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记载着周恩来同志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对我国人民卓越理论贡献的《周恩来选集》下卷,有许多关于论述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光辉篇章。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现在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仍然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周恩来所提出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丰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伟大理论宝库,也是我国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他依据党  相似文献   

2.
陕西人民出版社最近出版的陈答才博士所著明恩来经济建设思想论》一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地研究周恩来经济思想的著作,也是一部以周恩来的思想与实践为中心总结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论著。通读全书,它有如下特点:一、总结和论述了周恩来经济建设思想的体系,从而填补了周恩来研究中的一项空白。该书主体内容共十一章,分别从所有制模式。经济建设十C、发展目标、指导方针、农业基础、工业主导、科学技术、改革开放、兴水治水、人口控制、以及思想方法等方面系统地展示了周恩来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深入思考,和为此而付出的艰辛努力。直…  相似文献   

3.
新民主主义理论由新民主主义革命伦和新民主主义社会论两部分理论组成。如同革命论一样,社会论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独创,是老一辈革命家集体智慧的结晶,其中周恩来也作出过重要贡献。一、关于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经济政策周恩来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性质、内容、建设方针以及政策都作了论述。他在1948年6月的《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提纲中指出;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是废旧民主主义或资本主义的经济建设方针的、这就告诉人们新民主主义经济不仅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而且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对立物,虽然它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但是由无产阶级…  相似文献   

4.
周恩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体系初探刘桂珍开国总理周恩来,首要职责是领导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他作为新中国经济战线的最高指挥官,在领导全国的经济建设工作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原理运用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具体实际,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比较完整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王恩宝 《世纪桥》2000,(1):28-30
周恩来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新中国成立后历任政府总理26年。他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同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的主要成员一起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确立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思想体系,提出了许多内容丰富、见地深刻的思路和观点。其中他关于经济改革的思想是探索的重要成果,包蕴着许多深邃思想,值得我们去研究、挖掘、继承和发展。一、在所有制结构上,周恩来提出了以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为主,以个体所有制为重要补充的思想按传统的观点,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形式有两种:全民所有制…  相似文献   

6.
周恩来作为一位伟人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以及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直接领导者,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是丰富而深邃的。本文拟就这一理论其中几个基本问题作一  相似文献   

7.
周恩来在领导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在深刻地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精辟地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一系列带根本性的思想观点和决策原则,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具有长远的指导意义。一、关于经济建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以后,经济建设工作在国家生活中摆在什么地位?执掌全国政权  相似文献   

8.
从在“牢监大学”自学成才到三十年代主编《中国农村》,从在新四军和苏北抗大讲授政治经济学到主持山东解放区的战时财经工作,从建国前夕在西柏坡协助周恩来同志处理即将诞生的新中国的经济工作到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而深入探索,薛暮桥以其睿智的头脑、深邃的思想、精辟的论述,将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运用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提出了一系列富有创建性的政策主张,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改革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从而成为我国经济学界的泰斗、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之一。1904年,薛暮…  相似文献   

9.
周恩来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思想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50年代前期,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特定历史阶段。关于这一时期党在向社会主义过渡问题上的认识演变,学术界作过许多探讨,且多集中于研究毛泽东、刘少奇的有关论述,或比较他们观点的异同。对周恩来在这方面的思想和实践则研究较少。周恩来作为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在领导国家经济建设的实践中,根据中国的基本国情,对于何时以及如何向社会主义过渡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并提出一些重要观点和独特见解,为丰富中国共产党关于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理论和实践也作出了不应忽视的贡献。一、“按照《共同纲领》不折不扣…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是邓小平同志在长期参与党的重要决策和指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实践过程中,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基本理论创造性运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实际的结果,是一个从探索到形成、丰富和发展的过程.自党的“八大”邓小平同志进入党中央领导核心后,他同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朱德、陈云等党第一代领导人一起,为完成“一五”计划,克服“大跃进”、“人民公社”失误后出现的严重经济困难,实施“二五”计划,制定“三五”计划,进行了  相似文献   

