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远看青山多雅秀,近看寿阳水长流。寿阳一转人长寿,快快乐乐过春秋。”这是刘家怀老人写的一首“感恩诗”。在“感恩诗”的背后,我们看到了地震灾区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恢复重建的感人身影和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  相似文献   

2.
汪强 《理论导报》2012,(7):41-41
今年高考中,四名女生夺得江苏省文理科第一名(三名考生并列文科第一)。近日的《扬子晚报》讲述了这四名女生的故事。高分考生的故事,爱看的人不少。故事写得好,也确实对在校生,对中小学教师,对学生家长都有积极的意义。但除了高分考生的故事,也该有人写一些低分考生的故事。  相似文献   

3.
胡居成 《党史文汇》2007,(12):15-19
最近,笔者重读了中国共产党英烈传,革命先烈们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常常催我泪下,启我奋发。特别是烈士们的“狱中诗”、“绝笔诗”、“就义诗”,更是令我心情万分激动,振奋不已!”血性文章血写成,党人风格万年贞”(郭沫若诗)。这些遗诗既是我们最好的精神食粮,也是我们怎样做人的历史样板。现摘编如下:  相似文献   

4.
两首拒礼诗     
蒋光宇 《奋斗》2009,(2):63-63
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写过一首拒礼诗。那是在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他吩咐儿子包贵,不管是谁送的寿礼,一律不收。但出人意料,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寿礼。面对皇上的寿礼.包贵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送礼的太监写几句,以便向其父禀报。于是.太监挥毫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5.
两首柜礼诗     
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写过一首拒礼诗。 那是在包拯六十大寿的时候,他吩咐儿子包贵,不管是谁送的寿礼,一律不收。但出人意料,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寿礼。面对皇上送的寿礼,包贵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送礼的太监写几句,以便向其父禀报。于是,太监挥毫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6.
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华民族古今一切仁人志士的共同心愿。南宋杰出爱国诗人陆游临终写的《示儿》诗,以及在这首诗的激励下引发的诗作或吟咏的故事,就是一个生动的例证。在台湾仍未回归祖国的今天,回顾陆游的《示儿》诗,以及当代一些伟人、名人与这首诗有  相似文献   

7.
徐老一诗两写徐特立(1877-1968)老人在20多岁时曾撰写一首题为《书愤》的诗。诗曰:为恶既无恶报、为善又无善报;何必安分守己,不做土匪强盗。作者写这首诗,情绪很愤激,所以题为《书愤》。因为他当时看到维新变法的志士谭嗣同等被杀,义和团起义遭到八国...  相似文献   

8.
窦孝鹏 《湘潮》2013,(8):49-49
自古以来,我国就有题壁诗。题壁诗始于两汉,盛于唐宋,传至民国,在革命根据地内也很流行。如《红军到,干人笑》《拥护红军得解放》等都是著名的题壁诗。这些诗从长征期间流传至今已经70余年,仍广为人知。因为这些诗歌写在公共场所,短小精悍,琅琅上口,便于大众传阅,深受群众欢迎。在湖南石门.也有这样一首由红军战士郭绍伯书写的题壁诗《励志从军乐》。该诗言简意深,流传颇广。诗的全文是:  相似文献   

9.
长征勇士写成的第一本长征故事辛平1936年10月,中国工农红军第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标志着红军长征的结束。然而,早在是年春,红军抵达陕北的消息便出现在上海的《字林西报》上。这篇报道用生动的语言描述了红军穿越半个中国的远征,并将这次远征...  相似文献   

10.
古往今来,很多将军在马背上吟成了不少千古名句,成为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当我读了不少的将军诗之后,便有了一种感慨,他们的诗和文人诗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格和特色。他们的诗是他们的人生写照。比如萧克将军那本装帧素雅的诗集,就是这些将军诗的代表作。诗中那么多的风雨雷电,那么多的人生感悟,那么多的奇特经历,那么多的鲜活人物令人心潮起伏。一、汤原晤丁玲冰封雪冻嫩江寒,相见同惊两鬓斑。共历风波差一字,别时顾频语犹难。这首诗写于1962年10月。当时萧克将军被1958年的军委扩大会议错误批判后,降职到农垦部当了副部长…  相似文献   

11.
陈老总三吟怀乡诗丁艾陈毅同志一生,不仅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了不朽的功勋,也为我们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他的诗也和他的为人和性格一样,爱憎分明、铿锵有声,直抒情怀。他的诗,每一首都有一个动人的故事。这里为大家介绍三首他吟咏乡情的诗。1901年8月2...  相似文献   

