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9年前,遵义市新蒲新区获批新建,在黔中城市群发展中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9年来,新蒲新区始终坚持"三区两中心一枢纽一高地"发展定位,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现代化特色新区,推进新蒲新城、礼仪新城、空港新城、新蒲经开区"四大组团"互动发展、融合发展、同步发展,形成了全面发展新格局,开启了全域旅游新征程。  相似文献   

2.
正随着众多重大项目的加快建设,遵义市新蒲新区礼仪新城形成了高铁板块、平庄板块和礼仪村板块三个城市功能区,正按照新枢纽、新城区、新产业的"三新"建设要求,不断驶入发展快车道。2009年,遵义市新蒲新区挂牌成立,礼仪新城应运而生。8年来,礼仪新城启动项目建设40个,建成城市面积11平方公里,完成建筑总量450万方,平场土石方6000多万方;完成投资220亿元,其中2016年完成投资102亿元,同比增长400%,位居全区四大  相似文献   

3.
<正>新蒲新区,一个朝气蓬勃、厚积薄发、日新月异的新区。新蒲经济开发区,作为新蒲新区四大组团区域之一,是由遵义市委、市政府,按照国家级遵义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遵义上海产业园区、遵义新蒲综合保税区、遵义临空开发区"四区融合"战略建设,并力争用三至五年时间打造以电子信息、装备制造、新材料加工为主导的新兴产业,建成贵州领先、西部一流的千亿级产业园区。蓬勃发展的新蒲经济开发区,肩负着时代赋予的重任,站在历史的全  相似文献   

4.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坚持以遵义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区、遵义上海产业园区、遵义综合保税区、遵义临空开发区"四区融合"为主基调,以建设贵州领先、西部一流的千亿级产业园区为发展目标。"要坚持产城景一体、‘铁公机’联动、山水田融合、村社园统筹、文教医配套,投入更多力量,集聚更多要素,全力推进新蒲新区开发建设,辐射带动周边区域加快发展。"这是今年2月10日,时任省委副书记、省长陈敏尔到遵义市新蒲新区  相似文献   

5.
正遵义大学城是遵义市委、市政府拓展东部新城、促进遵义高等教育大发展、产学研一体化和打造遵义教育名片的重大举措。2009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在新蒲新区正式启动规划建设遵义大学城,2011年12月,遵义医学院新蒲校区奠基,拉开了遵义大学城开工建设的序幕。  相似文献   

6.
正新蒲新区在发展过程中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用"好生态"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确保全区生态环境质量总体稳定并持续向好。从遵义发展格局上看,由于老城区承载能力日趋饱满,急需释放城市发展的压力,一座新城的建设便顺理成章被提出,但让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是,短短11年,这座新城便承担着打造成为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和增长极的历史使命,这就是新蒲新区。  相似文献   

7.
正"作为2014年第一批搬到新校区的学生,我可以说是看着学校慢慢‘长大’。"初夏的遵义医科大学,处处流动着生机勃勃的气息,2014级预防医学专业学生叶学天对着记者有感而发。遵义医科大学所处的遵义大学城位于遵义市新蒲新区东北区域,规划建设用地10000亩,总投资约100亿元,可容纳10余万名师生,是新区的标志性建筑之一。10年前,新蒲新区挂牌成立,开  相似文献   

8.
正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遵义市新蒲新区集聚各类高、中、小、幼优质教育资源,发展势头强劲。如何构建遵义200万人口城市框架?遵义市委作出了遵义城市"东扩"的战略部署。新蒲新区作为"东扩"的主战场,引导老城区高校向新区集聚,是市委、市政府的最初目标。遵义市新蒲新区成立七年来,从农村变为城市,教育发展更是有了质的跨越。从2013年10月遵义医学院入驻,到2016年遵义市所有高校入驻,  相似文献   

9.
正作为遵义城市发展的强大动脉和物流集散地,遵义高铁新城的盛大开启,将为优化城市商业布局、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区域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成为推动城市商业发展的强大引擎。一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离不开商业综合体的引领和带动。2018年12月22日,面积149万平方米的商业"巨舰"——遵义高铁新城开城迎宾。  相似文献   

10.
正早上在遵义吃碗羊肉粉,中午到重庆约个老火锅,这样的"一日三城",随着渝贵铁路的开通,正在成为渝贵两地居民的日常。渝贵铁路的开通,也让遵义高铁新城变得热闹起来。天南地北的旅客川流不息,各类大型餐饮娱乐项目陆续投入使用,商业氛围日渐浓厚。"新城建设已经陆续完工,目前还有一些扫尾工作,商业板块春节后陆续开业。"遵义市高铁新城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招商部部长白钧水说,商企的不断入驻,有效丰富了高  相似文献   

