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先生是北京市朝阳路上一家饰品店的店主,他经营饰品店已经有五个年头了。刘先生说,当初有朋友劝他,北京有那么多繁华商业区,大大小小的饰品店数不胜数,投资进来很可能血本无归。但刘先生  相似文献   

2.
一次,有个朋友送我两张故宫午门广场的演唱会门票,告诉我是VIP,我很兴奋地带着母亲去了,自认为很有面子,但是我的位置其实离舞台很远很远,只能从大屏幕上看看。我抱怨说这是哪门子VIP,位置太差,朋友说那些更好的位置叫做VVIP。  相似文献   

3.
任哥     
任哥来了,他坐在饭厅的一个角落,将帽子摘下放在桌上,对我喊道:“老三,来碗面。”任哥在税局工作,单位距此不远,但他离家却有几十里地,几乎天天来我这小饭馆用餐,吃的总是很简单的面食。他和我关系很铁,我从烹调技校毕业后,办这所饭馆也是他帮我借钱找的门面。...  相似文献   

4.
为生活化妆     
王纯 《党课》2014,(14):86-87
朋友兰馨是个非常有生活情趣的人,她出门总会为自己化个淡妆,以最好的姿态面对别人。兰馨虽然不是很漂亮,但给人的感觉特别舒服,在朋友们中也很受欢迎。大家问她如何能把生活经营得如此雅致,她淡淡一笑说,我们爱美,所以为自己化妆;爱生活,所以也要为生活化妆。  相似文献   

5.
近日在一农民朋友家里闲聊,听说了这么一番话,引起了笔者的深思。这位农民朋友说:“现在有些党员干部.命金贵得很.下乡自带高级茶杯,有的还盛满了用人参或保健药品泡的茶水.不愿、不敢喝我们的茶水,无非是嫌我们不卫生,怕被我们传染上病。对这样的党员干部.我就是有实话、心里话也不愿、不敢跟他们说。”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晚年很希望听到人民群众的真实声音.他要求身边的警卫人员多下去搞调查研究,把真实的情况反映上来。他说:“我不放心啊。他们许多事瞒着我。我出去到哪里,他们都能有准备,尽让我看好看的。”因此,他很珍惜倾听来自基层群众反映的情况。  相似文献   

7.
耻辱之戒     
孙亮 《学习导报》2012,(6):61-61
朋友在加拿大留学,前不久,他的一个工程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大奖,于是,邀我去加拿大参加庆祝晚宴。晚宴上,我惊奇地发现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嘉宾左手上,竟都戴着一枚奇怪的不锈钢戒指。 面对我的疑问,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8.
耻辱之戒     
朋友在加拿大留学,前不久,他的一个工程设计方案获得了国际大奖,于是,邀我去加拿大参加庆祝晚宴。晚宴上,我惊奇地发现包括朋友在内的很多嘉宾左手上,竟都戴着一枚奇怪的不锈钢戒指。 面对我的疑问,朋友说:“我给你讲个故事吧。” 在加拿大,有一所大学,久负盛名,在国际上也是声名远播。  相似文献   

9.
在一些腐败大案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腐败分子对自己的受贿有多种理由的辩解。这些辩解听起来好象很合乎情理,仔细分析,就经不起推敲了。辩解之一,给行贿人面子,不好意思拒绝。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在交待问题时说,给我送礼金的人大多是熟人,老部下,多年的好朋友,我为他们办了点事情,他们纯粹是为了感谢我才送的。如果我把人家撵出去,或者不收,太不给面子了,那样我的朋友不是越来越少吗?可是他没有想到,靠金钱结交的朋友怎么会是真正的朋友?当他的犯罪事实暴露以后,多数证人出来作证,这说明他们当初送钱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因…  相似文献   

10.
有一次,鲁迅和一位朋友在上海的街头散步,他们的身后总跟着一个探头深脑的家伙,从穿着打扮上来看,像个官商富豪家的子弟,但他的行动可疑、鬼鬼祟祟。  相似文献   

11.
爱心助学记     
<正>6月10日,一个从未在微信和我联系过的朋友发来一条微信,说他通过朋友圈看到了我所在村5个住校孩子的情况,很受触动,想约几个朋友看看他们,表达一份心意。这个朋友来自沈阳隆辉酒店管理有限公司,名叫么奇男。我把此前制作好的"住校学生情况统计表"传给了他,里面有孩子的学习情况、家庭状况。看完后,么奇男表示,会和朋友给每个孩子提供1000元助学金。对我而言,这是一份惊喜,让我内心霎时充满了温暖的力量。  相似文献   

12.
任永恒 《奋斗》2009,(5):64-64
有个乡村的朋友。 认识他的时候是在姥姥家的后窗。暑假,妈妈把我送上车的时候,叮嘱我:“乡下的孩子野,别惹他们。”于是我变得很乖,半倚在炕沿上,拨拉着晒太阳的猫。乡村的后窗大多是上下开启的,那天上午见一只小手掀开窗,探出一个光头来:“你,出来!”我害怕,如见到今天黑社会的打手。  相似文献   

