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是全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一次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大会。十七大报告深刻总结了过去五年的工作。全面把握了我国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进行了战略部署.科学描绘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六中全会《决议》提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这一科学论断,是我们党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学说基本原则的结果.反映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道德本质、社会主义道德理想和社会主义道德关系的科学认识。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这一思想.对于完成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基本任务,构建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全面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乃至对于整个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是作者对这个问的一些粗浅看法。一、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本质毛泽东同志1957年1月.在省市自治区党委书记会议上讲话时曾经…  相似文献   

3.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惠及亿万农民,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重大决策,也是把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工农乡党委、乡政府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同时,明确目标.抓住关键,固地制宜地发挥自身优势.扎实有效地推动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前迈进。  相似文献   

4.
李平安 《党建文汇》2007,(11):85-87
党的十七大是在我国改革发展关键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是一次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奋进的大会。这次会议高举中国特包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回顾了党的十六大以来5年的工作,总结了改革开放近30年的伟大历史进程和宝贵经验,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作了全面部署,  相似文献   

5.
张学森认为,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和根本目标诉求,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新世纪新阶段的进一步深化。2.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新的社会主义建设目标,是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观目标的进一步深化。科学发展观是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建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实践要求。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我国新世纪实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部署特别是头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任务。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五个统筹”的要求,推进改革和发展。这就全面、完整地提出了新的发展观.这是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经验的总结.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指导思想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7.
《党课》2011,(13):33-34
1956年,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全面确立的一年,也是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一年。《论十大关系》就是在这种探索中所取得的重要成果。今天,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进程中,重读这篇重要著作,仍能受到深刻的教育和启迪。  相似文献   

8.
栗战书 《奋斗》2006,(5):2-5
一、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农业现代化,提高和丰富农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等等,意义重大.是我国发展史上一项重大的历史任务。  相似文献   

9.
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体系,是党领导人民全面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大法宝。党的基本理论——邓小平理论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党的基本路线规定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指明了实现奋斗目标的基本途径、领导力量和依靠力量,是一条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路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的有机统一构成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党的基本经验归结起来就是“三个代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党建文汇》2006,(11):10-25
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为什么要专题研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第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全局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2001年11月,党的十六大在阐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时强调,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就是要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这次全会《决定》提出一系列新论断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出全面部署,是我们党基于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认识,提出的一项关系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关系党的事业兴旺发达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1.
关于加强我省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加强农村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1、加强文化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其中乡风文明就是指加强社会主义农村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培育有用人才,创造良好环境。农村传统文化底蕴深厚,是民族文化的根之所在和主要载体。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一项基础工程,通.过大力加强和发展农村文化,用理想信念引导农民,用文化知识启迪农民,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化产品充实农民的精神生活,提高农民整体知识水平和综合素质,培养社.会主义新型农民,保证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协调发展,从而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农村和农业乃至整个国家的现代化。正如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能实现全国的全面小康社会建设一样,没有农村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就没有全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是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原则和重大部署,是指导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纲领忡文件.  相似文献   

13.
朱滨丹 《奋斗》2007,(5):55-56
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战略决策。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胡锦涛总书记在2006年6月召开的中国两院院士大会上讲到.“建设创新型国家.关键在人才.尤其在创新型科技人才。没有一支宏大的创新型科技人才队伍作支撑.要实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目标是不可能的”。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指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推进和谐文化建设。这是中央作出的一个重大决策.是意识形态工作的一个崭新课题。它适应了现阶段我国社会思想观念的新变化、新特点。抓住了我国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建设的关键.对于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进一步形成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和道德规范,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都具有极强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实践意义。各级党委特别是宣传思想战线的同志.必须站在全省发展与和谐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准确理解这一体系的深刻内涵.牢牢把握和谐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把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各级党委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摆在重要日程,周密部署,精心指导.全面推动这项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5.
《共产党人》2004,(5):1-1
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当前.宁夏正处在加快建设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充分利用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价值观教育李万才价值观的教育问题,党和政府一直很重视.1986年,在《中共中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指导方针的决议》中,就明确提出要"形成有利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全面改革的舆论力量、价值观念"的问题。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以后,要彻底摆脱贫穷和落后,把中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实现社舍的全面发展和进步,这已经成为当今中国人民、特别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共识。然而.这一共识来之不易。它是经过中国共产党人的艰辛探索.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十一庙三中全会以后,对中共八大作出的决策重新肯定,并进一步阐述发挥.才逐步形成和确立起来的。(一)党的八大是在1956年9月召开的。这一年.是我国政治经济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一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  相似文献   

18.
万静 《新湘评论》2005,(4):59-59
一、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中央继提出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后.又发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文件.这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促进他们全面发展.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于全面实施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构建和谐社会.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9.
刘振英  王燕 《世纪桥》2006,(11):10-11
道德是调整人与人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全面贯彻“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正确的世界观、人性观、价值观.在全社会大力倡导“八荣八耻”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努力提高公民道德素质.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培养“四有”公民,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要求和特征。邓小平同志说过.社会主义不仅在物质上超过资本主义,更要在文化建设、道德建设上超过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20.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没有农村的全面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的小康社会。同时,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农村的稳定和发展就不可能有整个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没有农村的和谐就不可能有城市的和谐,更不可能有全国的和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与建没社会主义新农村既是一种价值目标,又是一种不断推进的现实历史过程,:者的现实起点一致,目标一致、实践过程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