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政党的转型还是政党的衰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应对政党衰落的危机,西欧各国不同类型的政党前后进行内部变革,希望通过政党的转型克服面临的危机.但政党的转型并没有给政党带来转机,不同类型的政党不但党员数量继续锐减,而且与过去联系紧密的社会组织的关系恶化,同时,党内也出现了一系列难以解决的问题.西欧国家的政党实现了政党的转型,却仍然继续衰落,其根本的原因在于西欧社会已经是一个中产阶级为主的社会.中产阶级是一个无法形成阶级意识的阶级,它的兴起必然导致政党的衰落.  相似文献   

2.
在世界民主政治的发展潮流中,各国政党都十分注重党内民主的发展。在西方发达国家,一些主流政党,即正在执政和曾经执政并可能再度执政的政党,为了克服政党在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衰落和选举失利的不利形势,都纷纷推行党内民主。西方发达国家的党内民主建设都经历了一个较长的发展过程。总的看来,它们大都主要以扩大党员在挑选党的领导人和国家公职候选人中的参与为重点来发展党内民主。  相似文献   

3.
政党最初以阶级的政党的形态出现,依靠社会的政治支持,在选举中形成政党竞争的政治格局。二战后,经济社会的发展使阶级的政党遭遇危机,阶级的政党转型为包括一切人的政党。在短暂的复兴后,包括一切人的政党面临更全面深刻的危机,危机来自于党的举措,这些举措成为西方政党的卡特尔化的直接动力。政党西方卡特尔化的原因在于,包括一切人的党无法协调党内、党与社会和竞争的政党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信仰”之我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信仰"的产生与衰落的内在必然性,进一步探讨信仰"危机"问题。  相似文献   

5.
西方政党变革及其对中国政党制度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方政党为适应社会发展带来的挑战和危机做出了不少适应性变革和调整,处于剧烈的社会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生的显著而深刻的变化也要求中国政党制度做出相契合的回应.政党政治作为人类政治文明的重要成果,具有一定的共同规律,西方政党进行的探索、改革,对于中国政党制度的发展、完善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6.
互联网作为当代社会应用最广泛、发展最迅速的尖端科技之一,不仅是重要的信息媒介,更是一种重要的政治资源。一些政党甚至宣称要把自己建设成"网络党"。在论述西方发达国家网络党的产生原因与归纳西方政党对网站的建设和利用特点的基础上,挖掘出它对我国党建工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网络信息技术催生了网络党建的产生,影响着政治发展及政党政治的运行。网络党建充分整合了网络的技术优势和政党的组织优势,为政党建设及活动开展提供新的思维和技术。西欧发达国家政党较早运用互联网技术,对于网络党建的实践和经验丰富,善于利用互联网开展政党活动、服务政党竞选、优化政党治理、塑造政党形象。在全球信息化及政党现代化的背景下,研究西欧政党网络党建的举措、经验、教训与启示,兼具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2009年大选中,保加利亚社会党以绝对劣势丧失执政地位,再次沦为在野党。保加利亚社会党的失败是由体制遗留下来的矛盾长期得不到解决、社会党自身的分裂、国际金融危机和新民粹主义在保加利亚的快速崛起等多种因素造成的。在保加利亚,传统的左右翼政党在此次选举中衰落,从而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保加利亚的政治格局。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入风险社会,各种公共危机事件频发,对人类社会和谐发展带来了巨大挑战。日本作为现代型的发达国家,建立了比较完善的公共危机治理体制,积累了许多危机治理经验。有效分析和总结日本治理公共危机的体制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公共危机治理水平,最大限度地减少财产和生命损失,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志愿者组织、志愿精神与政党领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志愿者组织与志愿精神源远流长,而跨越国界的志愿者组织与志愿精神却是在20世纪尤其是一战结束以后出现的。志愿者组织的大规模兴起与政党衰落紧密联系,政党的功能受到了志愿者组织的挑战,现代政党必须大胆地汲取志愿精神才能使政党发展有更加广阔的空间,这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1.
朱锋 《外交评论》2006,49(2):23-30
中国适时的外交斡旋促成了朝核问题六方会谈机制.中国主导的外交斡旋创造性地发展了多边谈判的性质和内涵,并在兼顾短期与长远利益、原则性的核不扩散机制与现实的安全需求的基础上避免了冲突升级.从认知差异、斡旋目标和依托的资源对比看,六方会谈机制内的外交斡旋又是极富挑战性的难题.  相似文献   

