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大庆二次创业的精神动力大庆市委党校刘金友,赵金业大庆油田是我国最大的油田,在国家组织的5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评比中,一直保持领先地位。在1995年度全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排名中,大庆石油管理局再次位居榜首。大庆油田从1960年投...  相似文献   

2.
当前,大庆油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按照油田确保原油持续稳产、实现永续辉煌的目标要求,创造性地开展好企业思想政治工作,是摆在企业政工干部面前的新课题。作为油田政工干部,要充分认识形势发展的新特点,进一步增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做好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引导干部群众筑牢共同的思想基础。  相似文献   

3.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50多年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培育形成了“爱国、创业、求实、奉献”的大庆精神铁人精神。按照中国石油企业文化建设的部署,大庆油田牢牢抓住弘扬大庆精神铁人精神这一核心,大力推进企业文化建设,促进油田文化的繁荣发展。  相似文献   

4.
今年9月26日是大庆油田诞生30周年。30年来,大庆油田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0亿吨,累计上缴国家财政770多亿元,为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贡献。30年来,大庆油田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继承与发扬我们党和人民解放军的优良传统,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加强思想政治工作,推进科技进步,实行科学管理,充分发扬民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发扬爱国主义、艰苦创业和求实、献身精神,办好社会主义企业。在庆祝大庆油田发现30周年庆祝大会上,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决定:为了深入  相似文献   

5.
铁人精神是大庆油田二次创业之魂,更是油田二次创业力量之源。铁人不仅是油田的骄傲,更是一个民族的英雄。铁人精神是伟大的民族精神的缩影,在油田二次创业的实践中,只有弘扬铁人精神,才能构建油田特色文化。  相似文献   

6.
大庆石油管理局企业文化的个性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们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根植于大庆这片沃土,形成于大庆石油会战的实践中,随着大庆油田的高产稳产而不断发展完善,并在企业重组后实现了创新发展。大庆石油管理局的企业文化是大庆油田开发建设实践的文化结晶,是二次创业实践的理论升华。它是一种独创的文化,体现了企业独有的  相似文献   

7.
张大立 《学理论》2009,(15):152-153
大庆油田已经走过了50年的辉煌历程,大庆精神、铁人精神伴随着中国石油工业的发展,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激励着新一代石油人去拚搏、去奉献、去实现创建百年油田的夙愿。  相似文献   

8.
正大庆油田现有离退休职工10.9万人,其中离退休党员3.5万人,离退休干部2.6万人。如何结合新形势下油田离退休职工队伍的新变化、新需求,进一步做好老同志的思想政治工作,成为一项新的课题。大庆油田坚持"三个强化"优化载体建设,持续推进正能量活动的深入开展,为实现"持续有效发展,创建百年油田"目标营造了良好氛围。强化教育引导注重思想引导,使老同志认识大局、把握大局。老同志对当前的形势比较关心,特别是对一些热点、难点、焦点问题比  相似文献   

9.
大庆油田开发建设48年来,累计为国家生产原油19.5亿吨,上缴各种资金并承担原油价差1.5万亿元,实现年产原油5000万吨以上连续27年高产稳产,创造了世界同类油田开发史上的奇迹。大庆油田在为国家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还培育了“爱国、  相似文献   

10.
大庆石油管理局在40多年油田开发建设实践中,铸就了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内容的大庆精神。大庆精神是大庆人为祖国石油事业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鲜明写照,成为企业在新形势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不竭精神动力。我们持之以恒地发扬、发展、丰富、提升大庆精神,凝聚职工队伍,促进改革发展,企业从2001年到2005年,经营收入从234亿元增加到383亿元,提前完成“十五”计划目标。抓好“三个环节”,使大庆精神成为统一思想和行动的企业信仰一是充分发挥各级经营管理者率先垂范的引领作用。各级领导干部在长期的企业发展实践中真正做到…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全球已开采的陆相油田有近一半的剩余油未被采出。大庆独创的核心技术如被广泛应用,这一状况将被改变大庆油田以"资源有限、科技无限"的理念,坚持自主创新和科技进步,推动"百年油田、二次创业",为资源型企业可持续发展和民族工业参与国际竞争闯出一条"以技术换资源、换市场"的新路。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也是大庆油田发现40周年。40年来,大庆积累了雄厚的经济实力,建成了我国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和重要的石油化工基地。在全国综合经济实力50强城市排位中,大庆位居第42位;国内生产总值排在第13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5万元,位居榜首。39年来,全市累计上缴利税2100多亿元。1998年,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  相似文献   

