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今年是我国接入国际互联网20周年。20年来,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互联网发展不仅开启了社会生活的新时代、新空间,而且开辟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新时代、新空间。一、网络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挑战1.从思想政治的角度来看,互联网已经成为西  相似文献   

2.
在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有机统一的结合中,马克思、列宁、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分别论述了走向人类社会发展更高阶段的思想,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规律性进行了探索.论述搞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全面发展的本质要求,是当代全新的社会发展观.人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六大明确确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的目标.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科学的发展观,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新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的全面的社会发展观,是我们新世纪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确立和发展必须以立为本,做扎实的建设性工作。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一项长期的任务,是一个动态的渐进的过程,必须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否则,‘位设”就不可能真正落到实处。(-)“贵在坚持”是新的社会发展现的应有之义资本主义社会几百年的发展基本上是片面追求经济发展或经济工业化,这种片面发展观虽然不排除两个文明偶然的协调发展;但从本质上、总体上说,社会的发展不包括乃至排斥精神文明的发展,因而,精神文明建设外在于社会整体发展目标,是不可能坚持不懈地抓下去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高度的精神…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发展实践蕴涵着发展观的时代演进和深刻变迁。从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劳动权为本的生存性发展观确立,到改革开放后以温饱为基础追求共同富裕价值目标的小康观实践,再到美好生活为指向的以新发展理念引领的全面小康观,社会发展观的演进都是基于中国社会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凝结于"人民性"这一重心,着力于满足人民幸福的共同需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以马克思社会发展理论为指引,坚持以生态文明为统领的发展路向,将在现实性上助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内在一致。  相似文献   

6.
《奋斗》2016,(3)
正精神文明创建是改善城乡面貌、凝聚道德力量、弘扬时代新风的重要手段。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一、坚持创新发展,增强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生生不息的不竭源泉。我们要面对客观环境的新变化、人民群众的新需求、现代科技的新变化和工作任务的新要求,深入推进观念创新、方法创新和  相似文献   

7.
新发展理念是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为核心思想的新型发展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践相结合的最新理论成果,也是构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核心。新发展理念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来发展经验和教训的深刻总结,汲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最新理论精华,坚持马克思主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发展观在解决中国社会经济发展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时代自觉性,也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民性、动态性、科学性、开放性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8.
龚培兴  刘章烈 《求实》2004,2(9):4-7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 ,发展的观点是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核心内容。邓小平发展观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问题为主要思考对象 ,对社会主义发展模式作出了新论述 ,对社会主义发展动力作出了新阐释 ,对社会主义发展阶段作出了新论断 ,对社会主义发展条件作出了新概括。邓小平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成果 ;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指南 ;是科学认识发展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相似文献   

9.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人类历史上崭新的社会形态,是以经济建设为重点的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协调发展,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世纪,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层出不穷,各种思潮相互激荡,搞好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也是搞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 一、从“三个代表”的高度,充分认识精神文明建设在跨世纪发展中的重要意义 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是我们党先进性的重要体现。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我们党保持先进性的根本条件之一。“三个代表”体现了物  相似文献   

10.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也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内在要求,科学技术是启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金钥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要以人为本,提高劳动者素质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胡锦涛同志七月一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理论研讨会上的重要讲话,站在党和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精辟阐述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意义、实践价值、本质要求和应当坚持的科学态度,是统一全党思想、团结带领全国人民继往开来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行动指南。《讲话》所揭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时代内涵,对于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与实践的创新,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新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胡锦涛同志指出,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存  相似文献   

12.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之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和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提出,要把精神文明建设提到更加突出的地位,并把它正式列入已经组织实施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这一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纲要,预示着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将迈上一个新台阶。我们必须始终不渝地把加强精神文明建设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努力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13.
科学发展观是在世界社会主义处于低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提出来的发展观,是与华盛顿共识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新自由主义发展观根本不同的发展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社会原则、根本价值观和根本立场,是坚持发展的社会主义性质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4.
在刚刚过去的20世纪里,最后的二十年是中华民族最为辉煌的时期。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从严重的挫折中重新奋起,开创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新局面。福建在这一伟大的历史进程中,同样进行了艰辛的探索,两个文明建设取得重大进展。本文着重回顾二十年来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历程,提炼其若干特点,以期有益于21世纪我省精神文明建设的新发展。一、紧扣时代主题,不断锐意创新,推动精神文明建设上新台阶精神文明建设需要不断创新,这是为实践所证明了的。但如何创新?福建二十年的实践证明要从紧扣时代主题入手。"八十年代有三明,九十年代有厦门"这是福建精神文明建设创新的突出成果。八十年代三明的精神文明建设为什么能够迅速崛起?关键在于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八十年代精神文明建设兴起的客观必然性在于:第一,由于长期以来,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基本  相似文献   

15.
9月11日,自治区党委副书记白志健同志在全区精神文明建设经验交流暨总结表彰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他指出,我们一定要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立足于当代社会生活的新实践,立足于时代的新发展,在增强针对性,体现时代性,突出建设性,注重实效性方面下功夫,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创新,把我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推向前进。第一,增强针对性,就是要增强主导思想的导向力和影响力,当前要把学习贯彻江泽民同志“七·一”讲话特别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进一步加强理论武装工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就是要大力弘扬主…  相似文献   

16.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文明委主任李长春最近在出席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表彰大会时强调指出,精神文明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着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提高公民文明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提供强大精神动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多次强调,在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的同时,一定要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这次李鹏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又一次提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这充分说明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提出了新要求李鹏总理指出:“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对  相似文献   

18.
科学发展观是一个系统整体,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学习科学发展观,要掌握其系统性、整体性、逻辑性和科学性.实践科学发展观,应注重其现实性、发展的动态性、各个方面的相互联系性以及全面性.大力加强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和人力建设,努力实现高度的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和人的文明,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一个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生态良好、人全面发展的总体理想状态.  相似文献   

19.
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认识是个历史过程 ,是个逐步认识 ,逐步深化 ,逐步发展 ,逐步提高的过程 ,是马克思主义认识的发展过程。马克思恩格斯在研究人类进化史的基础上 ,科学地阐述了文明和文明时代。从理论上论证了文明和社会主义是不可分割的 ,文明的发展需要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建立和完善也需要高度的文明 ,但对于社会主义社会如何进行精神文明建设却没有展开论述。列宁关于这个问题的论述较多 ,尽管他没有使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词 ,而是使用“文化建设”甚至“文化革命” ,但其含义则是近似的 ,都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在精神文化…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在继承和发展马列主义文明建设理论和毛泽东精神文明建设理论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完整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理论体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培育”四有”新人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目标,教育和法律是维系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两个重要手段,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必须以中国共产党为领导核心,充分发挥人民群众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主体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