13.
家有高字     
奥秘 《党风与廉政》2002,(12):37-38
人说“家有卫字,一生不穷。”我说,家有高字,则更令人有一种远离尘嚣、宁静旷远之感。一日,与朋友专程到建群家拜访,各求得高兄的一幅墨宝。他给朋友写了“香草美人,金石文章”,给我的是:“立脚怕随流水转,高怀犹有故人知。”我专为这幅书法做了框,把它挂在客厅显眼的地方,每有闲暇,我便朝夕揣摩,多数时候是一笔一画地看,细细琢磨其神韵。一位朋友到我家来,见到此作,赞赏之后带着试探的口气对我说,高建群的字好不好求?我说,建群十分平易近人,他的兄弟朋友很多,凡是去他家的人,不论身份高低,他都同样热情对待。朋友若…  相似文献   

14.
在我们班上,我与孩子之间没有距离。在每天的工作中,我和孩子们交往很自然,像一家人。我是他们的老师,更是他们的大姐姐。经常有家长跟我说:“我的孩子回家后,总是滔滔不绝地说汤老师怎么怎么好……”我和朋友聊天时,也不由自主地说班上的孩子怎么怎么可  相似文献   

15.
有一个品位大姐,总喜欢用“纯正”这个词向别人作推荐:试一试这种红酒,很纯正的法国味;试一试这个牌子的衣服,很纯正的英伦味;试一试这家饭馆的牛排,很纯正的美国味。而别人吹捧她“国际化”的时候,她又很诧异地说,Really?我是很纯正的中国人啊。  相似文献   

16.
阅读应当被看作是人类的一个文明的行为。也可以说,人类的文明与阅读是密不可分的。阅读使人类走出了蛮荒.阅读使人类有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阅读史与文明史几乎就是同样的历史。我一直认为一个人最迷人的、最值得赞美的、也是最经得起审美的一个姿态,是阅读的姿态。不论是你坐在桌子跟前,还是说很休闲的时候躺在床上,甚至是坐在厕所里,我都以为是人世间最优雅的一个姿态。那么,这个姿态在一个人的童年、少年时代我想他就应该有的。我们常常说,这个人有书卷气,我们在给这个人做这样一个评价的时候,实际上是在说这个人是世界上最有质量的人。书卷气哪里来?书卷气就是通过长期的阅读慢慢形成的。它从人的灵魂与骨头、从人的眼底无声无息地散发出来。我在北大讲过这样一个事情,我说.如果有一些人不阅读.造物主造出的这个人质量其实是很差的。我见过许多先生.这些先生我对他们很崇敬,但是有时候我暗暗地一想,这个人如果不读书,他将会怎么样?他们长得很丑,长得很不好看,唉,就是通过阅读。这个时候他产生了一种气质。这个气质我认为是人世间最美丽的东西。这时我发现我面前站着的那个个子矮小的先生,是世界上最伟岸的人。  相似文献   

17.
郭庆晨 《党课》2014,(7):80-81
徐勉是南北朝时的官员,南朝梁武帝时,曾任宣慰将军、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等要职。他虽然官位显赫,却无心经营产业,所以家中没有什么积蓄。所得的薪俸实物,他都分送给亲族中穷困贫苦的人家。他的弟子和朋友们曾善意地劝导他,为家人和后代着想,置办点产业。徐勉回答说:“别人给子孙留下的是财物,我给子孙留下的是清白。子孙们如果能成才,那么他们自己会创造财富;如果他们没有一点本领,即使留给他们一大笔财产,最后那些财产总归还是别人的。”  相似文献   

18.
学会忘记     
一天晚上,我去看望一位遭人诬陷的朋友,吃饭时,朋友接了个电话,我听出来是有人要告诉朋友诬陷他的人是谁,朋友说你千万别告诉我,我不想知道。我有些诧异,朋友解释说,知道了又怎么样?有些事不需要知道,有些事需要忘记。我很赞赏朋友的豁达。人生  相似文献   

19.
不同人待客的态度让我记忆犹新,他们的命运差别真的很大。就像王石、柳传志,他们很谦虚、也很真诚,而且也很直截了当地讨论一些问题,反应也快!当时我们六个人去找王石,被他留在办公室,讨论了一下午;柳传志更谦虚,说你别来,我带着团队上你那儿,让我们感动。  相似文献   

20.
正义与醋意     
最近,听朋友讲起这样一件事情。他有一次到一个县去采访,同车的一位干部谈起当今社会上的不正之风义愤填膺,慷慨激昂,骂腐败一针见血,讽贪官毫不留情。他觉得这人很有正义感。后来到了县上,当地的领导对他自然是一番热情接待。回来的路上,这位干部不再骂腐败了,不停地感叹当地领导热情周到,下次还要来。这时候,我的朋友才恍然大悟,那位干部并非有正义感,而是对腐败心怀醋意,所有鞭笞时弊的表白都是醋意大发的结果。其实,生活中这类对腐败分子充满醋意的人并非个别,他们嘴上骂腐败分子,可心里巴不得自己也能腐败一次。他们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