12.
在全球化环境下,除了国家、正在争取独立的民族以及国家间的国际组织,越来越多的私人主体直接参与到超国家行政关系中来,成为全球行政法的主体。"全球行政法"被定义为包括那些促进或以其他方式影响全球行政机构问责性,特别是确保其达到透明度、参与性、合理决策和合法性方面的充分标准以及对其形成的规则和决定提供有效审查的机制、原则、惯例和支持性的社会认同。从全球行政法形成的三个阶段可以清晰看出,传统二元性法律理论与全球行政法发展之间的联系,进而明晰私人主体是如何一步步迈向全球行政法,成为全球行政法主体。在当前的环境下,私人主体参与全球行政法也面临一些困境,需要逐步解决。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忧患意识经过了三次历史性的跨越,第一次跨越是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前途和命运的忧患意识,第二次跨越是江泽民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的忧患意识,第三次跨越是胡锦涛要求全党进一步增强忧患意识。回顾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的忧患意识的发展历程,比较系统总结这30年党的忧患意识的传承经验,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传统国际商事仲裁理论认为,国际商事仲裁裁决一旦被仲裁地国法院撤销便丧失效力,无法获得相关执行国的承认与执行。然而,晚近以来,美国在已撤销的国际商事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上的做法发生了变化,开始根据个案灵活决定是否予以承认与执行,在充分尊重当事人仲裁协议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当事人的利益。我国相关法律关于已撤销国际商事仲裁裁决问题的规定过于僵硬,不利于法院灵活作出符合我国当事人利益和尊重当事人仲裁协议的决定,因此,应在结合国情的基础上,合理借鉴美国的做法,完善相关立法和实践。  相似文献   

15.
劳动合同法的颁布,打破了旧的劳资关系当事人的利益格局,而新的利益格局的形成充满了挑战。本文首先分析劳动合同法的出台背景;其次,探讨劳动合同法实施的积极意义、带给企业的冲击及由此引发的企业形形色色的规避行为;最后,就破解劳动合同法困境提出建议:新劳动合同法寻求把原来不平衡的劳资关系转变为劳资关系当事人认可的新的平衡,而新的劳资平衡关系形成使得新劳动合同法的实施陷入了困局,金融危机下,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应该更加重视兼顾劳资双方的利益,而国家在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中必须发挥中立、权威的裁判者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从有文字历史起,人类就面临着各种各样的危机。危机管理并不是指对于危机的被动应对,而是一种包含有危机前的预测预控的主动的防患于未然,建立在此基础上的危机管理立法思路,也应该是一种主动的、积极的、全面的立法思路。危机管理立法首先需要认识“危机”,充分把握危机在不同阶段呈现出的不同特点,并给予相应的法律规制;惟如此,才能有备无患、对症下药。  相似文献   

17.
在联合国改革呼声高涨的今天,安理会能否形成海湾战争期间的合作模式意义重大。五大常任理事国应考虑各成员国的外交需求和民族利益、事先取得一致,以此提高效率。理性使用否决权将是安理会进步的标志,表明安理会有能力消除威胁和平与安全的因素、挽救深陷困苦或濒临灭绝的生命。  相似文献   

18.
现代政治生活离不开三大力量—政党、国家与社会,政党作为整合的主体,是国家与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承担着利益综合、利益表达与政治社会化的重要职责。在我国,整合就是要发挥中国共产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党的政治建设是其对自身的根本性整合,决定着所有整合的方向和效果并具有完整的逻辑体系。正确认识、深入探究该体系,有利于把我们党锻造成为政治坚定、组织稳固、能力过硬的现代化执政党,从而以政党治理促进国家治理,以自我革命推动社会革命,在政党、国家与社会的良性互动中实现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和伟大梦想的协调统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