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正2017年以来,贵定县明确脱贫攻坚要物质扶贫、思想扶贫、情感扶贫一起抓,激发群众改变贫困面貌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快全县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步伐。"乡村环境在发生变化,广大群众思想观念也在变化,美丽新贵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在2017年12月18日,贵定县举行的"志智双扶·感恩奋进"工作部署暨思想扶贫"三做到"大比武2017年第二次现场观摩大  相似文献   

2.
脱贫攻坚需要激发和增强贫困群众和贫困地区的"内生动力"。要确立人民群众在脱贫攻坚战中的主体地位,相信和依靠人民群众;扶贫先扶志,贫困群众必须树立脱贫的志向和信心;扶贫必扶智,治贫先治愚,要让困难群众具备脱贫的智慧和能力;脱贫攻坚要依靠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因地制宜、真抓实干,勤劳致富。增强贫困群众脱贫发展内生动力是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建立健全脱贫攻坚长效机制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正贵定县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产业扶贫和思想扶贫齐抓、物质脱贫和精神脱贫同步,全力确保2018年高质量实现贫困县脱贫"摘帽"退出目标。"走最边远的村寨,看最真实的贫困,想最管用的办法。"这是贵定县奋战在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的普遍共识。今年以来,贵定县紧扣省委、省政府脱贫攻坚"1234567"工作要求,按照"思想是先导、群众是主  相似文献   

4.
正贵州通过"智志双扶"行动,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转变思想观念,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主动申请创业、申请项目,希望通过自己打拼,过上幸福生活。脱贫攻坚要着力解决解放思想、转变观念等问题。贵州省委、省政府将2018年作为"智志双扶"活动年,要求各地对农民开展励志教育,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强调,要"构建大扶贫格局,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结合起来"。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以摆脱"精神  相似文献   

5.
正石阡县从产业扶贫政策学习、产业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优势产业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帮助山乡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围绕发展产业和集体经济,石阡县从产业扶贫政策学习、产业规划和项目库建设、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和利益联结机制建设、优势产业市场拓展和品牌建设等6个方面大力推进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帮助山乡群众从根本上摆脱贫困。一场以"六个一"为抓手,助推脱贫攻坚"春风行  相似文献   

6.
正为促进贫困农户当期能脱贫、远能致富、未来可持续。白塔畈镇坚持"抓立、六破穷",持续推进精神扶贫、产扶贫、社会保障扶贫等6项措施落地根。一、抓精神扶贫改"穷志"。积极开"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光荣,勤劳致富、先脱贫光荣"活动,通过舆论导向、政取向,教育推动,引导贫困群众改变生生活陋习,增强自力更生动力,摒弃"靠要"精神贫困思想,营造精神扶贫脱的正能量。二、抓产业发展甩"穷业"。按照"长结合、以短为主、以短促长、以长带短"  相似文献   

7.
在脱贫攻坚大决战中,把扶贫与扶志、扶智相结合,有效促进贫困群众持续稳定脱贫,是贵州各级各部门的当务之急。贵州省委、省政府将2018年作为"智志双扶"活动年,要求各地对农民开展励志教育,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传统美德。在促进"志智双扶"行动中,一些地方创新探索出了抓好思想扶贫的有效路径,贵定"6334"思想扶贫工作行动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8.
正贵定县抢抓创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机遇,把"三农"领域作为电子商务发展的主战场,作为助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产业抓手和战略路径。12673户——贵定必须脱贫的贫困户数。26个贫困村——贵定脱贫攻坚必须要啃下的"硬骨头"。走一条什么样的路子能确保贫困群众快速、高效、健康地脱贫致富,  相似文献   

9.
当前,脱贫攻坚战已到后半程,扶贫工作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面对艰巨任务,全区上下聚焦深度贫困,着力解决产业扶贫、健康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重点难点问题,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努力提升脱贫攻坚实效。本期特别策划聚焦"牢记嘱托扎实推进脱贫攻坚",反映我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新实践。  相似文献   

10.
正瓮安县将脱贫攻坚"四场硬仗"细化分为村组公路、安全饮水、住房保障、产业扶贫、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战役",全力补齐脱贫攻坚各项短板,确保如期出列。春风徐徐,瓮安大地处处生机。"贫困不除,誓不罢休",瓮安县委、县政府作出承诺,全力开展好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紧紧围绕"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和"三率一度",打响村组公路、安全饮水、住房保障、产业扶贫、社会保障、人居环境"六大战役",全力补齐脱贫攻坚各项短板,确保如期出列。"要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攻克决战点、啃下硬骨头,确保打赢这一场输不  相似文献   

