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杨得志     
杨得志,原名敬堂,1910年12月3日出生在株洲县南阳桥乡三望冲(原属醴陵县)一个贫苦农民家庭,父亲是穷铁匠,他也从小学打铁。为生活所迫,14岁去安源当挑煤工,后在地主家做长工,16岁到衡  相似文献   

2.
何叔衡出生在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5岁丧母,7岁开始劳动。从l2岁到22岁,除中间有两年在家种地外,读了8年私塾。在这期间,有个叫姜方谷的塾师,对他影响颇大。何叔衡在姜师门下读了4年,不但修完了《四书》、《五经》,而且阅读了不少历代名著。  相似文献   

3.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4.
曹禺23岁就写出《雷雨》,震动了文坛,此后佳作迭出,《日出》、《北京人》、《原野》……3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他获得了很高的名誉地位,生活条件有很大改善,却没有写出理想的好作品、大作品。进入不惑之年的曹禺更注意别人的议论,尤其重视领导对自己的看法与态度,更多地接受外界的影响,在创作上愈来愈缺乏自信。  相似文献   

5.
吴运铎(1917年-1991年)。江西萍乡人,从小就以挑煤拾渣谋生,14岁进湖北大冶煤矿当学徒,1937年参加抗日宣传活动。发行《新华日报》,领导工人罢工。1938年参加新四军,1939年5月18日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不管是在马达轰鸣的车间。还是在危机四伏的试验场。吴运铎总是刻苦地钻研、设计武器装备,并多次身先士卒,冒着生命危险去做各种炸弹、地雷的试制实验,还因此被炸瞎了左眼,炸掉了左手的4个手指,两条腿也落下了残疾。但他凭着坚忍不拔的毅力,一次又一次与死神搏斗,从不退缩,被人民誉为“中国的保尔”。  相似文献   

6.
尘封的扁担     
在我家平房老屋里,迄今仍贮藏着一根20多年前的扁担,前几年仍身体硬朗、现已进入耄耋之年的老母亲,仍不忍心丢弃它。每当我看见它时,总喜欢擦亮它、抚摸它,因为它曾经为我家三代人的生活立下了汗马功劳。在那物质匮乏的年代里,我们用它来挑水、挑米、挑煤、挑河泥(和煤炭做成煤团,供生火煮东西用)等等,用一句话来概括:  相似文献   

7.
他是造诣精深的军旅艺术家:他创作的歌剧《江姐》,历久不衰,创造了中国歌剧史上的奇迹;他作词的歌曲《红梅赞》《我爱祖国的蓝天》享誉千家万户。他就是空军政治部文工团创作员、剧作家、词作家阎肃。生活中,82岁高龄的阎老在养生保健方面也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儿子今年11岁多了.小家伙从小就喜欢看书,《红楼梦》等古典名著前两年就看完了。现在.他又喜欢上宋词,岳飞的《满江红》看了几遍就可背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谢觉哉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也是学习的一生。他十一岁就读完了《五经》。那时买书不容易,他便到藏书多的人家去借读、借抄,并作札记。参加革命后,他的求知欲更强烈。1928年冬,  相似文献   

10.
世人有云:“人过三十不学艺”,而33岁从部队转业,37岁立志写小说,44岁方始成名的河南作家二月河,却为这句话提供了最有力的反证。当年,没有学历,没有背景,不再年轻的二月河放弃已有,毅然走上文学创作之路。1986年《康熙大帝》第一卷《夺宫》出版后,一时洛阳纸贵。其后,他几乎每年推出一部几十万字的大书。10年后,落霞三部曲《康熙大帝》、《雍正皇帝》、《乾隆皇帝》问世。  相似文献   

11.
《长征》《惊涛骇浪》《大决战》《我的法兰西岁月》……这些红色影片都是出自八一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俊杰之手,广电部原部长丁峤称他为“影坛虎将”。与他导演严肃的主旋律影片不同,生活中的翟俊杰是一位.和蔼可亲的长者。当他讲述入党历程时,语气轻柔而坚定,记者从中感受到他对党、对祖国母亲的一片深情。  相似文献   

