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10月16日,贵州省道路旅客运输深化改革现场经验交流暨推进会在铜仁市召开。会上,铜仁市道路运输先行先试深化改革的创新成果和智慧交通建设的铜仁模式得到上级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打造智慧交通的铜仁实践智慧交通作为智慧城市基本的公共配套设施,是一项基本的民生改善工程,是最能直观彰显铜仁美好形象的重要名片与标志。因此,大力发展智慧交通是保证实现"智慧、生态、现代"新城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对于作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示范工程第一批试点城市之一的铜仁市实  相似文献   

2.
<正>贵州省铜仁市历史上以"仁"命名,仁义是这座城市的文化基因,使铜仁市由一块荒蛮之地发展成一座现代文明城市。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打造"武陵之都、仁义之城"的发展战略。一、"铜仁":朱元璋赐名铜仁历史悠久,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活动的痕迹,但在明朝以前,铜仁并不叫铜仁。铜仁这个地名并不是本地自然形成,而是明朝皇帝朱元璋钦赐的。铜仁在陏朝时叫静人县;唐朝武则天时,叫万安县;唐玄宗李隆基  相似文献   

3.
《党建》2016,(9)
正近年来,贵州省铜仁市以创建学习型党组织为抓手,大力倡导和开展"全民阅读·书香铜仁"系列活动,让阅读的种子在"武陵之都·仁义之城"不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以创建学习型城市为抓手,引领良好学风。以建设学习型机关、学习型企业、学习型乡镇等为重点,全面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制定党委(党组)中心组年度理论学习计划,明确学习重点和学习要求,充分发挥"铜仁市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学习研  相似文献   

4.
正今年以来,铜仁高新区紧扣创建国家级高新区和全面建成"产业新城、空港新城、高铁新城、宜居新城"的战略目标,以"产城共建、以城带乡、城乡一体、整合发展"的思路,初步实现了"农村变城市、村民变市民、市民变股东"的三大变化。高新崛起——农村变城市。铜仁高新区位于铜仁市主城区北部,规划管理范围119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68平方公里,其中一期启动区5.06平方公里。这里不仅是产业园区,也是铜仁城市总体规划中人口聚集的主城区之一。如今,这里昔日的荒山野岭已成为投资热土,零散分布的茅屋瓦  相似文献   

5.
秋阳下,位于铜仁高新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大兴街道大兴社区的铜仁移动能源产业园区一台台挖掘机舒展长臂,机声欢腾,汉能控股集团投资建设的“铜铟镓硒薄膜太阳能和砷化镓薄膜太阳能电池研发与制造”项目一期工程正在加紧建设. “在短短50多天就实现从考察到签约再到开工,刷新了汉能集团项目开工速度,充分感受到了这里良好的政治生态,感受到了这里谋发展、抓发展的实干作风和浓厚的干事创业氛围,选择到铜仁投资发展,我们选对了地方.”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会长、汉能控股集团董事局主席李河君说.  相似文献   

6.
正铜仁市碧江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全力打造高质量的城镇经济、高品质的城镇生活、高水平的城镇生态环境。"山水经典,一城神仙。"这是名家笔下的铜仁,也是铜仁市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的诗意表达。碧江区作为铜仁市的主城区,在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走山地特色新型城镇化发展之路,努力把好山好水融入城市,  相似文献   

7.
吴岗  罗代军 《当代贵州》2013,(18):49-49
5月17日至20日,在由文化部、商务部等联合主办的第九届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铜仁参展团与贵州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厅一同荣获了组委会授予的"优秀组织奖"。这是铜仁市始终坚持把有"中国文化第一展"之称的深圳文博会视为文化交流与产业合作重要平台的又一成果。近年来,铜仁市不断加大文化产业项目招商力度,多形式宣传推介"梵天净土、桃源铜仁"这一文化品牌。在本届文博会上,铜仁市参展项  相似文献   

8.
彭美玉 《当代贵州》2014,(29):22-23
正东融长三角经济圈、西融成渝经济圈、北融长株潭城市经济圈、南融珠三角经济圈,大交通格局的形成,铜仁这个曾经的边缘之地在华丽转身。千古百业兴,先行在交通。铜仁市坚持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先后提出"高速公路三年会战"、"国省干线和县乡村道路两年行动计划"等行动计划,公路建设、航空建设、铁路建设、水运建设积极推进,初步形成了外快内畅的大交通格局。大交通格局的形成,为铜仁与外界便捷交流往来,促进铜仁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创造了必要的运输条件,成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助推器。铜仁,这个曾经的边缘之地,正  相似文献   

