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监狱国有独资公司是监企分开后监狱企业的改制形式,是具有法人资格的特殊国有独资公司,监狱国有独资公司的法人制度是建立监狱国有独资公司的实质内容,监狱国有独资公司法人是以劳动改造罪犯为主要目的的特殊公法人企业,有特殊的性质和内容。建立监狱国有独资公司法人制度对我国监狱企业的制度创新、劳动改造罪犯的制度创新、更好地实现劳动改造罪犯具有重要意义,亟须特殊的研究和指导。 相似文献
2.
公司相互持股,也称交叉持股或交互持股,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独立的公司,通过相互投资,互持对方公司一定比例的股份而形成的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现象。从股份公司的发展历程来看,股份公司是从个人持有股份的阶段进化到公司持有股份的阶段,然后进化到公司之间相互持有股份的阶段。股份的法人持有作为公司相互持股的产生的前提,首先是在美国得到承认的, 相似文献
3.
公司社会责任是经济责任、法律责任和道德责任有机结合的责任体系。公司的捐赠行为是公司社会责任的一个方面,是具有一定道义特质的公司社会责任的表现形式。新《公司法》明确了公司在进行赢利活动的同时要承担社会责任。在结合实践中公司捐赠暴露出的法律问题,从公司治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的必要性等入手,进一步完善公司捐赠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4.
像我这样的读者,多少都有些挑剔。大学期间,虽不求甚解,但培养的欣赏眼光总比欣赏水平高很多;工作了几年,阅读的时间被一再压缩,选择书目也就比较谨慎。所以,拿到这本书的时候,老实说,我不太喜欢这本书的书名,甚至第一章也让我厌倦,因为我的头脑拒绝接受理论性太强的内容,恐怕这也是普通读者的普遍心态吧。但我不得不承认,第二章的内容吸引了我,直到读完整部著作,得出了一个结论:这是一部值得阅读并能够读懂的法学专著。 相似文献
5.
6.
我国2005年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确定了一人公司作为一种新的有限公司存在形式,同时也确立了公司人格否认制度,这不仅有利于公司灵活经营、增进投资,在保障社会公共利益上也发挥了作用。公司法人人格否认制度作为一种事后的规制手段,其灵活性无疑为解决一人公司的弊端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路径。本文将对一人公司在法人人格否认制度的适用中的有关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8.
面对日渐增多的公司僵局纠纷,文章以一典型案例提出公司僵局的相关问题,并从定义、成因、危害对其进行论述,最后对公司僵局的法律救济制度进行构建,以期能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9.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公司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越发重要,公司强制清算法律制度作为维护企业法人、企业债权人和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不断的加以完善。本文首先分析公司强制清算法律的概况,其次分析我国的公强制清算法律存在的基本问题,最终研究如何完善我国的公司强制清算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公丕祥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21,(2):3-13
习近平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进程的最新重大理论成果,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与法的学说中国化的第三次历史性飞跃.面对许多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坚韧行动意志,从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上,深入分析了推进当代中国国家制度与法律制度建设的重大意义,精... 相似文献
11.
法律法规将高校界定为事业单位法人,位居公私法人之间,地位模糊,权益难得司法救济,探究高校公法人定位已成为推进高校法治进程之要务,然而学界对此研究却不无缺憾.高校承载着社会高深知识的延续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任务取向,为社会之公器,公法人地位彰显.因高校深具浓厚的自治传统及特别权力关系理论的长期陶冶,与其他公法人相比,具有特殊性,致使司法介入其内部管理要有一定的限度. 相似文献
12.
