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为了保护乌江生态环境,遵义市播州区于今年5月依法取缔了乌江流域中所有的网箱鱼养殖,贵州的母亲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画面,网箱养鱼变成池塘循环水养鱼,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今年5月,遵义市开展了声势浩大的取缔乌江网箱养鱼工作,在乌江流域的所有网箱被依法取缔,贵州的母亲河再现碧波荡漾的画面。网箱鱼退出乌江,是贵州化解人与自然的矛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有效实践。"污江鱼"之痛  相似文献   

2.
正省生态环境厅全力推动毕节市生态环境部门开展"法治创建"工作,基本建成了体系完备、公平公正、严明高效、执行严厉的生态文明法治保障体系。昔日乌江万户渔,烟波浩淼多网箱。这是省委、省政府对拆除乌江库区渔业养殖网箱进行部署前,乌江流域库区的真实写照。不待乌江成"污江",取缔整治脚步急。自2017年7月7日金沙县乌江库区第一口网箱顺利拆除,金沙县全面开启了县内乌江库区水域养殖网箱的依法拆除工作。历时10个月,全县330户1357.82亩养殖网箱全部拆除完毕。在为乌江库区减负的同时,还要  相似文献   

3.
正贵州提出以"零网箱·生态鱼"为目标,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水产养殖生产全过程,以渔控草、以渔净水,推动渔业高效益、高品质与高产量均衡发展。2017年以前,赵敏已在遵义市播州区乌江河畔开展网箱养鱼20年之久。经过多年摸索,无论是在养殖技术还是市场销售上,赵敏都有着成熟的"门路"。因此,2015年,赵敏将自己的全部积蓄投入网箱养鱼,以壮大自己的养鱼产业。"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上世纪80年代以来,贵州为解决库区移民生计问题,大量发展网箱养殖,最多时达到3.3万亩,每年产值可达45亿元。  相似文献   

4.
正"拆除网箱后我的养鱼事业不仅没受冲击,还提升了产量和产值。"望着净水中活蹦乱跳的鲜鱼,曾在乌江做了20年网箱养鱼的赵敏感慨地说,现在不用每天对着密密麻麻的鱼群投放饲料,不用呼吸着有鱼腥味的空气,不用看着黑黢黢的河水,感觉真的很好!2018年以前,赵敏已在乌江河畔使用网箱养鱼20年之久。她在网箱鱼养殖技术和市场销售上,都有着成熟  相似文献   

5.
正贵州坚决打好乌江保护修复攻坚战,苦干实干、久久为功,让千里乌江更加清洁美丽,为万里长江注入清水碧波。"乌江的水,终于回到了记忆中的样子,同20多年前相比相差不大。"4月15日,漫步在乌江河边,一眼望去碧波荡漾,迎着河面吹来的清风,年近六旬的赵文全感慨道。赵文全家住遵义市播州区乌江镇中大街,距乌江仅3公里。回想起几年前,这里还被村民称为"污江","河水有酸臭味,周边的垃圾和污水也往河里倒,简直看不下去"。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近年来,地处赣西北九岭山脉的宜丰县,按照"保护好生态环境,发展起生态经济,创建生态示范县"的科学发展构想,探索出了一条创建山区生态示范县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7.
正余庆地处遵义、铜仁、黔南、黔东南四市(州)结合部,贵州第一大河流——乌江自西向东横贯县境,使之成为山川秀丽、气候宜人的高原水乡。飞龙寨、大乌江、回龙渡交相辉映,"湖连谷""湖中峡""峡湖相间"景观奇特,一幅幅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动画卷浑然天成。老林河景区绝壁雄峙、千岩竞秀,奇峰秀景满目皆是;仙峰亲水体验基地坐落在风景秀  相似文献   

8.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把文明城市创建的重心放在补齐城市发展短板上,创新手段,以"创文"效果赢得公众支持。近日,遵义市新蒲新区林达美食城步行街微笑小屋向两名参与"新蒲创文明,答题赢奖品"的市民发放了一等奖奖品自行车。由遵义市新蒲新区创文指挥所主办的创文答题活动,吸引约12万市民参与。"文明城市创建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  相似文献   

