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经济重新迅速崛起,改变了"本世纪前50年法国积累的落后状况",其经济实力开始超过英国,成为美、日和西德之后资本主义第四个经济大国。这与战后法国产业结构合理化与高级化的发展是紧密相联的。在谈论我国现阶段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不妨深入分析战后法国产业结构由落后到先进的演变,是颇具重要的借鉴意义的。一、战前法国产业结构的相对落后尽管法国资本主义发展较早,产业结构随着工业大生产的兴起而发生了变化,但是变化的速度与美国、德国、英国相比显得非常落后。战前,法国的农业在整个经济中所占比例偏高,而工业、第三产业比例偏低,直到1931年,法国的人口在城市和农村平分为50比50。30年代经济的衰退,暴露出法国产业结构相对落后性。战后,法国暂时的失利及战争对经济的严重破坏,唤起法国有识之士重新审视以往几  相似文献   

2.
汪志红 《探索》2001,(6):109-111
文章论述了现代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三高"特征即经济总量高速增长;产业结构高度变化;生产经营高度密集等.进而论述了现代城市经济是开放的经济,城市经济发展呈现两大趋势即城乡经济一体化发展趋势;城市经济国际化发展趋势,以及面对这两大趋势,城市管理应明确的任务和方向.  相似文献   

3.
福州城市发展的"西拓"战略,顺应了中国城市发展的主流,符合城市经济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拓展了福州的城市空间格局,拓宽了城市化发展途径,促进市带县体制的突破.  相似文献   

4.
在研究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产业结构是应着重考虑的一个问题。因为产业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以至决定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方向。本文拟简要介绍当代外国,特别是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并针对我国和北京市产业结构变化的情况,提一点初步看法。一、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国家产业结构的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产业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物  相似文献   

5.
山东省建设低碳城市的因素分析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已经成为未来城市发展的最优模式之一.山东省建设低碳城市既有有利条件,也存在制约因素.山东省应完善低碳政策、构建制度体系,增加低碳资金投入、发展碳交易市场,调整产业结构、推广节能减排,优化能源结构、提高能源利用率,加强低碳宣传、倡导低碳生活,以实现低碳城市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6.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当今国际经济发展的主要潮流,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必然呼唤文化产业的发展.文化是一种软资源,文化产业投资属于中长期投资.西部民族地区在自然资源及环境的双重约束下理应采取产业结构调整的跨越式发展战略,把文化产业作为当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发挥文化资源的独特创新优势和强势的就业拉动效应,建立符合地区特色及实际的文化产业集群及园区示范基地,是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的现实选择.  相似文献   

7.
高等教育与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经济的发展主要依靠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而影响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因素就是技术与人才。所以作为培养科技人才的高等教育,它的发展对推动经济的发展有很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高等教育与四川产业结构调整的关联分析,指出发展高等教育可以推动四川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并对如何合理的发展四川高等教育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出了几点建议与思考。  相似文献   

8.
科学的发展观告诉我们,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应该充分考虑到经济、社会、人居、信息等必备的经济要素;应该充分认识到城市认识观、价值观、资源观、文化观的嬗变,从而确立一种科学文明、与时俱进的城市建设精神.基于这一认识,策应上饶市委、市政府建设赣浙闽皖四省交界区域中心城市发展战略,万年县城市建设的核心目标应该是可持续发展的产业结构、生态型的人居环境、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务实高效的城市经营管理.城市建设的综合指向应该是滨湖地区的生态花园城市.  相似文献   

9.
王晓英 《实践》2021,(2):13-15
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是事关我国区域经济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战略问题.我国先后确定69座资源枯竭型城市,在内蒙古涉及乌海市、包头市石拐区和阿尔山市.其中,乌海市和包头市石拐区发展历程极其相似,产业结构长期以来以煤炭开采为主,是自治区发展初期重要的基础能源供应基地,为自治区经济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然而,以乌海市为例,随...  相似文献   

10.
文章认为,西部大开发中结构调整的重点是产业结构、所有制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一是以优化产业结构为目标,加快工业化进程,提高工业在GDP中的比重;二是以优化所有制结构为目标,放手发展非公有制经济,加快经济成分多元化进程,提高非公有制经济在GDP中的比重;三是以优化城乡结构、提高城市化水平为目标,加快农业产业化、人口城镇化的进程,提高农村特色产业、城市经济在GDP中的比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