公司承包经营在性质上属于狭义的委任经营,其中的权利义务安排对经营者人力资本与企业资本的合作具有独特的价值。公司承包经营并不影响公司法规定的公司治理机制目的的实现。作为一种特殊经营方式,公司承包经营合同在现有公司法律框架下有广阔的存在空间,并且无损于他人利益,其效力应得到法律的认可。法律应对合同主体、适用范围以及承包费的支付等事项进行明确规定,为当事人的公司承包活动提供明确指引。 相似文献
13.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相关法律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跨国公司生产守则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其核心是约束跨国公司的生产经营行为,从而承担社会责任.基于跨国公司生产经营活动的特点,其所倡导的生产守则必然会与东道国国内法发生联系.同时,生产守则虽然是跨国公司自行制定的规则,国际社会已经开始关注这种规则的法律效力.国际社会通过国际公约的形式制定统一的生产守则已经成为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公司人格机理与公司救济体制之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共同行为"的法理,公司法律责任制度在责任的宗旨、责任的特质、责任的追究机制等诸方面均与传统的民事责任存有本质上的区别。受"民商合一"体制的制约,我国现行公司立法不存在独立的公司法律责任及公司诉讼制度。为更好地保护公司的利益,我国应构建区别于传统的民事责任之外的、独立的公司法律责任与公司诉讼 相似文献
15.
公司的管制与自治是公司法的基础理论问题,管制意味着股东意思自治的空间较小,而自治则意味着股东享有较大的意思自治空间。进一步看,管制分为事前与事后两种模式,结合公司法的立法目的,需要放宽和减少事前管制,但同时又必须强化事后管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我国科技企业在融资领域发展中面临的现实问题,分析科技企业风险投资模式,提出科技企业的融资模式应当与证券市场相结合的改革措施,通过对我国证券市场二板市场的完善,建立一个以科技企业为核心的融资平台的制度创新模式,提出我国证券市场二板市场应当以科技企业的发展为核心,应当与风险投资制度相结合,在二板的基础上实现科技企业融资模式市场化,通过提高法人治理结构促进企业发展,协调投资者、政府、科技企业与第三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第二号公司法指令关于法定资本制的各项规则繁琐、僵硬,不能完全适应公司低成本高效率以及激励创新的制度要求,也没有达到充分保护债权人的目的.欧盟2006/68号指令对第二号公司法指令作了相应的修改,其中的辩论、建议和修改的结果值得我们反思和研究.我国未来公司资本制度改革,应致力于完善对债权人的保护,建立资本与公司负债和资产规模相适应,以公司的偿付能力作为分配标准的资本制度.同时完善其他债权人保护制度,如股东债权衡平居次原则、刺破公司面纱原则、信息披露制度,建立阻止非法转移财产的制度和债权人对破产公司董事责任的追究等制度.在提高公司经营效率,节省公司设立和运营成本方面,欧盟此次公司法指令修改的内容,可以为我国借鉴和采纳. 相似文献
18.
公司法上的利益平衡关系,应当围绕着以股东利益为轴心,向其他公司法主体辐射,从而构成相互制约与协调的利益平衡体系。由于公司法律文化传统的缺失,公司法上的各种利益关系严重失衡。虽有民事、行政保障予以规制,但因民事保障机制薄弱、行政保障效果衰微,不足以抑制侵犯公司利益关系的违法行为,为此,加强刑法的刚性保障,从立法模式、犯罪增修和刑罚设定强化规制就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19.
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作为股东之一的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工作人员利用职务进行的经济犯罪如何定罪取决于犯罪人的主体身份,对国有控股、参股公司国家工作人员的司法认定是当前司法实践中面临的一个崭新课题。本文从当前的刑法理论及司法实践经验出发,对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的性质及如何认定国有控股、参股公司中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论述,并对在司法实践中处理该类案件中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及其克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榕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4,6(2):14-18
我国已经启动了《证券法》修改工作。尽管我国《证券法》颁行的时间并不长,但《证券法》中的许多规定大多带有阶段性,不能适应市场发展的需要,也无法应对我国加入WTO证券市场对外开放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这与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安排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对我国证券市场的制度性缺陷进行反思,探讨我国证券市场存在的问题,将有助于拓宽我国《证券法》修改的思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