12.
正自从成为一名媒体记者,就对这句话再熟悉不过——无故事,不新闻。写新闻报道就是写故事、写细节。没有精彩的故事与生动的细节,就不是一篇好的新闻稿件。同时,新闻故事的情节是不能编造的,这就要在采访中问出来,问不出故事,稿件就写不出来。因此,回想起自己在廉政瞭望的心路历程时,我想讲述几个印象深刻的小故事。  相似文献   

13.
早在1948年就听说过胡志明主席的汉文很好,但对于他还会写一手好的汉文诗,那是到了中国解放以后才知道。50年代初,《人民日报》刊登的一扁通讯,引了他在1950年9月越南军队准备发起边界战役时写的一首汉文诗《登山)。这是我首次读到他的汉文诗。此后,由于工作上的关东,有机会看到胡志明更多的汉文诗。根据已知的,胡志明用汉文写的诗共有100多首,收集在《狱中日记》和《胡志明汉文诗》两本诗集里,  相似文献   

14.
古书曾有一记载,说的是唐代诗人自居易写好诗后,常常读给邻居不识字的老太太听,若有不懂处则修改,直到她点头为止。正是如此,白居易的诗朴实通俗,流传极广,曾被人盛赞为“说尽世间俗语”。  相似文献   

15.
两首拒礼诗     
宋朝有名的清官包拯写过一首拒礼诗。那是在包拯60大寿的时候,他吩咐儿子包贵,不管是谁送的寿礼,一律不收。但出人意料,皇上竟然派人送来了寿礼。面对皇上的寿礼,包贵不知如何是好,只好请送礼的太监写几句,以便向其父禀报。于是,太监挥毫题诗一首: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的诗     
《党史博采》2001,(12):24
在周恩来的一生中,他不仅爱诗,还写过不少诗,他的诗人气质、诗人风范,使人折服。 1914年,周恩来在天津南开中学学习时,写成两首五言绝句《春日偶成》:“极目青郊外,烟霾布正浓。中原方逐鹿,博浪踵相踪。”“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燕子声声里,相思又一年。”这是我们所见到  相似文献   

17.
中国故事     
中国盛产故事盛产智慧与幽默中国的老百姓把它们泡进杯里盛进碗里不断品味不断咀嚼并且不断消化然后开始讲述中国故事中国版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于是,中国人用聪明把中国故事编成京剧话剧黄梅剧把中国故事带进国画漫画连环画再把中国故事变成电影电视VCD难怪,中国的故事里还有好多好听好听的故事中国故事中国精品情节曲折跌宕起伏中国故事中国风格脍炙人口家喻户晓中国故事中国特色种类繁多营养丰富千百年来中国人和中国故事谁也离不开谁大人们在故事里传承文明孩子们在故事里长大成熟中国故事格外机灵稍不留神,便溜出…  相似文献   

18.
《党课》2013,(8):91-92
第一个故事。说的是招聘策划人员的事儿。某企业要招聘一位主管策划的副总经理。由于薪水高,前来应聘的人员特多。有位成届大学毕业生前往应聘。当他赶到现场时,招聘人员发给他的是47号。没招儿,等吧。但是,他又一想这样干等,等来的不一定是好结果。过去常听人家说“被动就要挨打”,还是主动出击的好。随后,他认认真真地写了一行字,折叠起来让人传了进去。应聘的人们还以为是有人走后门写什么条子,郁用鄙视的目光窥探着。准知,当主考官接到条子后,  相似文献   

19.
久别重逢今又别, 不知人月几时圆? 伤思艰险犹尝尽, 誓将奋斗会中原。 这首诗是作者书与刚团聚的分娩不久的妻子杨炬的赠别诗,原诗写在作者一张照片的背面,并题有“赠给我敬爱的杨炬同志留念 树声 八,十八,于冶陶”之语。作者王树声是湖北省麻城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位大将之一,曾担任过国防部副部长等重要职务。 离情别绪,向来是人性中极易触动的敏感部位,如果这离别的对象是自己之所挚爱,则情感自会更为浓烈。古今中外,在这一根琴弦上,弹奏出了无数感人的  相似文献   

20.
南宋大诗人陆游曾经针对写好诗说过如下具有辩证色彩的话:“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笔者认为,所谓“诗外”功夫其实是一种工作方法。如果我们把这种辩证方法借用到思想政治工作中来,那么,思想政治工作的功夫就在思想政治工作之外。我们知道,思想政治工作要求达到政治认同的价值目标,用什么办法达到这种政治认同则是我们要探寻的问题。在我国,政治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用以达到政治认同的重要手段,它普遍采用的方法是灌输的方法。正如毛泽东指出的:“政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向农民群众不断地灌输社会主义思想。”在革命战争年代,中国共产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