12.
从百色起义到浴血太行,从挺进中原到决战淮海,从横渡长江到进军西南,邓小平戎马一生。他既能上阵破敌、功勋卓著,也曾治国安邦、下马编书。“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硝烟弥漫的前线,邓小平的办公桌上经常堆满图书和杂志,如晋冀鲁豫边区创办的综合性文化刊物《北方杂志》等。1970年,在得知人民文学出版社将出版一批古典名著的消息后,正下放江西参加“劳动改造”的邓小平,及时委托江西省革命委员会党的核心小组办公室的秘书赵子昌,请他代为购买这批书籍。当收到全套《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这些精神食粮后,他非常高兴,彻夜研读。除了军功、政绩之外,邓小平与新闻出版事业同样结下了不解之缘。  相似文献   

13.
拼命活着     
卫宣利 《廉政瞭望》2010,(19):70-70
他是《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中年龄最大的戏迷,86岁,白发,清瘦而矍铄。他站在那个华丽炫目的舞台上,一段京剧《武家坡》,铿锵有力,底蕴十足,台下掌声雷动。  相似文献   

14.
1974年,朱德以88岁的高龄第九次通读了《毛泽东选集》一至四卷。在此前后,他还多次阅读了中央规定的高级干部必读的32本马列著作,并且写了许多读书笔记。仅1960年到1966年,他的读书笔记就有十几本之多。  相似文献   

15.
1909年,吴晗出生于浙江义乌的一个书香之家。父亲是个清末秀才,字写得好,诗词做得好,历史知识也很丰富。因吴晗的父亲教子很严,吴晗是长子,因而对他要求更严。七岁时,吴晗就进小学念书了。他学习刻苦勤奋,风雨无阻,不仅功课好,还利用课余时间读了《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等古典名著。家里的书看完了,他就到处借书看,尤其喜欢读历史书和历史小说。有时为了借书,竞要跑上百八十里路。他看书既快,又能过目不忘,  相似文献   

16.
郭奇志 《湘潮》2013,(10):34-35
罗亦农,1902年5月18日出生于湘潭县易俗河雷公塘(今青狮村黎家组)一个殷实的人家,在湘潭度过了青少年时期,留下一些动人的故事。 撰联劝父 罗亦农7岁时,跟着哥哥念私塾。他记性很好。不到一年就读完《三字经》《增广贤文》《幼学》。两年读完《四书集注》《文心雕龙》《喻世明言》《醒世恒言》《警世通言》等书。他很赞赏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主张。  相似文献   

17.
《天津支部生活》2010,(3):55-55
关于“分配”这个话题,有这样两则故事: 一则发生在古代中国,是经典名篇《孔融让梨》的故事:孔融四岁时,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挑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他,孔融摇摇头,另挑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把那个大梨给哥哥吧。”  相似文献   

18.
马儒 《世纪风采》2010,(12):31-34
赛珍珠生于1892年,林语堂生于1895年。赛珍珠自小随父母来到中国,之后在中国生活近40年,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大地》为代表的大量小说,并因此获得1938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而林语堂也以中国题材创作了以《京华烟云》为代表的一批小说,并因此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赛珍珠1973年逝世,享年81岁,林语堂1976年逝世,享年也是81岁。  相似文献   

19.
他说,只要是充满希望与激情,就会于平凡乏味之中找出有意义、有文化、能够丰富生活的亮点。他正是用这样炽烈的情感与善于发掘美、表现美的积淀,全心全意投入到不息的创作之中。《记忆山城》、《重庆大轰炸》、《三峡大移民》、《和平·交流·发展》、《特园一中国民主党派历史号观纪念群雕》一他最惬意的便是,“游历了世界各国之后再回到这座生我育我的城市,能以青铜与白石,为这座城市塑造一座座历史的雕塑丰碑而深感欣慰。”  相似文献   

20.
金黄茶油香     
成新平 《学习导报》2010,(13):39-40
天刚蒙蒙亮,大哥与二哥拿起扁担,每人腰杆一闪一闪,"吱吱呀呀"地挑着一担百多斤重的茶籽走在前面,爹挑着箩筐走在中间,一头挑着稻草干柴,一头挑着米、盐、酱油、蔬菜和薯粉条,不到10岁的我则牵着一头老黄牛紧跟其后,大家加快脚步,为的是抢在别人前面打头榨。那场景,就像《西游记》中的唐僧师徒上西天取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