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钊作俊 《法学杂志》2001,22(1):57-58
自1976年恢复死刑以来,美国1999年的死刑执行创下了二十余年来的历史新高,达98人之多,较之1998年的68人增加了44%。同时,被判处死刑而又无罪释放的有8人———这一数字也在增加,从而使无罪开释的死刑犯人数自1973年以来已升至84人。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伊丽诺伊斯州的阿瑟尼·波特(AnthonyPorter),他的“同案犯”由于供认罪行已被执行死刑,而按照预定的日期,他在几个小时以后也将要被执行死刑,但却被无罪释放。从死刑执行的州别来看,德克萨斯州执行死刑的人数仍然最多,为35人;其次是弗吉尼亚州14人,两州的死刑执行共49人,占1999年…  相似文献   

2.
<正> 1984年,美国一家法院在肯顿诉格里逊案中(一个可处死刑的案件),拒绝持废除死刑观点的人参加陪审团,提出了"死刑资格陪审"的问题。认为只有不强烈反对死刑的人,才有资格参加可处死刑案的陪审。法院采取这一行动的根据,是一九六八年威勒斯布恩诉伊里诺斯州案中美国最高法院的裁决,该裁决认为:在一个可处死刑的案件中,如果陪审员不愿意考虑州法律规定的所有刑  相似文献   

3.
<正> 美国最高法院以多数票驳回了下级法院关于缓期执行死刑的判决,终于在上星期使被宣判有罪的杀人犯弗兰克·J·科波拉走上电椅,成了弗吉尼亚州在近二十年中第一个被处以死刑的人。在一些法律专家看来,围绕着科波拉被处死的情况(他是1967年以来美国第五个被  相似文献   

4.
2000年,是中国司法向腐败重拳出击的一年,是中国司法深化改革的一年,也是中国司法加大执法力度的一年。这年3月8日,胡长清被处决;5月,“陕西第一贪”周长青和“甘肃第一贪”徐光明被判处死刑;9月14日,成克杰被执行死刑,成为建国以来被处决的职位  相似文献   

5.
据媒体报道,北京市高级法院严格适用法律,对可杀可不杀的坚决不杀,对重要证据存有疑点的死刑案件,即使是社会影响大,也留有余地,不判死刑。从2001年4月至2003年3月的全国统一“严打”期间,全市共有35名一审被判处死刑的案犯被高级法院改判为死缓。报道说,在此期间,北京市各级法院不搞公判大会、不将犯罪分子挂牌示众、不集中执行死刑、不组织群众观刑、不让刑车队鸣笛招摇过市。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笔者无法得知过去一年里全北京市处决犯人的数目,因此无法确知35名被改判的罪犯在全市死刑犯中所占的比例。但无论如何,35条人命绝对不是一个小…  相似文献   

6.
周苇  张斌校 《证据科学》2011,19(6):702-730
近年来死刑误判案件的披露引起了人们对如何减少此类错误的重新关注。因此,建议提高死刑案件中陪审团成员对被告人罪行确定性的研究者们一致呼吁适用高于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本文在第二部分列举了一些当前论证死刑案件中可以适用排除合理怀疑证明标准的理论.并说明这些理论是否能证明死刑案件的定罪阶段和量刑阶均应适用更高证明标准。但因为死刑案件仍相对较少.所以误判死刑案件对正当性造成的整体损害小于每年误判数以千计的非死刑案件造成的损害:2002年仅有159人被判处死刑,但2000年有近925000名成年人在州法院被判处重罪,其中45000人在审判中被定罪(其余为自己认罪)。如果在死刑案件中要求真正的绝对确定性.那么可能会因为没有陪审团成员能真正声称自己有“绝对的确定性”而导致无人会被判处死刑。  相似文献   

7.
死刑犯和可能被处死刑者权利保护要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萍  姜福先 《山东审判》2004,20(5):40-42
近年来我国作为《公民权利与政治权利国际公约》 的签约国,在有关死刑方面作了积极的努力,但仍存在 不少问题。我们认为,应当进一步完善相关的法律制 度,赋予被处死刑和可能被处死刑的犯罪嫌疑人、被告 人必要的权利,确保死刑这一刑罚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以加快我国正式加入此公约的进程。 一、申请对其人身进行刑讯伤情检查、鉴定和在法 庭上展示刑讯伤情权 为了杜绝刑讯逼供、体罚、虐待等违法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8.
《政府法制》2011,(24):9-9
欧洲作为废处死刑的标杆,率先实现了公正 欧洲引领了废除死刑的风气之先,且是目前废除死刑的主要实施地。之所以能做到这样,是因为欧洲先做到了社会公正。试想,如果你事事不被亏欠,那么偶尔被亏欠一次,自然更容易有摆摆手让它过去的肚量。反之,  相似文献   

9.
死刑案件和其他普通刑事案件一样,发生错案的可能性始终是存在的。有人统计美国在1977年至2000年间,共有6208人因被判处死刑投入监狱。其中2312人通过上诉法院的判决、复审或减刑摆脱了死刑。还有人统计,自1973年至1975年,美国每执行7至8名死刑犯,就有一名无辜者:自1973年至2002年1月第一个周,全美有99名死刑犯被证明是无辜的。  相似文献   

