。"今天我到这里来与大家座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和大家摆摆龙门阵,讲讲这些年来各级党委政府的惠民政策。"黄继生开门见山讲起。  相似文献   

15.
正德江县桶井乡根据就地脱贫致富难的实际,于2016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民心工程,当地农民盼望走出大山的梦想得以实现。2017年,全乡有387户1827人搬进城市,住进新家,开启新生活。"要不是易地扶贫搬迁,我们一家现在还住在穷山窝里。"2017年12月25日,安海权一家离开了世代居住的德江县桶井乡黎明村,搬到大龙经济开发区德龙新区,住上楼房,享受到便捷的生活配套服务,过上了城里人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正"我兑了181分的物品,这些积分都是我们一家人参与社区公益活动获得的。"今年六一儿童节,印江自治县峨岭街道兴民社区举办了义务环境卫生整治志愿服务活动,从天堂镇白岩村搬迁到兴民社区的新市民熊红燕,第一时间报名参与。加上全家此前多次参加志愿服务取得的文明积分,她成功兑换到了油、米、酸奶等生活物品。兴民社区作为印江规模最大、人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晴隆县三宝彝族乡阿妹戚托小镇1233户5853位少数民族贫困群众从大山搬进新家园,创造了全国整乡搬迁的奇迹。2019年12月31日晚9点48分,央视财经频道跨年全球大直播节目,连线了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群众迎新活动现场。新市民们将小镇的生活细节编排进国家非遗项目、传统原生态彝族舞蹈阿妹戚托中,向观众展示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18.
正整齐美观的楼房,设施齐全的文化广场,郁郁葱葱的绿地……车行六盘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主干道旁的一道靓丽风景入目,这里是六盘水高新区鱼塘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点。"老辈人都没住过楼房,到我们这代不仅住进了新楼房,孩子还在城里上学。"入住近两年,搬迁群众冉凤琴依然难掩喜悦之情。2018年9月,受益易地扶贫搬迁  相似文献   

19.
正凯里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实现了党建、产业、就业、帮扶、培训、服务"六个全覆盖"和小区内部有组织、周边有园区、就近有学校、就近有医院、楼下有商场、门口有公交、门口有公园"出门七有",搬迁群众真正实现了"一步住进新房子、快步过上好日子"。易地扶贫搬迁是帮助贫困地区群众"挪穷窝、改穷貌、拔穷根"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20.
正自2001年启动易地扶贫搬迁工程试点以来,毕节市始终把"挖穷根"与"护生态"相结合,较好地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织金珠藏的易地扶贫点安置点,新修的56栋安置房全部按照黔西北民居风格装饰一新,已经有12户从"坡顶"搬下来的农户住进了新楼房,享受新居带来的便捷和惬意。"要让这么多人从生活了几辈子的地方搬出来,并适应新的环境,在新的地方发展致富,从选点到老百姓入住,都必须有一套行之有效的措施。"毕节市水库和生态移民局副局长杨正友介绍,毕节市始终突出问题导向、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