11.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要真正摆脱贫困,就必须在精神上脱贫.我省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人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的精神士气攸关决战成败.越是到紧要关头、决胜阶段,越是物质帮扶力度不断加大,越需要精神扶贫超前赶早、同向给力,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加快脱贫攻坚的强大理论武器,用立志增智、勤劳奋发的强大精神力量保持和放大物质扶贫效果,确保打好打赢脱贫攻坚战.  相似文献   

12.
地处小凉山腹地的乐山市金口河区立足生态资源优势,引导群众念好"山字经"、打好"生态牌"、走好"特色路",着力推进生态保护、全域旅游、特色产业、脱贫攻坚有机结合,让贫困群众充分享受生态扶贫"红利",贫困发生率从2013年的13.6%降至去年底的5.42%. 脱贫攻坚成效如此显著,原因何在?"先要守护好绿水青山,才能收获金山银山."金口河区的彝汉干部群众一语中的.  相似文献   

13.
正贵定县紧扣"扶持谁、谁来扶、怎样扶、扶什么"的问题,瞄准最贫困乡村、最困难群众、最迫切问题,全面吹响新一轮脱贫攻坚号角,集中精力啃下"硬骨头",坚定信心打好"攻坚战"。脱贫攻坚,造福群众,时不我待。今年以来,贵定县委、县政府坚持把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行动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重大发展任务、重大民生任务,紧扣"扶持谁、谁来扶、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深入实施大扶贫战略行动,创造了全国脱贫攻坚"省级样板"。贵州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指出:"贫困不除、愧对历史,群众不富、寝食难安,小康不达、誓不罢休。"贵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六个精准"基本方略,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  相似文献   

15.
正扶贫先扶志,致富先治心。久治县始终把"志智双扶"作为精神脱贫的关键,作为脱贫摘帽的工作重点,以建设美丽乡村、文明乡村为载体,以产业脱贫为支撑,充分体现"扶志""扶智"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补充"精神之钙",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用精神脱贫助推群众精准脱贫,实现物质富有和精神富足联动推进。  相似文献   

16.
正林甸县深刻把握脱贫攻坚进入常态化阶段的要求,按照"思想是先导、精神是动力、群众是主体、干部是关键"的思路,深入推进思想文化扶贫,借助先进文化的力量打破贫困群众落后的思想藩篱,树立起"困则思变、穷则思富"的积极进取精神。一是把握脉搏,抓好思想教育。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脱贫信心。鼓励贫困群众精神独立、奋斗自强,开展"激发内生动力合力脱贫攻坚"主题宣传,利用"讲习所""扶贫课堂"等载体开展宣传  相似文献   

17.
正沿河自治县以"精准管理、精准帮扶、减贫成效、整改成效和资金使用成效"为重点,掀起脱贫攻坚"大比武"热潮,助力脱贫攻坚稳步推进。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武陵山片区特困县。目前,全县有贫困村230个,农村贫困人口8.1562万人,贫困发生率13.18%。如何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共奔小康?从最偏远、最贫困、最落后贫困村入手,大力实施基础设施扶贫、搬迁扶贫、产业扶贫、智力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六大精准扶贫"措施和一系列产业扶贫新举措,沿河走出了一条符合实际、群众欢迎的脱贫攻坚路子。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9,(11)
<正>乌兰察布察右后旗是国家级贫困旗,立地条件差、贫困程度深、致贫原因复杂,特别是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是脱贫攻坚面临的最严峻现实。为此,全旗上下深入贯彻"精准扶贫"要义,紧抓"智志双扶",以88支驻村工作队为主力军,开展乡村夜校"三堂课"活动。上好政策"必修课",让群众成为政策明白人。让党的精准扶贫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扶贫思想家喻户晓、入心入脑,是保证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镇远县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紧紧围绕整县"减贫摘帽",以实现贫困群众"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为目标,强化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以"钉钉子"的精神和"绣花"的功夫,扎实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全力决战决胜脱贫攻坚。  相似文献   

20.
正抓好思想扶贫,最终目的是把群众的不良习惯改过来、自力更生的思想强起来、不甘贫困的精神鼓起来,通过发展产业实现脱贫致富。在贵定县昌明镇打铁村和高坡村,两位村支书高治银和高才友既是叔侄,又是"竞争对手"。他俩卯足了劲"比武",比扶贫产业、比脱贫志气:高治银组织村民用石碑在打铁村口立起"打铁还需自身硬"的村训,鼓励村民们自力更生,主动向贫困宣战;高才友也不甘示弱,带领村民在村子最显眼的地方树起"高坡更要志气高"的村训,劝慰村民要人穷志不穷,要有战胜贫困的信心。比武归比武,叔侄俩却拥有同样的愿望:让贫困村庄脱胎换骨。眼下,他们正同心协力,带领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