9.
正贵州省铜仁市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三年来,围绕绿色主题,在高质量绿色发展道路上,通过生态工作"五个两手",取得了生态成就"四个突破"。新形势下对照绿色发展的本质要求和"高质量"的指标系统,打造绿色发展升级版,铜仁需要坚守绿色底色,围绕发展核心,做到生态实现"三个提升"。一、先行示范区建设的"绿色"实践2016年10月31日,贵州省委常委会专题听取铜仁工作汇报,为铜仁精准把脉、精准定位、指明方向。铜仁市根据省委要求和铜仁发展实际,  相似文献   

10.
<正>但凡到过铜仁的中外游人都有这样一个感受:梵天净土,桃源铜仁,是你一生不可不去的地方。随着铜仁旷世奇秀的天然美景走出深闺、走向世界,悠久灿烂、绚丽多彩的铜仁民族文化也正走出大山、走出国门,受到海内外人士瞩目。2014年,铜仁市按照"文化旅游宣传年"的工作部署,实施"文化走出去"战略,不断挖掘民族文化、打造文化品牌,打造了一批以"印象梵净山"为主题的民族歌舞乐节目以及独具地方特色的戏剧作品。这些文化节目不仅频频亮相上  相似文献   

11.
地级铜仁市成立后,将立足新起点,抓住新机遇,加快新发展,实现新突破,开创新局面,尽快把铜仁建设成为新兴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实现与全国、全省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撤销铜仁地区设立地级铜仁市,是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加快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现实需要,也是铜仁各族干部群众长期以来的共同期待。  相似文献   

12.
正走进高新区铜仁大数据呼叫中心,点开"铜仁精准扶贫云",大到全市的贫困现状,小到一个村的地形地貌、产业分布,乃至贫困户的住房、人口、收入等情况,图文并茂,一目了然。通过"铜仁精准扶贫云"建设,铜仁市借力"大数据",助推"大扶贫",大力推进农村电商示范市建设。  相似文献   

13.
正铜仁市各级基层党组织始终以加强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为统领,以开展"民心党建"为载体,统筹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为推动铜仁科学发展、生态崛起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群众基础。党组织如何更有号召力?抓党建与促发展怎样结合?党建创新怎么真正落到实处?铜仁给出的答案是:严明党内规矩,点亮党员形象;管好党员干部,引领"最大多数";不搞花架子,要为民办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近年来,铜仁市始终坚持全面从严治党,各级基层  相似文献   

14.
<正>铜仁市人民检察院充分发挥生态司法保护职能职责,重点围绕铜仁生态环境及资源保护,加大办案力度,实现惩治犯罪与修复生态、纠正违法与源头治理、维护公益与促进发展相统一,以法治保障服务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近年来,铜仁市检察机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检察工作主动置于绿色铜仁现代化建设中去谋划和推进,依法能动履职,  相似文献   

15.
正"华为、小米、OPPO、VIVO等国内一线大牌移动终端的光学红外截止滤光片都有我们公司的市场份额。"1月26日,记者来到位于铜仁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贵州铜仁旭晶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吴晓泸介绍。  相似文献   

16.
正为深入推进河长制工作,铜仁市以"民心党建+X"模式为统揽,切实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在打赢污染治理攻坚战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形成了"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的强大合力,有效构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河流治理新格局。根据中央和贵州省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有关文件精神,2017年5月,中共铜仁市委办公室、铜仁市人民政  相似文献   

17.
正绿色发展,知行合一,铜仁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生态文明理念。山上山下绿似海,青山绿水迎客来。夏日,走进铜仁市江口县梵净山麓,青山流翠,绿水淙淙,步步皆景,令人陶醉。近年来,铜仁市委、市政府严格按照省委对铜仁的科学定位,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奋力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生态是铜仁市最宝贵的财富。"铜仁市委书记陈昌旭说,将继  相似文献   

18.
正铜仁税务系统将以党建为引领,高效执行减税降费政策,为铜仁市"一区五地"建设聚好财、服好务。在推进税收现代化的新征程上,铜仁税务人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态度,发扬好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把"123456"的工作思路落实好,把"六字经"念好,把2021年的各项工作抓好。  相似文献   

19.
正德江县以承办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为契机,整合旅游产业上下游资源,打通旅游企业之间、关联产业之间、省内外跨区域之间的共享通道,全力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以"乌江秘境欢乐德江"为主题的铜仁市第七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暨德江县首届美丽乡村文化旅游展示(以下简称"铜仁旅发大会"),将于10月12日召开。此次铜仁旅发大会将充分发挥德江资源优势,整  相似文献   

20.
正铜仁实施"民心党建"工程,推动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为奋力谱写多彩贵州新未来的铜仁篇章激发了组织活力,凝聚了发展力量。"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近年来,铜仁市紧紧围绕脱贫攻坚"第一要务",不断探索、创新"民心党建"工程,有力推动了基层服务型发展型党组织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持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