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台湾"五都"选举结果于11月27日晚上揭晓。国民党拿下了台北市、新北市和台中市三席,民进党则赢了台南市和高雄市两席。就所获席位而言,国民党似乎略占上风,但就得票数和得票率而言,国民党获票3,369,052占44.54%;民进党获票3,772,373占49.87%,民进党得票数比国民党多出40余万票,得票率比国民党高出5.33%。  相似文献   

2.
宁馨 《统一论坛》2014,(6):35-37
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国民党在地方性选举中吞下前所未有的败绩,民进党执政县市大幅增长,执政版图从原来的南部大举突破,纵贯全台。此次选举被外界视为2016年大选和立法机构选举的前哨战,其结果将对岛内政局产生重大复杂的影响。选举结果出人意料此次是台湾首次举行囊括所有地方基层公职人员的选举,其中县市长选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3.
金奕 《两岸关系》2010,(4):24-25
2月27日四席民意代表补选结束,国民党遭遇执政后选举四连败,引发岛内外舆论对马当局的一片看衰之声,甚至认为马英九可能无法代表国民党参选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虽然国民党的士气及"马金体制"再受打击,但持平而论,影响国民党选举的一系列不利因素实际上正在得到改善,未来马当局面临的执政形势将逐渐好转。  相似文献   

4.
金奕 《两岸关系》2010,(12):16-17
<正>对于此次国民党"五都"选举结果,多数评论予以消极评价,甚至忧心国民党在2012年会丢失政权。笔者认为,此一选举结果对国民党而言应为小胜,而2012年仍将出现蓝绿基本盘对决的情况,国民党很可能将继续掌握执政权。  相似文献   

5.
陈斌华 《台声》2014,(10):62-62
从县市长到村里长、从县市议员到乡镇市民代表、19761人参选、竞逐11130个职位,定于今年11月29日投票的"九合一"选举覆盖面之广、类别之繁杂、参选人数之多,堪称台湾选举史上最大规模的选举。其结果不仅将引发岛内地方公职"大搬风",更攸关国民党、民进党两大主要政党的势力消长,是不折不扣的下届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前哨战"。  相似文献   

6.
选举是台湾政治舞台上长期不变的主题,一场选举的结束意味着另一场选举的开始。五都市长选举落幕以后,台湾社会随即转入了下一场的大型选举,其中包括"立委"选举和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尤其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关系到台湾地区的政权更替,更是岛内主要政治势力和主要政治人物角逐的主战场。不仅国民党和民进党内围绕着提名问题展开了明争暗斗,而且其他一些政治势力也跃跃欲试,企图在2012蓝绿大战的政治舞台中谋取最大的政治利益。  相似文献   

7.
《台声》2018,(23)
正11月24日晚,台湾的"九合一"选举以民进党惨败、国民党狂胜宣告落幕。至于导致这一结果的原因,各界自有不同解读,但笔者认为,追根溯源,这次选举结果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道路的胜利。回首往事,自2014年"九合一"选举、2016年"大选"、下野后被民进党清算,国民党一路都疲于应付,只能任人宰割,毫无还手之力,最后甚至连喊痛的力气都没有了。至于此次"九合一"选举,当初根本鲜有人想过  相似文献   

8.
<正>11月27日,台湾即将举办改制后的第一次五都市长、市议员和里长选举。由于五都人口占据台湾地区总人口的近60%,五都市长选举被认为是选民对于国民党执政的中期检验,关系着国民党与民进党的政党力量分布,是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大选的前哨战,因此,国民党和民进党均全力以赴,不敢稍有松懈。当然,五都选举也引起海内外各界的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9.
选举结果对2012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及对两岸关系的影响则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重中之重。今年11月27日,台湾将举行"五都"(即所谓台"行政院"直辖的五个城市:新北、台北、台中、台南、高雄)“三合一”选举。  相似文献   

10.
距台湾"总统"大选还有一年多时间,但岛内的执政、在野两大党已开始为此布局预热。台湾是选举政治,每一年都是热闹纷呈的选举年。2009年有县市长、县市议员、乡镇长"三合一"选举,2010年是"五都"选举,  相似文献   

11.
<正>2022年台湾地区“九合一”选举,经过国民党、民进党以及民众党等其他政党的激烈角逐,终于落下帷幕。此次“九合一”选举不仅是蔡英文第二任期的期中考,也是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的前哨战,更是关系到岛内能否形成国民党、民进党、民众党三党鼎立新格局的潜在转折点,重要性不言而喻。选举结果,国民党获得大胜,民众党在地方选  相似文献   

