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变”变出新天地——水城县农村资源改革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2014年,水城县通过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创新了精准扶贫模式,完成了6个贫困乡镇"减贫摘帽"和3个贫困村"整村推进",减少农村贫困人口40242人。5月15日,中国扶贫发展中心主任曹洪民率国务院扶贫办调研组到水城县调研农村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三变"改革工作,对取得的成绩给予充分肯定,认为水城县"三变"改革理念新颖、机制灵活、特色突出、效果明显。水城县辖33个乡镇,境内喀斯特地貌突出,生态脆弱,水土流失严重,农业种植以玉米、土豆、水稻为主,城乡二元结构矛盾十分突出。按  相似文献   

2.
正毕节市黔西县雨朵镇结合自身实际,积极探索"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改革发展新模式,以"依托合作社平台、引进龙头企业入驻、创新利益联结机制"为发展目标,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加快农村发展步伐,让农民"抱团发展",助推农民增收致富。依托合作社平台,资源变股权,唤醒资本要素。通过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引导农民挖掘和发挥农村资源,着力  相似文献   

3.
<正>钟山区探索村企联建、金融扶贫、异地置业等新模式,推动"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激活农村发展活力,做实农村集体经济,促进农村增收。六盘水"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已成为贵州省"在三农体制机制改革方面闯出一条新路"的典范,9月21日召开的省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五次全体会议强调,要深入总结、在全省推广六盘水"三变"改革经验。钟山区作为六盘水市的中心区,农村"三变"已成为其加快村级经济  相似文献   

4.
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通过"三变"改革,六盘水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了农业生产增效、农民生活增收、农村生态增值。六盘水,三线建设中诞生的一座工业城市,境内煤炭资源丰富,曾被称为"江南煤都"。今天的六盘水,大力弘扬"三线"精神,不断深化"三变"改革,全面建设统筹城乡改革和发展先行市,"中国凉都"成为一张响亮的名片。  相似文献   

5.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11):48-49
正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水城县积极探索出"三变"+特色产业、"三变"+乡村旅游、"三变"+生态移民、"三变"+村集体经济等"1+X"模式,着力打造具有当地特点的"三变"改革升级版。2015年以来,水城县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重点,先行探索、先行试点、先行突破,成功走出一条"三变"改革新路径,成为贵州省"三变"改革的"发源地"和六盘水市"三变"实践创新的"试验田"。在推进"三变"改革过程中,水城  相似文献   

6.
正2011年以来,贵州省启动了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各试验区、试点县探索出了一些富有特色、行之有效的做法,为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无限活力。1月13日,贵州农村"三变"改革试点推进会暨试验区试点县工作交流汇报会在贵阳召开。会议总结了全省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成果,同时在全省启动推广六盘水市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简称"三变")改革试验,全面推动农村改革试验试点工作。作为贵州第五轮农村改革试验试点的重要成果之一,"三变"改革将  相似文献   

7.
正陶正学带着上亿资产回到家乡发展生态农业,用一颗"帮富、领富、带富"的赤子之心践行着"三变"改革的共享理念。在六盘水广大农村,"股"字近年来成为农民口中的"高频词"。发轫于此的"资源变股权、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的"三变"模式,是贵州农村改革探索的重大成果,如今已在全省大面积推广。"三变"改革激活了城乡存量资产、自然资源、人力资本,促进了农  相似文献   

8.
正"三变"改革即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是六盘水市委市政府按照中央精神及贵州省委省政府要求,从破解农村资源、资金、农民"三分散"入手,探索出的改革新路径,并得到了多地的借鉴和推广。农民以农地经营权入股是"三变"改革中的重要形式,六盘水经过近5年的实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成为当地农民脱贫、农村发展的有力支撑。但作为一项改革制度不可能一劳永逸、固化不变,需要从实践和理论层面不断检验和完善。基于此初衷,笔者对"三变"改革的农地经营权入股进行了调研,思考探究其积极作用、潜在风险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9.
正水城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奋力将水城打造成为全省农村"三变"改革的"试验田",擦亮农村"三变"改革"发源地"品牌。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对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扶贫开发、民族文化发展等作了深刻论述,并要求贵州要在深化生态文明、扶贫开发、挖掘民族文化等领域率先实现改革突破。  相似文献   

10.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23):74-75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视察时指出,要加快发展特色高效农业,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近年来,水城县先试先行、大胆突破,成功探索走出一条农村"三变"改革的新路子,成为全国农村"三变"改革的"发源地",踏上富民强县、跨越发展的新征程。如今,春踩水城春绿,夏来花海漫步,秋看杏黄果熟,冬在雪上飞舞——中国凉都四季如歌,生态水城多彩如画。厚植"三变"之"根"农村"三变"  相似文献   