13.
大庆石油管理局是以生产石油、天然气为主,兼有多种经营的特大型石油联合企业,目前已有25万多名职工。从1960年投入开发以来,已累计生产原油12亿多吨,相当于献给全国人民每人一吨多油;上缴财政1200多亿元,出口创汇400多亿美元。30多年来,大庆油田在为国家作出巨大物质贡献的同时,还在实践中培育了具有大庆油田企业特点的以“爱国、创业、求实、奉献”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大庆油田企业文化产生于油田会战,随着油田开发建设的实践逐步趋向成熟和富于个性。它以油田员工共同的价值观为基础,反映着油田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整体精神,对开发建设大油田,改变我国石油工业落后面貌,实现石油自给和石油工业的长足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它的基本特征是:  相似文献   

14.
在“家”文化源远流长的中国,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个人理性,家族理性是中国企业、特别是家族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动因。在当今的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发展起来的、以家族企业为主要范型的民营企业,正面临“第二次创业”的艰难转型,与此同时,大批“富二代”也即将进入代际传承的关键期。家族企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应从如下几方面着手:一是明确主体地位;二是提供切实有效的金融支持;三是关注其代际传承;四是关注其员工成长。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新一届政府跨世纪的大政纲领中,有“三项改革必须到位”的施政目标。其中第一个到位,就是“用三年左右时间,使大多数国有大中型亏损企业摆脱困境和使大多数大中型企业初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这对于国有企业比重大,是我国老工业基地的黑龙江省实现“二次创业...  相似文献   

16.
大庆解局     
《瞭望》2007,(33)
看到国际石油价格攀升的曲线,就会想到我们这个大国的石油安全。而一想到中国的石油,就不能不想到大庆;想到大庆,也就不能不想到37年前去世的"铁人"王进喜。在过去近半个世纪的时光里,大庆油田的开发,摘掉了"中国没有大油田"的帽子。"我们有大油田",几乎所有的一切都跟着改变了。否则,那可怕的结果无法想象。大庆之油流入中国工业的血脉,"铁人"代表的精神结晶随之流淌。大庆人将"铁人精神"概括为:"为国分忧、为民族争气"的爱国主义精神;"宁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忘我拼博精神;"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艰苦创业精神;"练一身硬功夫、真本事"、"要为油田负责一辈子"的科学求实精神;"甘愿为党和人民当一辈子老黄牛"的无私奉献精神;等等。这些在计划经济时代形成的精神遗产,始终伴随着大庆油田艰难的市场化转轨过程。在企业重组改制进程中,大庆油田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矛盾和冲突:自然资源逐渐减少,历史包袱沉重,结构性矛盾突出。5年前,一场激烈的改制震荡曾使人们对大庆的未来忧心忡忡。如今,可以告诉大家,大庆从阴影中走出来了。面对石油资源递减不可逆转的现实,这个世界级大油田提出了"创建百年油田"构想。气魄宏大,意义重大。关心中国的石油,关心大庆的明天,我们从中会获得太多思考的空间。  相似文献   

17.
1959年9月26日,随着松嫩平原三号基准井首喷工业油流,一场艰苦卓绝、震惊中外的石油大会战开始了,一个源于石油、取之国庆的城市——大庆诞生了。 从此,独撑我国石油工业“半壁江山”36年,雄踞中国500家最大工业企业榜首的大庆油田,不仅甩掉了中国“贫油”的帽子,创造了世界油田开发史上“青春期”  相似文献   

18.
杨桂华  史雅安 《求知》2007,(10):23-24
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竞争的最终结果日益体现为知识和人才的竞争。知识和人才已经成为企业构建核心竞争力、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天津石化公司为了适应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企业百万吨乙烯、千万吨炼油项目建设、实现企业第三次创业及“十一五发展目标”的需要.大力推进员工培训工作.特别是对各级管理者的培训被视为重中之重.取得了成功的经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企业外增活力.内强筋骨.实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率先发展。  相似文献   

19.
贵刊在第33期推出的《大庆解局》一文,全面、系统、深刻地解析了大庆的创业史、发展史,读来荡气回肠令人感慨万千。大庆从"开发大油田,甩掉贫穷落后的帽子"到建设"百年油田",开创世界油田发展史的奇迹。大庆是面临危局、顽强探索,最终实现凤凰涅槃的典范,为众多国企树立了标杆。大庆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0.
企业文化建设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于企业文化建设的内涵。 首先我们要看到,企业文化建设是一次管理的革命,是从传统的做法向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转变。它的内涵丰富、实在,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方方面面,根据已有的认识和经验,主要包括以人为本、以能为本;创业、改革、发展、创新;追求卓越,永无止境;品牌第一,信誉第一,客户第一,环保第一;公平管理;目标管理;制度管理;职业道德、企业形象。企业与企业在市场上进行较量,实际上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产品、技术上的较量(这是有形的);二是企业文化空间、企业成长空间上的较量(这是无形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