11.
为纪念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卓越领导人周恩来诞辰100周年,由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央文献研究室、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央党校、解放军总政治部联合举办的全国“周恩来生平和思想研讨会”,于11998年2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举行。这次研讨会共选入论文近100篇,内容广泛涉及了周恩来在各个历史时期的生平及思想。其中包括:周恩来在中国革命和建设道路中的丰功伟绩和光辉的历史地位,周恩来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和他在政治、经济、军事、统战、外交、科技、文艺、…  相似文献   

12.
周恩来作为新中国关键的领导人之一,立足于实际工作,对经济、政治、文化都做出了深刻的理论阐述和实践探索。他初步探索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经济方面坚持实事求是,重视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重视科技和环境;政治方面探索民主政治建设,关心民族问题;文化方面关心文艺和文化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在总结国际共运、尤其是建国以来历史经验的过程中,邓小平多次指出,最根本的一条经验是要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从一定意义上说,这个问题在1956年苏共M十大揭露了斯大林的错误以后就被提了出来。包括周恩来在内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在当时就曾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作过积极的探索,提出过很多重要的思想观点。在中国共产党探索在中国建立和建设社会主义的历程中,可以说这是一个从理论到实践都异常活跃和闪光的阶段。其中周恩来在苏共二十大以后对在中国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思考,…  相似文献   

14.
从新中国诞生到社会主义制度完全确立属于过渡时期,周恩来曾对这一特殊时期的中国经济结构提出了一整套切实可行的理论。他的杰出思想不仅对建国初期的经济建设发挥了重大影响,而且对今日的经济改革和四化建设仍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周恩来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我党、我国的卓越领袖。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阶段,周恩来都以超群的才智创造性地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实践着毛泽东思想。其中。他为争取国内和平与维护世界和平所作的大量工作,所提出的重要思想,必将有助于我国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目标而去争取一个长期的和平国际环境。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是爱好和平的,而和平局面的到来必须经过艰苦斗争。这是周恩来的一贯思想、他认为,和平与战争是相对的、也是可以互们转化的。战争打到最后总要和,但也可…  相似文献   

16.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周恩来无论在实践和理论上,都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上海,是周恩来生前有着重要活动的城市。建国后,他是人民共和国的总理,政务繁忙,日理万机,但始终关注这个全国第一大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希望上海成为全国带头的先进城市。‘’围绕这一思想,对如何摆正上海在我国工业化建设中的地位;在经济建设中如何依靠工人阶级;如何恰当地处理上海与全国的关系;如何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处理经济建设中的重大问题以及上海在四…  相似文献   

17.
周恩来是一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担任新中国第一任总理的20多年时间里,他深入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道路,认真总结经验,研究建设中的客观规律,为把新中国建设成一个独立、文明、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作出了杰出贡献。他提出的许多有关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重要思想观点,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就。在新的历史时期,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周恩来的重要思想观点,并使它们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了极大作用。  相似文献   

18.
周恩来是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之一,在他的经济思想中,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即“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是贯穿于他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思想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周恩来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了全面系统的探讨。作者认为,运用唯物辩证法解决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工作中的方针、政策和策略问题是周恩来唯物辩证法思想的突出表现。周恩来的唯物辩证法思想是实践的辩证法,贯穿在他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论著中。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周恩来在解决中国革命道路、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问题时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周恩来在解决革命和建设中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问题时同样体现了丰富的唯物辩证法思想。作者认为,研究周恩来实践的辩证法思想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更直接的指导作用和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运筹中 ,周恩来和陈云是一对好搭档。周恩来充分信任陈云 ,对陈云提出的一些重大经济主张和重要经济观点 ,总是予以全力支持。周恩来经济思想与陈云经济思想之间有许多的共同点 ,但由于工作分工不同 ,个人经历不同 ,思考问题的着眼点和侧重点不同 ,两人的经济思想也有着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