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和森同志是我党早期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他对中国革命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中国人民永远记着他。”这是邓小平同志对蔡和森同志的高度评价。蔡和森同志对中国革命的重大贡献,不仅在于他的光辉革命实践,还在于他的重要理论贡献。他在《向导》上发表了一系列闪耀着马克思主义思想光辉的论著,对大革命运动起了指导性作用。这些论著所阐述的革命原理,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相似文献   

2.
杜语  崔晖 《人民论坛》2010,(9):256-257
近代中国革命历史人物选择的道路、革命策略决定了他的立场、成就和历史功业,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历史命运。近代中国革命的历史命运的归宿只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使中国这个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家成为了一个完全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相似文献   

3.
试论周恩来统一战线思想的历史分期王淑琴,郭新新我们敬爱的开国总理——周恩来,他把毕生献给了中国人民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翻开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从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到中国共产党创立,从八一南昌起义到遵义会议,从新中国的经济、文化、外交、科...  相似文献   

4.
1851年1月11日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的旧式农民革命。从它的兴起到失败,始终伴随着分封王爵。太平天国革命中的这一奇特现象,不能不引起后人的深思和探究。  相似文献   

5.
王宪国 《传承》2004,(4):12
改革开放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而这一次新的革命,正是由邓小平亲自发起的。1978年9月,邓小平访问朝鲜归来后,到东北地区视察。他在听取黑龙江省委的汇报时说,我们国家的体制,包括机构体制等,基本上是从苏联来的,有好多体制问题要重新考虑。在辽宁听取鞍山市委的汇报时,他又说:“我们要在技术上、管理上都来个革命。现在我们的上层建筑非改不行。”从这些谈话中,人们已经能听出他决心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声音10月11日,邓小平在中国工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又明确提出了“改革”这个不久就在中国使用得最为频繁的词。他说:“各个经济战线上不…  相似文献   

6.
张孝德 《人民论坛》2012,(30):68-70
处在拐点转型期的中国向何处去,面临的已不仅仅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中等收入陷阱"或"高收入高墙"的问题,而是遭遇到了中国走什么文明道路的"文明高墙"的障碍在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倒逼机制下,以新能源革命和绿色经济为内容的新经济革命的兴起,正在从方向上改变着世界文明与经济发展走势。在此大背景下,首当其冲地对正行走在工业化之路上的中国提出了新挑战。新能源革命是人类文明时代转型的革命在当今世界,研究中国的转型必须关注世界发展的大趋势。2008年金融危  相似文献   

7.
回顾新中国成立60年来的历史,我们能够看到一条清晰脉络:从民族民主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再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走出了深刻蕴涵“中国特色”的民族民主革命道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发展之路。在科学理论的指引下,党领导中国人民通过这三次伟大革命不断创造着“中国特色”的辉煌实践。这三次革命不仅体现了中国革命、建设和发展的特殊性,深刻改变着中国面貌,又必然会对世界社会主义和人类进步事业产生着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革命、建设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历史进程中。邓小平不但以他创立的科学理论指引着我们。而且以他在长期实践中锤炼出来的鲜明的革命风格感召着我们。今天,我们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对这位改革开放总设计师最好的缅怀,就是既要努力坚持、发展他的思想理论,又要努力学习、实践他的革命风格.把他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相似文献   

9.
在韦拔群短短一生的革命历程中,有3个显著特点。第一个特点是革命自觉性。韦拔群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正式走上革命道路,到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这一段时间都是以他的革命自觉性来领导农民斗争的。他到上海找孙中山参加革命,到广州参加  相似文献   

10.
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不单是某个观点或某个方面的转变,而是一系列根本观点的、多方面的转变,这种转变的结果使他从一个非马克思主义者转变为一个坚定的中国式的马克思主义者,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教益。 一 从立志“成名”到献身革命 青年毛泽东思想的转变首先是人生观的转变。 少年时代,毛泽东立志“成名”,这可以从他1910年秋离开韶山到东山高等小学读书时  相似文献   

11.
黄子云 《传承》2003,(4):35-37
革命烈士夏明翰的诗,充满革命豪情,饱含着对党对人民的赤胆忠心,鼓舞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者,前仆后继,奋勇向前。满腔激愤吟“三洋”夏明翰祖籍湖南省衡阳县礼梓山。1900年出生于他父亲的任上———湖北道归县。夏明翰8岁那年,跟随母亲到了汉口,住在外婆家。一天,明翰和母亲乘坐一条外国轮船从武汉到九江去。一上船就看到船上的洋人气势汹汹,骄横跋扈,对中国乘客任意斥责,指手划脚。明翰的母亲触景感怀,站立般沿栏杆处,吟诗一首。明翰拉着母亲的手,听得出神,象在想什么。过了一会,母亲叫明翰也作一首。明翰不知写什么好,母亲就启发他:“你就…  相似文献   

