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依法对“一府两院”被使命干部实施监督,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重要职权,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权利的具体体现。人大常委会对依法任命的干部开展述职评议,是加强对被任命干部实施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述职评议的程序,不能违背我们国家的基本制度和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地方人大常委会需要认真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相似文献   

2.
述职评议是人大常委会依法监督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有效形式。石泉县人大常委会为进一步加强对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履职情况的监督,促进其依法行政、公正司法。  相似文献   

3.
我国《宪法》规定“一府两院”由人大选举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但是,《监督法》的出台,对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新形势下开展好人大司法监督工作?各地人大常委会应以《监督法》为依据,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人大司法监督工作新思路、新方式,把个案监督和信访工作转化为类案办理,把评议司法机关转变为听取专项工作报告。前置监督手段,提高监督效果。  相似文献   

4.
述职评议是地方人大常委会在监督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监督形式。芜湖市鸠江区人大常委会在对选举和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工作中进一步认识到,开展述职评议对提高新形势下的人大工作水平和对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截至目前,该区人大常委会已对政府7个部门的局长、主任,法院1名副院长、16名审判员,检察院检察长、1名副检察长和26名检察员分别进行了述职评议。具体工作中,该区人大常委会根据区情实际,积极探索对区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的述职评议,取得了一定成效。——制定“述职评议”办法,做到具体操作规范…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和任命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一些地方的人大常委会制定了关于述职评议工作的决定,规定经常委会组成人员对述职者的投票测评,对“不称职”票超过常委会组成人员半数的述职者,按照法律规定免去或撤销其职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人们对怎样免去或撤销“不称职”述职者的职务看法不一。有人认为人大常委会可据测评结果直接免去或撤销其职务;有人认为必须有“一府两院”主要  相似文献   

6.
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政府和其工作部门、法院、检察院和由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的“一府两院”国家工作人员分别进行工作评议和述职评议,是代表人民行使监督权的一种较好的形式。2004年2月18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八次会议表决通过了省人大常委会述职评议、工作评议对象确定办法,并首次采取常委会组成人员投票表决的方式确定对省教育厅厅长、省财政厅厅长进行述职评议,对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进行工作评  相似文献   

7.
宋雪华 《江淮法治》2012,(15):36-37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后提出的"审议意见","一府两院"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才能完全落实,阜阳市颍州区四届人大常委会今年初选举产生后,对于区三届人大常委会提出的"审议意见"的落实情况接力监督,跟踪问效。在5月召开的常委会会议上"票决"了区检察院的整改报告,彰显了人大监督工作的力度。  相似文献   

8.
《法治与社会》2012,(4):52-53
事件回放:1982年,黑龙江省肇源县人大常委会首创组织代表对人大及其常委会产生的"一府两院"干部述职并进行评议。这一做法还在省人大工作会议上作了介绍。这一兼具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的监督形式,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1987年10月,党的十三大报告针对"管人与管事脱节"的问题,提出"改变缺乏民主法制现状,实现干部人事的依法管理和公开监督"。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据此梳理代表评议的经验,探索把评议对象由事向人转变,即评议执法延伸到评议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1988年,浙江杭州市下城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对其任命的干部进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勉县人大常委会努力把评议过程转化为人大对“一府两院”的全程监督过程,注重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建议,全面掌握被评议部门的工作情况,推动被评议单位不断进行自查自纠,全面整改提高,力求评议工作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10.
“隔靴搔痒”的拷问 1988年,浙江省杭州市下城区人大常委会率先对其任命的干部进行述职评议, 次年出台试行办法,一位述职官员感到自己“像走进摆满镜子的练舞厅”,述职评议由此萌生。述职评议作为地方人大首创  相似文献   

11.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有关工作报告,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形式。按照《监督法》第十四条和第二十七条的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和执法检查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一府两院”研究处理。  相似文献   

12.
“作为从事人大工作不久的省人大代表,对省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备感亲切。过去的一年,省人大常委会在加强经济工作监督、预算审查监督和省‘一府两院’专项工作监督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为市县人大常委会提供了宝贵经验,为推动我省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省十一届人大五次会议结束后不久,在接受笔者采访时,六安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李乔如是说。  相似文献   

13.
1982年,发端于黑龙江省肇源县的人大代表评议。作为地方人大常委会设立后拓张权威的逻辑产物。逐渐演练成为人大监督两种方式——即代表评议和述职评议(简称“两评”)。“两评”锻炼人大监督的同时。往往受人大监督推进的反掣,如提高评议的制度质量。走出唱。赞美诗”的困惑,追求程序公正和终端效益等等。除了人大会议。没有其它方式比评议更能凝聚众多的人大代表参与。更能大面积接触选民。更能“面对面”评价国家机关及其官员。我们企盼评议朝前走、往上走,尽快为全国人大常委会采用。在地方释放更大动能。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10,(4):27-27
2009年,千阳县人大常委会把支持“一府两院”工作作为人大监督的重要目标,在监督中支持,在支持中参与,在参与中服务,推动了“一府两院”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5.
笔者认为,人大常委会授权主任会议代行工作评议的监督权是不适当的. 首先,从“工作评议”的性质来看,人大的工作评议是指人大及其常委会对本级人民政府及其所属部门、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工作进行监督的一种形式.工作评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讲,工作评议包括各级人大会议期间听取“一府两院”的工作报告及人大会议闭会期间由本级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的专项工作评议.狭义上的人大工作评议仅指人大常委会在本级人大闭会期间针对“一府两院”等开展的专项工作评议.本论题中的工作评议就是指狭义上的工作评议.  相似文献   

16.
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的出台历经人大工作者大量细致的调查研究,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深思熟虑,反复斟酌。在肯定被监督单位工作成绩的同时,尤其是对人民群众的反映和呼声,就迫切需要“一府两院”解决的问题予以事实查证,  相似文献   

17.
对“一府两院”及其组成人员、工作部门进行评议,是地方人大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探索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监督形式。实践证明,开展评议工作有利于强化地方人大常委会的监督职能,有利于提高人大代表履行职务的能力和水平,也有利于密切国家机关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目前这种监督形  相似文献   

18.
监督法第十四条规定: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对专项工作报告的审议意见交由本级“一府两院”研究处理.“一府两院”应当将研究处理情况由其办事机构送交本级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或者人大常委会有关工作机构(以下简称有关人大机构)征求意见后,向人大常委会提出书面报告.人大常委会认为必要时,可以对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一府两院”工作和被任命干部的监督,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重要职权。也是人大工作的一个“瓶颈”。工作实践中,涞水县人大常委会对此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20.
《公民与法治》2012,(9):36-39
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是监督法赋予人大常委会实施监督的基本形式。审议意见是常委会组成人员在人大常委会会议中针对某项议题的发言,经过整理后形成的综合意见。审议意见能否得到较好落实决定人大监督的实效。规范审议意见的督办,强化对审议意见的监督落实,关系到国家地方权力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和人民当家作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