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龚益鸣 《学习月刊》2013,(21):27-28
新的工业革命实质上是“新产业革命、新能源革命、新生活方式革命”在制造业的集中表现。它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突出个性化,定制化生产,以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再生能源技术及低碳环保技术为依托.已对传统制造业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颠覆性影响。  相似文献   

2.
《求是》2014,(10)
<正>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新一轮科技变革和产业革命的严峻挑战,惟有坚持中国特色工业化道路,从战略高度谋划先进制造业发展,才能推进工业化强国建设。一、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意义先进制造业是在传统制造业基础上,吸收信息网络、先进材料和工艺以及现代管理等最新成果,广泛应用于产品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营销管理、售后服务全过程的新型现代产业。先进制造业位于制造业价值链的最高端,具有技术先进、  相似文献   

3.
当前,辽宁经济处于"滚石上山"时期,辽宁制造业发展方式依然粗放,转型升级进展艰难,结构性矛盾突出问题仍未改变。辽宁应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把握中国制造2025年和德国工业4.0战略对接带来的新机遇,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创新体制机制,深化"两化"融合等方面实现突破。优化辽宁推进智能制造业发展的政策体系,依托科技创新发展智能制造业,培育高度信息化、智能化的制造业协同创新系统,加大力度培养高技能综合型人才,推动辽宁省由装备制造大省转向智能制造强省。  相似文献   

4.
正世界正处在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交汇点上,以机器人科技为代表的智能产业蓬勃兴起,成为现时代科技创新的一个重要标志。未来机器人发展将呈何种趋势?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机器人市场,是否已做好摘取这颗"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的准备,尽可能多的占领市场?近年来,不少国家将机器人发展纳入国家计划,机器人已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背景下世界各国产业竞争的焦点。主要趋势:智能化+类人形+低成本微电子、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等信息  相似文献   

5.
智能制造是贵州聚焦高质量发展的着力点,当前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网络信息技术与制造业交互融合,深刻改变着制造业的发展理念和方式,引导贵州制造业迈向产业链中高端。本文以6个企业(园区)或项目为例,展现贵州企业在智能制造领域取得的成绩、亮点。  相似文献   

6.
程郁 《当代贵州》2013,(21):20-20
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产业革命正处于爆发期。一方面,信息技术将与制造、生物、材料等技术领域相结合,形成新的科学,比如制造信息学、生物信息学、材料信息学等,信息计算将嵌入到未来科学研究和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掀起制造业智能化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将进入广泛普及应用阶段,全面渗透到人们生  相似文献   

7.
中国制造2025     
<正>"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我国制造强国建设三个十年的"三步走"战略,是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立足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际需要,围绕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等关键环节,以及先进制造、高端装备等重点领域,提出了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  相似文献   

8.
正科技创新的源泉在于人才,在沈阳科技创新的征程中,一代又一代科技精英的名字镌刻在共和国工业发展的史册上,为沈阳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不竭动力,为沈阳实施智能制造提升铸魂,一批又一批"大国工匠"为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战略助力。科技精英与"大国工匠"丰厚了沈阳科技创新的底蕴,也铺陈了美好的未来。沈阳市正在由"沈阳制造"向"沈阳智造"和"沈阳创造"华丽转变。  相似文献   

9.
在今后的10~20年,很有可能发生一场以绿色、智能和可持续为特征的新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将会改变全球产业结构和人类文明的进程。为什么说当前世界正处在科技革命的前夜?这场即将到来的科技革命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记者日前对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科院院长路甬祥院士进行了独家专访。  相似文献   