12.
徐岚 《人民论坛》2013,(10):200-201
五四运动掀开了中国人民彻底反帝反封建的序幕,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通过五四运动得以发展,从而为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在思想上和干部上提供了条件.五四运动改变了青年毛泽东的思想,使他成长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最终走上了拯救中华民族的伟大革命征程.  相似文献   

13.
8月22日是邓小平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这个时刻,这位世纪伟人的音容笑貌又一次浮上心头。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出生的那一代人,在记忆开始之时,中国已结束了物资极度匮乏、文化极端单调的时代,他们直接奔着个人未来的理想而去,甚至缺少关心现代中国社会变迁的兴趣。也许,在中国政治巨人中,邓小平是努力使自己个人对国民影响减小到最低的一位,他是中国领袖中说话最朴实的。他用最朴实的话让这个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从革命走向了发展,让人民从追求历史的政治使命转变到追求最朴实的个人愿望:幸福的生活。由此,他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政治生…  相似文献   

14.
《创造》2011,(7):34
红船领航90载,搏风击浪一帆悬。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我们迎来了中国共产党90华诞。90年峥嵘岁月、风起云涌,中国共产党始终走在时代的前列,发挥着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中流砥柱作用。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烟到建国大业,从改革春风到小康蓝图,在关系中华民族前途和命运的每一段峥嵘岁月、每一个重大关  相似文献   

15.
《小康》2021,(5)
正冯白驹将军被称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艰苦卓绝地在海南岛上从事革命事业,成就了海南岛上的红旗保持二十三年屹立不倒的丰功伟绩。冯白驹,海南省琼山市人,他是琼崖(琼崖为海南旧称,海南在解放后初为广东省海南区行政区,于1988年4月撤区建省)革命武装和根据地创建人。冯白驹被周恩来总理誉为"琼崖人民的一面旗帜",他从1926年投身海南岛革命,到1932年在大山中游击斗争,再到1938年浴血抗日,  相似文献   

16.
略论中国外交观念的演进——基于话语分析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外交都离不开话语实践,就如任何意识形态离不开语言这个"物质外壳"一样。60多年来,中国外交从和平话语到革命话语再到和平与发展话语、合作话语的变迁,真实记载着中国外交不断成长的历程,体现了中国外交中的和平观念、革命观念、发展观念与和谐观念对中国外交实践的导向功能、整合功能和辩护功能。  相似文献   

17.
邓演达———中国民主革命的一颗闪烁着耀眼光芒的“慧星” ,毕生矢志不移地追随孙中山革命事业的佼佼者。从 1 4岁参加同盟会 ,到36岁壮烈殉国 ,经历了一段艰难困苦的革命历程 ,跨越了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一生壮节炳千秋”这一激昂而悲壮的诗句 ,既是对邓演达无私无畏战斗一生的真实写照 ,同时也是对邓演达高尚人格魅力的中肯定评。虽然邓演达只匆匆走过短暂的三十六个寒暑 ,但他为了秉承孙中山的革命遗志一往无前 ,慷慨悲歌 ,甚至不惜为国捐躯 ,死而后已的彻底革命精神至今仍深深地激励着后人。(一 …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漫长而又艰苦的革命岁月中,有一位国民党的高级将领,长期活动在敌人的心脏里,按照毛泽东的密令行动着。冒险营救共产党人1927年5月21日深夜,长沙城里突然枪声大作。奉武汉国民第六军军长程潜和党代表林伯渠之令,赴长沙招兵的李明灏从睡梦中惊醒。他披上军装,跑上阳台,只见满城是兵,不知出了什么大事,便急忙带上手枪,跑下楼去探个究竟。这时,第二团团长、共产党员李隆光从外面跑进来,气喘嘘嘘地向他报告:“经实地侦察,得知何键命许克祥袭击省工会、省农会和一些革命组织,正在捕杀共产党员和革命群众。师长!怎么办?”正在这时,一个浑身是血的工  相似文献   

19.
孟红  袁佩红 《前进》2014,(9):10-13
<正>邓小平同志奋斗的一生,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的足迹遍布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其中曾多次踏上山西这方热土,在领导革命、指导建设中殚精竭虑,在山西人民心中树起了不朽的丰碑。东征:播洒火种遍三晋邓小平第一次来山西,是在1936年2月红军东征期间。他和杨尚昆率领的地方工作队从晋西一直挺进到晋南一带,利用多种宣传鼓动形式,动员大批青年参加到红军中,在实现"扩红"目标的同时,把共产党的革命思想和抗日主张广泛传播到山西民众当中。  相似文献   

20.
中华民族历来是个具有不平凡性格的伟大民族。它有着悠久的革命传统和独特的智慧才能,在历史上创造了灿烂的东方文明,在当代又在继续谱写新的光辉篇章。在二十世纪的数十年间,在中国这块土地上,由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两次革命,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革命。它不仅改变和正在改变着中国的社会面貌,而且对东方和世界历史的进程产生了巨大影响。从某种意义上说,它使现代东方文明甚至世界进步文明更加斑烂绚丽。一、毛泽东同志领导的第一次革命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奠定了第二次革命赖以进行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