11.
<正>2017年2月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中指出,"从实际出发探索发展集体经济有效途径,鼓励地方开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等改革,增强集体经济发展活力和实力",对六盘水市"三变"改革所取得的成效做出了肯定,该模式也正在其他地市部分区域逐渐推行。然而  相似文献   

12.
正城乡"三变"改革的基本思路,就是要通过更加有效的制度安排,用股权纽带将各方利益联结起来,让人民在改革中积极参与到产业发展和价值分配上来。2014年,贵州六盘水市开始推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试验,将其作为农村综合改革的"牛鼻子"、精准脱贫攻坚的"新引擎",很快取得明显成效。自2017年起,农村"三变"连续三年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并在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  相似文献   

13.
"三变"改革不仅是乡村振兴的基石,也对巩固党的基层政权及促进农村快速发展发挥多维价值效度引领作用。"三变"改革地方性探索和实践能激活农村的闲散资产、自然资源、人才资本要素,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尊重农民意愿、做好监督及风险防控机制和管理层的激励机制等。贵州省安顺市的塘约"三变"改革模式,阐明农村应充分发挥"三变"改革的优势及撬动作用,发挥村委党建引领作用,村内能人带动等模式为农村"三变"打下坚实基础,也为实现我国西部农村地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新农村建设增值和解决东西部平衡发展找到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4.
<正>"三变"改革不仅让贫困户收获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在农民到股东的身份转变中,更打开了贫困村民脱贫致富的思维局限,增强了脱贫致富的主观能动性。缺少资源、没有资金、思想局限,是农村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脱贫致富的三个难题。找准致贫"病根"、开对脱贫"方子","三变"改革为都匀市打赢脱贫攻坚硬仗提供了路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都  相似文献   

15.
张周虎 《当代贵州》2016,(47):58-59
正水城县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司为试点,以红心猕猴桃为主导产业,成功探索出"五连模式",推动传统农业向现代"股份农业"发展。近年来,水城县充分发挥立体型气候资源优势,立足山地特色,以组织化、规范化、市场化为主要路径和方向,坚持以"三变"理论为指导,扎实推进山地特色现代农业发展。在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探索实践过程中,水城县以贵州水城红心猕猴桃产业示范园区为依托,以润永恒公  相似文献   

16.
正"三变"改革是贵州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守着巨大的‘绿色银行’,财富源源不断来,高山观景、田园观光、温泉洗浴、农耕体验,应有尽有。我们将齐心把旅游景点打造好,让客人来了就不想走,走了还想再来。"盘州市普古乡舍烹村娘娘山联村党委书记陶正学充满信心地说。陶正学所在的舍烹村,正是贵州六盘水"三变"(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改革的发源地。"三变"改革是贵州省大胆探索的智慧结晶,是统领全省农村改革的"牛鼻子",是全省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破口,也是中国农村改革的新路探索。  相似文献   

17.
正"三变"改革,创造了农民特别是贫困农户参与社会分工体系的商业环境、社会环境、政策环境,让农民直接成为农业产业链、供应链、资金链、价值链的投资者和受益人,推动贫困群众脱贫攻坚奔小康。近年来,六盘水农村推行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三变"改革,以产业为平台,以股份为纽带,形成了一种推动生产发展的新的力  相似文献   

18.
正根据《贵州省开展城乡居民增收综合配套政策试点实施方案》(下称"增收方案"),2020年前,贵州将在坚持多种激励方式、多条增收渠道、增收与增效、鼓励创收致富与缩小收入差距、全面推进和专项试点相结合原则下,进一步提升简政放权、农村"三变"改革等制度效率,优化科技创新体制、降低市场发展的制度成本,为创新松绑、为市场减负,强化增收激励,激发城乡居民创造财富的潜能,鼓励技能人才、新型农民、小微创业者、基层干部队伍等七类人群积极创新创业,用辛勤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9.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保障农民享有集体资产权益、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路径和制度创新。从中央政策规定和各试点实践看,通过清产核资、折股量化、成员确定、股权管理等关键环节,促进农村集体资产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共同共有"转向"按份共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从而促进农民增收,是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本思路。并且,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深刻反映了"产权明晰—要素流动—包容性增长—贫困消除"的理论逻辑,具有显著的减贫效应。因此,充分挖掘、增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减贫效应,要建立健全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减贫的要素平等交换机制、权利和机会平等机制、治理机制和利益联结机制。  相似文献   

20.
正"过去面朝黄土兜里没钱,如今入股收钱","三变"改革促进"大旅游"发展,带动水城"大扶贫",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曾经的钢铁基地历史已经翻页,如今,绿色发展为本的理念深入人心。在水城,一条通过"三变"改革催生的农村发展新路跃然眼前。破题乡村旅游10月11日一早,记者从水城县政府出发,初秋的水城大雾弥漫,天气仿佛一直阴冷潮湿,随时都有滴滴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