10.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制造成为新一轮产业竞争的制高点和主攻方向。通过采集长三角与中部地区山西、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北和湖南等9个省市制造业及智能化关键指标数据,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实证测算9个省市智能制造综合能力得分并进行分层聚类;基于测算结果,综合评价9个省市智能制造发展水平,分析安徽智能制造发展面临的问题,立足省情提出建设制造强省、打造安徽制造新优势、推动智能制造发展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金融危机爆发后,为推动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就业,美国通过出台“国家先进制造业战略计划”、“五年出口倍增计划”等多种举措,实施“再工业化”战略.美国“再工业化”不是简单地重振传统制造业,而是重点发展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创新型的先进制造业.从美国制造业的国内、国际表现看,这一战略已经初显成效.先进制造业承载着实现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历史使命,美国“再工业化”战略对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的启示至少有三点:一是充分认识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重要性与紧迫性;二是提高制造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制高点;三是增强以质取胜意识,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  相似文献   

12.
正贵州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业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大数据与实体经济的融合,催生出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转型。近年来,贵州开展"千企改造"工程·大数据专项行动和"大数据+产业深度融合2017年行动计划",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培育融合发展新生态,促进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发展,使贵  相似文献   

13.
《奋斗》2017,(6)
<正>智能制造是高端装备制造业的重点领域,是衡量地区工业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当前我省正处于新旧发展动能转换的关键阶段,加快发展智能制造业,对于我省推进工业供给侧改革、形成战略新兴产业集群、打破传统产业结构锁定、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尽管智能制造业在我省工业中的比重还不高,却具有很大发展潜力,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智能终端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与科技革命。中国当前正处于工业化发展的关键时期,制造业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制造业亟待转型升级。"互联网+"中国制造是实现制造强国的必然选择,互联网与"中国制造2025"的融合已经成为我国制造业实现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观察,习近平作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的基本判断。对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习近平指出,科技革命总是能够引发产业革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面对世界发展大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大以来,通过对世界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深入观察,习近平作出了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兴起,上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提供的动能面临消退的基本判断。对于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关系,习近平指出,科技革命总是能够引发产业革命,深刻改变世界发展格局。面对世界发展大势,我们必须紧紧抓住和用好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不能等待、不能观望、不能懈怠。  相似文献   

17.
正2015年,国家印发了"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已经把人工智能放到了一个很重要的位置。同时,发布了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的第一个十年行动纲领——《中国制造2025》,其核心正是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推进智能制造。在制造业,定制化、个性化的生产,正在对企业生产、服务和经营模式带来很大的  相似文献   

18.
《唯实》2013,(12):55-57
<正>培育壮大有竞争力的特色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至关重要。江苏省委书记罗志军在常州调研时指出,常州要瞄准智能装备等优势产业,努力打造一两个全国最高水平、全球有影响力的产业竞争高地。常州制造业之深厚基础为常州发展智能制造装备产业、打造"智慧常州"提供了新的历史机遇。智能制造装备是具有感知、决策、执行功能的各类制造装备的统称,是先进制造技术、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技术在装备产品上的集成和融合。常州是长  相似文献   

19.
《新湘评论》2020,(1):31-33
近年来,长沙、株洲、湘潭三市积极抢抓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大力发展智能制造,涌现了三一集团、长沙博世等一批智能制造典范,集聚了全省近70%的省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和示范车间,近90%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和专项项目。长沙市“国字号”智能制造项目数更是位列全国省会城市第一,形成了智能制造“长沙现象”。无论是示范企业、车间、项目集聚度,还是影响力,长株潭智能制造均走在全国前列。近期,湖南省委办公厅、省工信厅组成联合调研组,赴长株潭三市园区、企业、项目开展深入调研,与当地干部、企业负责人、行业专家广泛座谈,探寻长株潭智能制造背后的密码。  相似文献   

20.
在部分有条件的西部地区发展制造业,对于创建西部经济增长极、有效带动整个西部地区的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制造业规模效应和辐射功能的发挥、资源型产业链的延伸、西部军民两用制造技术潜力的开发、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实现,等等,都需要科技提供支撑.为此,应该加大对西部地区的科技投入、将科技支持重心转移到发展现代制造业需要的关键共性技术上来,建立健全西部地区制造业的技术支撑体系,推动西部制造业的大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