12.
1994年12月3日,台湾首次“省长”和台北、高雄“市长”大选落下了帷幕。选举结果展示出的台朝野各党内部整合实力消长、政治诉求调整、策略运用得失,对未来岛内政局走向将产生重大影响。 一、选举结果,朝野三党各有胜负 从此次选举结果看,台湾朝野三大党在此次选战中互有胜负。国民党保住了“省长”及高雄“市长”,却使台北“市长”及“议员”选战遭到重挫。国民党不愿但也必须面对这样的现实:由国民党垄断一切政治经济资源的时代到此宣告终结。国民党主席李登辉对选举结果没有明确表示看法;而国民党党务干部上至秘书长许水德下到  相似文献   

13.
《台声》2017,(9)
<正>国民党主席选举形成6人竞逐态势。虽说党主席从"烫手山芋"忽然成了"香饽饽",引来那么多人争抢是好事,但在国民党支持者看来,这场选举从一开始就有人充斥着政治算计、蓄意攻讦,加上绿营、绿媒的见缝插针、挑拨离间,他们因此担心选举结果产生之时,也是国民党再次分裂之始,国民党前路吉凶未卜。国民党主席选举负面新闻不断传出,对亟欲奋起的国民党造成重创。按照选举办法,新  相似文献   

14.
吴师 《两岸关系》2015,(1):39-40
<正>2014年11月29日,台湾"九合一"选举结果出炉,22个县市长中,国民党获6席,民进党获13席,无党籍获3席,蓝绿政治版图呈现逆转之势。针对选举结果对岛内社会形态和政局走向的影响,台湾学者表达了不同观点和见解。国民党应加速改革台湾历史学者武之璋认为,2008年马英九上台后,大家都寄望马拨乱反正,把台湾带向一个正常社会。没想到  相似文献   

15.
《台声》2018,(23)
正据媒体报道,台湾地区11月24日举行"九合一"地方公职人员选举,国民党在选举中大获全胜,斩获15个县市长席位。而选举过后,不少当选人都高喊要坚持"九二共识",更直接表明,蔡英文当局不与大陆交流,我们地方政府积极交流。在此次选举中,国民党从民进党手中直接夺取7席。国民党韩国瑜更是在高雄选战中胜出,打破民进党在高雄连续20年"执政"的神话。韩国瑜在受访时表示,"九二  相似文献   

16.
在2002年底台北、高雄两市市长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籍马英九和民进党籍谢长廷连任台北市长和高雄市长 ;在议员选举中 ,国民党在台北获胜 ,民进党在高雄获胜。从选举结果看 ,台湾原有的政治格局没有被打破 ,但民意走向却有很大的变动。这种变动影响到各党派对选举结果的评估 ,评估的结果必将影响到各党派的未来各项政策 ,直接关系到2004年的“总统”大选。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11月国民党"九合一"选举遭遇挫败后,外界都在观察,国民党能否痛定思痛,展现团结拼搏的气势,拿出令人耳目一新的成绩,勇于应对2016年1月台湾地区领导人和民意代表两项选举。但出乎意料的是,当民进党在农历年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推出蔡英文参加"大选"后,国民党却在参选人提名等问题上显得一波三折,令外界跌破眼镜。国民党人选难产相较于民进党派系协调、参选人提名的顺畅进程,国民党显得十分尴尬。台湾舆论认为,国民党迟迟未能推出  相似文献   

18.
国民党“改造运动”前景评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0年台湾“总统”选举中国民党候选人崩盘式的失败和丧失政权,是国民党改造的起因。国民党改造的最终目标是在四年后重新夺回执政地位。“黑金政治”、“威权体制”、“隐性台独”是国民党沉疴日久的积重;“政治资源”流失、党内派系分裂和政治版图重组使国民党进一步面临失重。国民党改造的这种结构性矛盾使其再出发路程异常艰难。改造绩效取决于未来四年三大选举的结果和国民党对台湾新政治生态的应变。  相似文献   

19.
2022年岛内“九合一”选举结果是台湾民意的反映。岛内县市执政的优势提振了国民党的信心,强化了国民党对民进党的制衡能力。胜选给国民党带来了新的希望,但是面对2024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国民党依然困难重重。国民党中央与基层实力派的矛盾造成了党内冲突,蓝白合作是国民党必须面对的政治现实,是否坚持“九二共识”是国民党两岸政策的最大挑战。  相似文献   

20.
已经过去的2014年,"九合一"选举成为台湾政局主线。选前,蓝绿围绕选举提前布局、争夺激烈。由于马英九当局内部整合不力、施政不佳,而民进党趁势强力掣肘,使得马英九当局深陷困境不能自拔。最终,选举结果以国民党惨败、民进党大胜告终。由此,宣告国民党告别马英九时代,进入权力重新盘整期;而民进党则实现世代更替,全面进入蔡英文时代,但两岸政策调整止步不前、"台独"声音再次抬头。一、"九合一"选举国民党史上最大惨败,民进党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