9.
乌江奔流,山城如画。有着"乌江明珠"美誉的思南,自古以来就是千里乌江流域上的经济文化重镇。而今,思南山城正发生巨大变化,不仅景色迷人,而且处处让人感受到舒适,处处流淌着千年文化古埠的磅礴之美。随着全县创建文明城市活动的深入展开,人们普遍感受到思南的天蓝了,水清了,树多了,城美了。绿树繁花、芳草清流构成了思南山城一道新的风景线。"能不能在城市建设中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时代  相似文献   

10.
革命老区瓮安县地处贵州中部、黔南北端,乌江中游河畔,位于贵阳市、遵义市、福泉市的中间地带.省道马遵公路和久铜公路呈"十"字形贯穿县境东南西北,正在建设的构皮滩水电站500吨级大坝船闸建成后,乌江航道可直达长江,瓮安将成为黔中腹地连接四川、重庆、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的水陆交通枢纽.  相似文献   

11.
正面对危险,他英勇善战;面对群众,他无私奉献;不计得失,不计名利,他就像一颗"螺丝钉"默默奉献。他就是遵义市播州区公安局乌江派出所教导员刘怀旭。2013年3月5日凌晨,一辆液化天然气槽罐车在贵遵高速(遵义往贵阳方向)乌江双龙寺大桥上发生自燃。接到指挥中心指令后,刘怀旭迅速带领专职消防队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处置事故。到达现场时,槽罐车驾驶室正在燃烧,火势直逼罐体,如果发生爆炸,将危及近在咫尺的乌江特大  相似文献   

12.
正遵义市安全生产工作坚持与时俱进,以奋发有为的精神、雷厉风行的作风、抓铁有痕的劲头,走在"依法治安"的大路上,风正帆扬、蹄疾步稳。过去一年,遵义市安全生产创下连续15年"双降"奇迹;过去一年,遵义市安全生产进入"依法治安"快车道;过去一年,遵义市安全生产书写了和谐、奋进的新篇章。2015年,遵义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始终坚守"发展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红线,担起全市安全生产监管使命,安全发展战略体系  相似文献   

13.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本质是绿色现代化。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提供了理论依据。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现代化的关键是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建立健全现代化的绿色经济体系;提高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14.
王晓红 《求实》2013,(2):26-30
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进是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证。马克思早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的思想:自然存在前提论、实践活动论、异化自然论、人化自然论。对手稿中马克思"人与自然"和谐思想的考察,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15.
取缔网箱养鱼,打捞水葫芦,修建人工湿地,定期环保监测,栽植速生林……由污到治,由治到建,南部县近年来与环境污染进行了一场空前的较量。最终,在修复生态、建设生态县的历程中,南部县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遵义市以"服务基层、服务群众、服务发展"为主题创建服务型党组织,拓展了党在阶层的群众基础,巩固了党在基层的执政地位,凝聚了人心,化解了社会矛盾,是新时期党在社会治理实践中的有益探索,这一探索成果被誉为基层党建的"遵义模式"。一、创建服务型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一)以服务增进社会认同。遵义市"三关爱工程"、余庆县小腮镇"干群结亲1+3服务"、务川县分水乡设立综合服务站实行一站式服务、桐  相似文献   

17.
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历久而恒新的主题,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重要内容。在新时期,人与自然的关系在经历了"和谐—失衡—再和谐"的曲折发展历程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面对现实困境,建构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平等观与价值观、生态伦理意识、生态文明、文明休闲和制度环境等是实现人与自然终极和谐的有效路向。  相似文献   

18.
要实现人与自然和谐需坚持两个尺度:一是尊重自然生态规律,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物的尺度",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前提.二是满足人的内在需求,这是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关系的"人的尺度".两个尺度体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客观必然性和主体选择性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9.
遵义     
《党课》2011,(7):53-53
遵义市位于贵州省北部,北依大娄山,南临乌江,是昔日的黔北童镇、今日的“黔北粮仓”。在这里,自然生态与人文景观相映成趣。  相似文献   

20.
<正>遵义市新蒲新区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遵义市新蒲新区自2010年启动"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工作以来,立足抓精品点(带)创建,以点促面,坚持产城景一体,以生态文明理念为引领,注重山水、田园风光的保护与修复,高标准规划、高品质定位、高起点建设,形成以一个轴心点为引领,多点开花的"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格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