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尘土,水印足迹的化学显现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尘土足迹和水印足迹印痕中的物质成分与承受体成分之间的差异,选用BPB、BPG指示剂作为足迹显现剂,足迹印痕部位的尘土显现兰色,而背景颜色为黄色或淡兰色,从而可以得到对比度较好的尘土足迹和水印足迹,有利于拍照固定。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荧光桃红工作液显现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技术;方法:荧光桃红溶解于酒精形成显现工作液,喷涂在遗留常见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部位;结果:经荧光桃红酒精工作液处理后,常见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产生强烈的亮红色。与传统的潜血显现试剂四甲基联苯胺比较,荧光桃红酒精溶液显现出的潜血印痕花纹更为反差明显,特征突出,且能够有效显现四甲基联苯胺处理后的潜血足迹;结论:荧光桃红酒精工作液能够有效显现出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且能够作为四甲基联苯胺的后增强试剂,若得到推广应用,将能够有效提高犯罪现场上潜血印痕的发现率、提取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3.
轮胎印痕在汽车交通事故现场的出现率、应用率日趋增多。汽车轮胎痕迹在行驶中产生,又会在行驶中变化,但鉴定价值是可靠的。鉴定人员利用汽车轮胎胎面部机械性损伤与磨损细小特征、汽车轮胎胎面花纹痕迹种类特征、车辆轮胎痕迹中测量轮距、轴距和轮胎胎肩部或胎侧部附着物痕迹这四个方面能确定肇事车辆种类。  相似文献   

4.
文章探讨了侦破盗窃案件过程中如何寻找、确定现场车辆痕迹,需要测量、提取的车辆痕迹种类以及在侦破盗窃案件中对车辆轮胎印痕、车体痕迹,整体分离物痕迹、微量物证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5.
荧光桃红显现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跃  王伟 《警察技术》2014,(1):37-38
目的:研究荧光桃红工作液显现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技术;方法:荧光桃红溶解于酒精形成显现工作液,喷涂在遗留常见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部位;结果:经荧光桃红酒精工作液处理后,常见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产生强烈的亮红色。与传统的潜血显现试剂四甲基联苯胺比较,荧光桃红酒精溶液显现出的潜血印痕花纹更为反差明显,特征突出,且能够有效显现四甲基联苯胺处理后的潜血足迹;结论:荧光桃红酒精工作液能够有效显现出非渗透表面潜血足迹,且能够作为四甲基联苯胺的后增强试剂,若得到推广应用,将能够有效提高犯罪现场上潜血印痕的发现率、提取率和利用率。  相似文献   

6.
简述各种轮胎的分类,每种轮胎胎面花纹的种类、形态、作用。运用痕迹检验技术对花纹印痕的细节特征进行测量、分析。用来认定交通事故中的肇事嫌疑车辆。该方法为交通事故处理提供科学、有力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和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的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技术人员在应用痕迹检验技术勘验和检验交通肇事案件时,往往只考虑到特殊痕迹检验中整体分离痕迹和轮胎印痕来认定肇事车辆,对于其他痕迹在确定案件的性质,侦查方向有着特殊作用却少有所知。本文通过一系列具体的交通肇事案件,说明整个痕迹检验技术在交通肇事案件现场中有着广泛应用,对交通肇事案件的侦破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交通事故现场常会留下肇事车辆的痕迹,如轮胎印痕、油漆碎片、汽车零件、挡风玻璃碎片,油渍等,这些痕迹对于确定案件性质有很大的帮助。在某些特殊的交通事故中,现场没有留下肇事车辆的任何痕迹,往往需要对死者损伤的成伤机制进行分析,才能准确判断案件性质。  相似文献   

11.
对戴手套作案现场的勘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事犯罪案件现场存储了大量有价值的信息,但是对戴手套作案的现场,会因为犯罪嫌疑人戴手套而使指纹等大量的痕迹物证隐匿起来,从而影响刑事技术人员对现场的勘验。捕捉、提取、分析和利用这些隐匿的信息,对侦查破案和起诉犯罪嫌疑人至关重要。在现场勘查时,应把常规痕迹与微量物证、有形的痕迹物证与无形的现象并举勘验;另外,还要注意尽力寻找指印。  相似文献   

12.
地面轮胎拖印与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面轮胎拖印是车辆发生事故时,在地面上留下的痕迹。它对道路交通事故现场再现,进而对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进行责任认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相关案例,根据一定的计算方法,对此进行了相关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3.
识别指纹微观的形态特征,需要借助放大、显微等技术手段对指纹进行观察。手工描绘放大法是用手工方法将观察到的实物指纹,用铅笔在纸上做一个3倍~5倍的放大图像;比例尺放大法是利用等边三角形等比放大原理,对指纹进行等比放大;胶片放大法是利用照相技术将指纹在胶片上反映出来,是一种固定和提取现场指纹最有效的方法;指纹自动识别系统放大法是通过计算机模糊比较的方法,将两个指纹的模板进行比较,计算出它们的相似程度,最终得到放大的指纹。  相似文献   

14.
论犯罪心理痕迹的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犯罪心理痕迹是指犯罪行为作用于犯罪现场空间而引起的一切能揭示犯罪心理的现象和状态。利用犯罪心理痕迹揭示犯罪心理符合心理学原理。犯罪心理痕迹概念的引入 ,丰富了侦查科学的内涵 ,使现场勘查所涉及的客体更加丰满 ,也为侦查人员揭露、证实犯罪增添了重要依据。利用犯罪心理痕迹可以扩大犯罪信息来源 ,有利于识别犯罪伪装 ,可以促进物质痕迹和意识痕迹的收集 ,提升物质痕迹与意识痕迹的利用价值 ,犯罪心理痕迹还是分析研究犯罪分子心理活动、现场情境和案情的重要依据。犯罪心理痕迹的收集 ,通常是在收集整理犯罪各种痕迹的基础上 ,对各种痕迹、各种现象状态以及其相互关系的观察、分析、记录而实现。犯罪心理痕迹的利用 ,是逆向地从犯罪人行为活动所遗留的心理痕迹入手分析案情、刻画罪犯、追溯犯罪人的过程。  相似文献   

15.
激光雕刻印章是当代科技集激光技术、计算机技术、数控技术、电子技术等为一体的刻印技术,已广泛应用于社会。激光雕刻印章印文真伪鉴定成为文检员面临的新课题。本文从激光雕刻印章的原理及程序、印章印文的特点、印章印文的检验方法、鉴定时可使用的特征、形成非本质差异的原因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研究。  相似文献   

16.
2020年5月5日,驻美国大使崔天凯在《华盛顿邮报》网站发表题为《指责游戏该结束了》的署名文章(5月6日刊登于该报纸质版)。全文译文如下:今年一月以来,中国为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打了一场硬仗,进展有目共睹。在史无前例的抗疫斗争中.  相似文献   

17.
检验现场变形手印,必须研究其形成的原因及其变化规律,对其细节特征“差异”进行“校正”,恢复其本来面目,以利拓宽手印检验的范围。  相似文献   

18.
通过回顾国内、国外图书馆立法的历史与现状,可见我国图书馆法制建设已落后一些发达国家很长一段距离.因而制定一部统一的图书馆法已到了刻不容缓的关键时刻;它是保障图书馆建设和发展,保证科教兴国战略国策实现的重要条件.笔者就该法的制定提出了立法原则和构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