11.
正国际化的城市面貌,宽阔整洁的街道,怡人的自然风光……作为遵义市改革创新的"试验田",新蒲新区党工委将改革创新精神贯穿新城的规划、建设和发展全过程,三次产业协调发展,发展质量和效益持续提升。驱车驶出杭瑞高速公路虾子出口,穿过集镇,新蒲经济开发区智能终端产业园便映入眼帘。搭乘"大数据快车",新蒲新区逐渐成为以大数  相似文献   

12.
正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山水、田园、乡村、城市共荣共生。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从12万到40万……新蒲新区书写了遵义市城镇化变革的华丽篇章。在遵义市新蒲新区,路网四通八达,高楼拔地而起……10年时间,新蒲新区在遵义城市以东崛起。新区辖区面积从390平方公里扩大到987平方公里(城区面积110平方公里),从辖2镇到3街道5镇,人口  相似文献   

13.
正四通八达的路网、鳞次栉比的高楼、赏心悦目的景观……10年回眸,遵义市新蒲新区的发展实现"城市面貌改变、经济实力提升、基础设施完善、生态福利释放、人民生活提高‘五个翻天覆地’的巨变"。今年5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即将迎来10岁生日。为打造一个与遵义知名度和影响力相称的200万人口中心城市,2009年5月4日,新蒲新区党工委管委会作为遵义市委、市政府的派出机构挂牌成立,开启在  相似文献   

14.
正"我们就是卖菜的,不过用上了现代技术。"站在遵义市(新蒲)农产品产销对接智慧服务云平台大屏前,席波如是介绍自己的身份。席波是遵义市新蒲新区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也是新蒲新区虾子镇南坪村驻村第一书记,还是南坪坝区销售党小组组长。"智慧服务中心对外连接市场,对内对接坝区、农户,智慧云平台对销售订单、数据进行分析,指导坝区  相似文献   

15.
正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践行以学生"关怀工程"为中心的科学管理理念,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环境、充沛的资源,为培养"面向农村、面向基层、面向社会"的"应用型、技能型、服务型"中高级专业医药技术人才作出不懈努力。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遵义医专")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公办学校,于2015年1月整体搬迁至新蒲新区大学城办  相似文献   

16.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用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初秋时节,走进遵义市新蒲新区,随处可见轰轰烈烈的发展场景,三大新城、新蒲经开区、综保区、软件园从不同角度、不同领域,书写着新区竞相发展又各具特色的的华美篇章。新蒲新区大力践行"三严三实",弘扬"六个特别"精神,齐心协力,奋力进取,用一个个生动的实践和实实在在的业绩,践行着助发展、为民生、奔小康、促跨越的神圣宗旨和光荣使命。  相似文献   

17.
正遵义以贵州黔北现代物流新城为主体,打造国家级多式联运示范基地、国家一类铁路口岸、国家级物流标准示范基地、B型保税物流中心四大"名片",打通贵州连接东盟国家的出海线及欧洲国家的"黔新欧"物流通道。历史上的遵义,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如今,遵义作为贵州省第二大城市,凭借位于国家规划的长江中上游综合开发和黔中经济区建设的重要区位优势,成为西南地区承接南北、连接东西、通江达海的重要交通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3月,遵义市新蒲新区在第六届中国贵州人才博览会上成功引进11名硕士研究生,王进就是其中一员。"到新蒲新区已半年有余,现在在新区人力资源服务中心工作。"王进说,选择新蒲,看中的是这里发展前景和人才成长环境,这为自己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近年来,新蒲新区着力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领导,大力营造引才聚才政策环境,创造有为有位的载体环境,改善拴心留人的服务环境,着力打造人才聚  相似文献   

19.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自2009年成立以来,5万多名被征地群众从农民变为了市民。一些群众刚搬进高楼的时候,不适应小区生活,不文明陋习明显。为了让这些群众尽快融入城市生活,新区决定打造文明小区示范点,通过示范点居民的生产生活变化带动其他群众主动融入城市生活。礼仪街道平庄花园2013年底竣工投用,是新蒲新区首批拆迁还房小区。2015年,礼仪社区管理服务中心结合新区实际,启动了以平庄花园  相似文献   

20.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以村(社)为单位,积极探索基层治理、创新党建模式,深化基层党组织建设,奋力打造遵义高质量发展新引擎与增长极,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新蒲新区新未来。遵义市新蒲新区围绕提升新时代基层党建工作质量全面进步全面过硬,坚持五优化五转变提升基层党组织组织力,切实加强基层党组织对各项工作的全面领导,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