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贵州人"不仅仅是一个名词,也不仅仅特指一个特定的人群。本期推出这个专题,一是想从一个侧面或者一个新的角度,来审视贵州,来感受贵州改革开放和加快发展的步伐,来唤起并进一步激发贵州各族人民热爱贵州、建设贵州的志气和信心:二是呼唤更多的人才融入贵州,为贵州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献策,增劲添力,共同建设共和国大地上"这一片充满希望  相似文献   

2.
付松 《当代贵州》2014,(30):30-31
正到贵州旅游,白天能拥抱蓝天白云,晚上能仰望月亮星星,感受共生共荣的自然之美、相依相存的人文之美。"我在贵州等你,等你和我相遇,等待如此美丽……"一曲《我在贵州等你》,唱出了贵州人民的热情,唱出了贵州旅游的特色,唱出了贵州文化的自信。从自然的角度来看,贵州是一个生态大公园;从人文的角度来看,贵州是一个民族大观园。如何让分散的资源相对集中,如  相似文献   

3.
正在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上,贵州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深情讲述了动人的贵州故事,彰显了满满的贵州自信。初夏时节,万物并秀。在万众瞩目的全国两会上,贵州代表委员履职尽责,积极建言献策,深情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动人的贵州故事,彰显了满满的贵州自信。自信背后,是贵州这些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站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将圆梦的重要时间节点,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不忘初心再出发。人民至上做实民生实事聚焦全国两会,"人民至上"是代表委员热议的关键词。"必须坚持人民至上、紧紧依  相似文献   

4.
汤文川 《当代贵州》2005,(15):24-25
这是贵州格外明丽的一个春天. 举国欢庆新春佳节的时候,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来到了贵州,同贵州各族干部群众一起欢度春节,带来了党中央、国务院对贵州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高原一片欢腾.  相似文献   

5.
陈会新 《当代贵州》2011,(27):14-14
我以前没来过贵州,这次填补了我的空白。过去只知道贵州是一个经济不够发达的省份。这次到贵州来,去了一些地方,有了新的感触、新的认识,感受到贵州、好水、好地方,  相似文献   

6.
正变,是贵州形象的益加鲜亮、丰满;不变,是贵州"以形象筑梦"的智慧、定力。在全国两会上,贵州今年依然抢眼,形成了一个个独特的引领话题、传播形象、集聚力量的"贵州时间"。筑梦小康、智慧美丽、持续向好的贵州,益加鲜亮、丰满地呈现在全国两会平台上,持续发挥了凝聚正能  相似文献   

7.
刘婕 《当代贵州》2016,(38):34-35
正大力弘扬和践行"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贵州人文精神,有助于全省上下凝心聚力,增强认同感、自信心,提振精气神,形成攻坚克难的强大精神动力。人文精神是构成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化个性的核心内容,是衡量一个民族、一个地区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尺。"天人合一、知行合一"贵州人文精神的确立,有着鲜明的贵州标识。"天人合一"要求人要尊重自然规律,顺应自然、保护环境,折射出贵州各族人民以生态为本的价值观,反映了贵州各族人民团结和谐的人文追求;"知行合一"注重"知"和"行"的统一,要求在认识客观事物  相似文献   

8.
徐静 《当代贵州》2015,(8):52-53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还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切中了贵州的要害。贵州既是一个经济洼地,又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必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尤其是贵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新常态背  相似文献   

9.
正任正非不知有没有乡愁,能把一个伟大公司的市场DNA带回故乡不?搭"一带一路"的快车,贵州的业界出现了两个亮点:一是贵州省委书记陈敏尔与教育部长签署协议,贵州将在扩大留学生教育、引进国外教育资源等方面获得国家教育部支持;二是贵州与印度努力对接在IT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展开合作。"贵州到印度班加罗尔飞行3个小时即可到达,与贵州到北京差不多。"媒体传出的这句重新陈述空间的话,道出了贵州作为一个地方平台,在当今新外交与物理格局中的地缘优势。继导入中关村概念,大数据产业引爆了贵州的后发  相似文献   

10.
本书作者用近一个月的时间采访了全省7个市(州、地)43个人物,通过记述这些在文化、社会、宗教、民族、经济等方面有典型意义的贵州人,折射出贵州形象和贵州精神;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故事,反映了"贵州人"对于中华民族大家庭、对于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不同感悟,进而反映出改革开放以来贵州的变化发展。贵州的多元多彩,是值得外国人去体验和感悟的地方。作者说,过去10年里,国外媒体对中国,特别是对贵州  相似文献   

11.
顾雪涛 《当代贵州》2007,(22):34-35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2.
潘涛 《当代贵州》2007,(22):35-37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3.
肖露 《当代贵州》2007,(22):37-39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4.
康文 《当代贵州》2007,(22):32-34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5.
肖露 《当代贵州》2007,(22):39-39
贵州文化旅游资源丰富,旅游产业发展前途不可限量。国家旅游局的专家组曾经在全面考察贵州之后,给了贵州旅游发展一个准确的定位——一个16字方针:自然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红色经典。如何把这16字方针贯彻到贵州旅游产业发展的具体实践中,本文试图寻找一个答案。  相似文献   

16.
2006年,贵州旅游令所有人惊喜。此前,“贵州旅游”这个概念支离破碎:遵义一线被划归重庆,铜仁地区被湖南张家界归并,凯里被广西旅游打包推介,兴义和威宁被云南列为旅游推广范围,没有一个真正的贵州旅游的概念。以至谈到贵州,大家只知道有一个黄果树瀑布。而通过省委、省政府持续不懈的推广,特别是2005年以来的多彩贵州系列比赛,“贵州旅游”作为一个整体的概念被推出,立即引发了贵州旅游的急剧升温。2004年我带外国团到台江时,基本看不到国内游客。今年4月再到台江参加姊妹节,铺天盖地的国内游客几乎占据了我的全部视野。游客爆满、酒店爆满…  相似文献   

17.
正锐意进取的贵州教育人,正以披肝沥胆、力争上游的精神书写化育桃李的新时代璀璨篇章。一这是一个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更加接近贵州教育崛起超越的时代。昂首步入新时代的贵州,处处洋溢着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同步小康的激情。锐意进取的贵州教育人,正以披肝沥胆、力争上游的精神书写化育桃李的新时代璀璨篇章。回望改革开放40年艰辛历程,贵州教育人没有辜负历史、时代和未来的重托,在云贵高原上创造了一个又  相似文献   

18.
贵州是一个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的省份。长期以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外界对贵州缺乏了解,尤其对贵州独特的经济优势和发展潜力知之不多。贵州有许多有利条件,甚至是其他省市所没有的有利条件。具体来说。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贵州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在不少朋友的想象中,贵州非常遥远、偏僻、封闭。其实不然。贵州  相似文献   

19.
喻丹 《当代贵州》2007,(8):31-31
自2005年和2006年“多彩贵州”系列活动之后,广大干部群众增强了对贵州文化的认同。正在拉开帷幕的2007多彩贵州舞蹈大赛,正是一个以舞蹈比赛为核心,以丰富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弘扬民族民间文化,强化和延伸“多彩贵州”品牌形象,促进文化和旅游紧密结合为目的的大举动,是一个挖掘资源、锻炼人才、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的大手笔。  相似文献   

20.
"这是一个迟到的春天,也是一个生机勃发、后劲无穷的春天。"前不久,贵州籍知名策划人士王志纲在上海贵州商会成立大会上以"贵州的觉醒"为题即兴演讲时,如是开篇。自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贵州建立行省以来,贵州似乎一直处于中华文明的边缘位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