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甘露糖结合凝集素(mannose binding lectin,MBL)是一种钙离子依赖的糖结合蛋白,是天然免疫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研究旨在探究牦牛MBL2基因mRNA组织表达谱及可能靶定它的miRNAs组织表达谱。本研究首先应用RT-PCR技术分析牦牛MBL2基因mRNA在牦牛肝、脾、肺、肾、后腿骨骼肌、卵巢、小肠、颌下淋巴结、大肠、肠系膜淋巴结这10种组织里的表达谱,其次使用Targetscan和miRBase软件针对可能靶定MBL2基因的miRNAs进行预测,最后利用RT-PCR技术分析可能靶定MBL2基因的miRNAs在牦牛所检测10种组织中的表达谱。试验结果显示,MBL2基因mRNA在所检测的牦牛组织中仅在肝中表达,表达水平极显著高于脾、肺、肾、后腿骨骼肌、卵巢、小肠、颌下淋巴结、大肠、肠系膜淋巴结组织(P0.01);预测到可能靶定牦牛MBL2基因的miRNAs共有37个,从中选择了8个进行组织表达谱分析,发现bta-miR-143、 bta-miR-193a、 bta-miR-345-5p、 bta-miR-2385-3p、 bta-miR-2432、 bta-miR-2285p、 bta-miR-2284t-5p、bta-miR-126-5p在各组织中均有表达,与MBL2基因的mRNA在牦牛肝中共表达。综上所述,牦牛MBL2基因可能主要由肝表达,预测筛选的8个miRNAs可能在肝中通过靶定MBL2基因发挥调节作用,但它们之间是否存在真实的靶向关系及其靶向调节的生物学效应都有待于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巴氏杆菌toxA基因的原核表达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多杀性巴氏杆菌皮肤坏死毒素(PMT)对真核细胞的致病机制,将编码PMT的tox A基因以及其N端tox N(1~1461 bp)和C端tox C(2 958~3 858 bp)分别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 ET-32a中进行蛋白表达。3个重组蛋白在大肠杆菌中均以可溶性形式表达,其分子质量大小分别为176 ku、88 ku和67 ku,均能与His单克隆抗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反应。体外细胞毒性试验和豚鼠皮肤坏死试验均表明,r PMT与天然PMT具有相同的生物学功能。此外,以原核表达蛋白r PMT-N和r PMT-C分别制备的鼠多抗为一抗,对转染表达N端和C端真核质粒的Vero细胞进行IFA和Western-blot检测。结果表明,2种蛋白特异性良好,制备的多克隆抗体免疫反应条带单一。该研究的成功开展将为后续探究PMT细胞内作用机制提供可靠的生物材料。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更有效的A型口蹄疫(FMD)表位疫苗,根据已鉴定的A型口蹄疫病毒(FMDV)主要抗原位点,结合基因序列比对分析,选择了A型FMDV流行毒株的主要抗原位点区进行表位蛋白分子的设计表达。所用表位序列包括A/QH/CHA/2013的VP2 70~81位、118~140位,VP1 G-H环131~157位、C末端188~212位,A/WH/CHA/09 VP1 43~48位、VP3 55~72位,以及非结构蛋白3A中的T细胞表位和通用性T细胞表位,构建免疫原蛋白分子命名为ANX2和ANX3,其中ANX2采用了表位序列反向串联的方式进行设计,用大肠杆菌表达免疫原基因,纯化表位蛋白免疫小鼠和猪,分析特异性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水平,并对免疫猪进行了攻毒保护试验,评价表位疫苗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ANX2、ANX3重组蛋白以包涵体表达为主,蛋白大小约为41 ku和39 ku,均能与A型FMDV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免疫小鼠和猪后都能产生抗A型FMDV特异性抗体;用表位蛋白刺激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细胞因子IFN-γ和IL-4均有明显的升高;攻毒后对猪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NX2的免疫效果略优于ANX3,证明表位序列反向串联更有利于抗原表位的展示,从而增强其免疫效果。本研究为A型FMDV表位疫苗的研究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制广谱高效的新型口蹄疫病毒(FMDV) A-O型重组多表位二价疫苗,以结核分支杆菌热休克蛋白70(mHSP70)的C端肽结合区作为多表位免疫原的载体蛋白,将A型和O型FMDV代表性毒株VP1上的B细胞表位以及非结构蛋白3A上的T细胞表位基因进行串联合成后与mHSP70的肽结合区编码基因相连接,构建重组质粒pAO-HSP,并转化至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表达。重组蛋白经过纯化和鉴定后免疫BALB/c小鼠,检测相应的体液免疫应答和细胞免疫应答。结果显示:重组蛋白pAO-HSP在BL21(DE3)中能够以可溶性形式表达,纯化后经Western blot检测能够与感染了A型和O型FMDV猪的阳性血清发生特异性反应,并能够刺激小鼠产生抗A-O型FMDV特异性抗体。免疫后小鼠的脾淋巴细胞在A型、O型灭活FMDV刺激后,均出现显著的增殖现象,同时可以产生相关的Th1或Th2型细胞因子。本研究成功构建重组抗原pAO-HSP,并在小鼠模型中初步显示出了良好的免疫效果,为新型FMDV A-O型多表位二价疫苗的研发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