10.
<正> 1984年,美国马里兰州青年特姆伯尔因犯有强奸杀人罪被判处死刑。他在绑架强奸一名妇女后,用棒球棒将其打死,并割开其喉咙。作案时,特姆伯尔差四个月不满十八周岁,他依据宪法修正案第八条提出上诉,认为对一个未成年人适用死刑,构成了"残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当代资本主义国家废除死刑的呼声越来越高之时,美国对未成年人(指不满18岁的人)判处和执行死刑的问题不能不引起全世界人民的不断注意。一、美国未成年人死刑的历史在美国历史上,第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未成年人是托马斯·格兰杰。他于1647年在普利茅斯城因犯有兽行罪而被执行死刑,时年16岁。最近一个被执行死刑的是杰伊·凯利·平克顿,时  相似文献   

12.
美国自1976年恢复死刑以来,直至2005年年底,全国实际执行死刑的人数才达到1000人,死刑人数从0到1000,美国整整用了29年的时间,其死刑人数之所以比较少,主要得益于其在死刑适用对象、适用程序、救济程序、执行制度等方面比较完善的慎用、少用、限制死刑的法律制度以及比较丰富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美国的死刑制度,对于精密构建我国的死刑制度无疑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一、司法界的态度及现状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已经明确宣布:按照宪法,死刑是对某些犯罪分子的有效惩处。公众也大都赞成适用死刑,认为对某些重罪处死刑是适当的。1970年的联邦《犯罪法》对某些重罪规定了适用死刑的条款。宪法第5修正案部分规定:“除非大陪审团对犯罪事实提出控告,否则,任何人不应得到死刑罪或其它重罪的惩罚;未经法定程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8,(7):51-51
问:听说在执行死刑前,只要死刑犯举报他人犯罪就可以停止执行死刑。我朋友朱某因故意杀人被判处死刑,他举报别人犯罪,司法机关也查证属实了,但他最近仍被执行了死刑。请问:这样处理是否违法?  相似文献   

15.
一、我国历史上的死刑复核关于死刑,最早有成文记载的在商朝,“与其杀不辜,宁失不经。”即宁可有失常规,也不能妄杀无罪之人。三国时期魏明帝规定,应处死刑而“有乞恩者,使与奏。”北魏设立了全面的死刑奏报制,将判  相似文献   

16.
我不知道人间有多少冤案可以重翻,有多少冤情还会重演:18年前湖南麻阳发生一宗碎尸案,麻阳县高村乡马兰村村民滕兴善被当地警方定为重点怀疑对象,两年后被判处死刑。然而,“被害人”石小荣1992年后却“复活”回到老家。在此之前,1998年6月荆门市中级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余祥林死刑,  相似文献   

17.
明辉 《政府法制》2011,(30):14-16
前不久,李昌奎再审被改判死刑,由来已久的死刑存废之争又在个案上被点燃。在大洋彼岸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在1972年福尔曼案中确定死刑违宪,后又在1976年格莱格等案中确定死刑合宪。半个多世纪以来,死刑案件始终困扰着美国最高法院,让大法官们不断地审视着一场又一场“国家对一个公民的战争”。  相似文献   

18.
《对巨贪该不该“慎杀”》一文分析指出我国对于“巨贪”有慎杀的倾向,该文还写到一些评论指出:“其他犯罪大多杀无赦,为何经济犯罪就要赦免了?莫非法律面前,暴徒活该处死,而贪官就该活命?”笔者认为,不对“巨贪”判处死刑而采取“慎杀”的原则是我国法治进步的体现!自贝卡里亚于1764年在其名著《论犯罪与刑罚》中首倡废除和限制死刑的主张以来,死刑存废之争已近两个半世纪之久。时至今日,死刑存废问题仍然是中国刑事法治领域的热点话题之一。随着人权观念的日益弘扬,生命权日益被视为不可剥夺的“天赋人权”。死刑之存废也日益成为衡量一个…  相似文献   

19.
案件速递     
《中国检察官》2014,(12):79-80
正刘汉刘维一审被判处死刑湖北省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刘汉、刘维等36人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以及故意杀人罪等案件一审公开宣判。判决被告人刘汉、刘维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故意杀人罪等罪,均被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共判处5人死刑、5人死刑缓期两年执行,4人无期徒刑,22人有期徒刑。咸宁市中级人民法院认为,被告人刘汉、刘维伙同他人网罗多人形成较稳定的犯罪组织,该组织人数众多,有  相似文献   

20.
夫妻因创业失败而负债累累,遂起意绑架勒索巨额钱财后移民美国,最终抢劫奔驰车、绑架致人死亡……2014年12月17日上午,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此案进行公开宣判,裁定维持广州市中级法院一审判决,祁某、谢某因犯绑架罪、抢劫罪,数罪并罚,分别被判处死刑和死刑、缓期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