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黄宗羲在《原君》中指出":后之为人君者……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古代权力中枢将天下视为私产,而地方官只是他派到各地的"牧羊人",异地为官的避籍制度根本目的,在于提防牧羊人偷羊。虽然避籍制度对防范地方官腐败、防止地方势力坐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这种制度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封建政治的弊病,有时甚至起到了反作用。避籍制度是如何失灵的?当下应该怎么反思其缺陷?针对这些问题,本刊专访了中国社会科学院教授于建嵘,国务院研究室中国言实出  相似文献   

2.
墨子伦理思想的核心是"兼相爱、交相利",他在道德标准上提倡以福众人之利,提倡为利天下而献身的精神.墨子把"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作为追求幸福的最高目标,并提出了兼爱、非攻等途径来实现这一目标,从而构建了一个逻辑体系完整的利他幸福观.  相似文献   

3.
一、“公权”何以私用  权力腐败是有条件的,只能发生在具有支配社会公共权力的“公权”所有者身上。公款支出、项目审批、资源分配等很多事要经过政府决定,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经理、厂长及部门领导们也是一种“政府官员”,是管理和经营国有资产的人,都在不同岗位承担着不同的责任,具有相应的权力。这些人中谁放松了世界观的改造,放松了自身的道德修养,谁就有可能私欲膨胀,搞权力腐败。职位越高,权力越大,这种腐败带来的损害就越大。  权力腐败的主要表现是权力商品化。有些部门和工作人员缺乏公仆意识和依法行政意识,把党和人…  相似文献   

4.
“福利腐败”:社会经济的“毒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本属于全民和国家的垄断资源,依靠行政垄断权力,自己决定成本核算,没有竞争压力,通过红头文件"合法"涨价转嫁成本让民众和政府埋单……行政垄断衍生出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危害公共利益;加剧社会不公;加剧国有资产流失;扼杀创新动力……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是一颗附着在市场经济上的"毒瘤"。铲除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中国20多年的改革史就是一个反垄断的历程,然而要彻底消除行政垄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5.
治理“福利腐败”的“药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 《廉政瞭望》2006,(5):10-11
利用本属于全民和国家的垄断资源,依靠行政垄断权力,自己决定成本核算,没有竞争压力,通过红头文件"合法"涨价转嫁成本让民众和政府埋单……行政垄断衍生出中国式的行业"福利腐败"。引发社会信任危机,危害公共利益;加剧社会不公;加剧国有资产流失;扼杀创新动力……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是一颗附着在市场经济上的"毒瘤"。铲除垄断行业"福利腐败"最根本的办法就是铲除垄断。中国20多年的改革史就是一个反垄断的历程,然而要彻底消除行政垄断,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  相似文献   

6.
"一把手"的腐败主要来自权力腐败,从权力运行角度来预防"一把手"腐败是防止腐败发生的治本之措。因此,只有提高权力运行机制的科学化水平,有效协调、控制、监督和制约权力运行,形成从权力授受行为的规范,到权力行使行为的分解,再到权力执行结果的控制这一系列权力制约环节,才能从根本上预防和纠正"一把手"腐败问题。  相似文献   

7.
贾富平 《先锋队》2012,(28):17-18
我是谁?依靠谁?为了谁?这不仅是一句发人省思的哲学追问,更是一个先进政党必须时刻回答的重要命题。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的重要讲话再次强调:要切实做好关心群众生产生活工作,时刻把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特别是要做好关心困难群众工作,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使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保证人民过上好日子。要落实好重要讲话精神,一是要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高度,解决好"依靠谁";二是要与加强群众工作相结合,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解决好"为了谁";三是加强执政规范化建设,强化执政为民理念,解决好"我是谁"。  相似文献   

8.
何谓“氛围”?《辞海》说:“笼罩着某个特定场合的特殊气氛或情调。”它是群体成员一定生活方式的凝聚,是一定文化风俗习惯的积淀,是群体成员对群体心理的认同,是社会流行的一种普遍风气,是群体成员必须共同遵守的规范及惯例。在腐败泛滥的社会里,也存在着一种“氛围”,那就是“腐败氛围”,即“腐败文化”。掌握权力的官员一走进这个“氛围”,只要稍不注意,就会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腐败起来。善于写忏悔书的原广东省揭阳市委常委兼普宁市委书记丁伟斌这样说:“是我自己走着,干部队伍中一些人把我推着,亲人们把我护着,社会上亲近的人把我哄着,使我朝这腐化堕落之路一直走着,而且越走越快,越走越远,最终滑入了不可挽救的万丈深渊!”谁在“推”?谁在“护”?谁在“哄”?腐败官员能清清楚楚地感受到这个“谁”究竟是“谁”,明明白  相似文献   

9.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不同的国度不同时期的腐败现象自有其自身的特点和表现形式,那末,腐败现象的本质特征究竟是什么?一、腐败的本质特征、权力与金钱的交换腐败的内容极其广泛,其表现形式也十分纷繁,权钱交易仅是其中的一种。"腐败——权力与金钱的交易"这个公式,这个命题,笔者认为其准确的理解应当是"权力与金钱的交换是当前腐败现象的主要表现形式和本质特征,是危害最大的一种腐败现象,是衍生其他腐败现象(如吃喝风、赌博、嫖娼等)的祸根。弄清这个问题的重要意义是十分明显的:首先,既然腐败行为的主体主要是各行各业各个领域中掌握一定权力并利用这种权力进行"权钱交  相似文献   

10.
对于权力腐败涵义的界定,一般是指国家公职人员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程序,运用国家权力谋取私利的行为。权力腐败在不同的社会、不同的历史时期发生的原因是不同的。当人类社会步入现代化时期,权力腐败是现代社会各种矛盾和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一为什么权力腐败在我国现代化快速发展阶段而更为严重呢?是社会基本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还是现代化开创了新的财源和权力渠道为权力腐败提供了特殊条件?我认为,我国权力腐败发生的根本原因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历史与现实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互动作用的结果。(一)权力缺少监督与制约是…  相似文献   

11.
第一部分腐败是权力执掌者在利益诱惑下的权力蜕变 第四章蜕变了的腐败官员之人格(续) (四)腐败官员不怕影响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的领导们为何普遍那样廉洁?原因固然有很多,但其中一条是过去不为人们所重视、然而却实实在在起作用的原因,即有不少领导在有什么非分之举之前总是顾虑"影响问题"和"后果问题",担心自己的行为一旦给党的形象造成不良影响,就会影响到自己的声誉、地位、待遇特别是政治生命,那就意味着一切都完了.  相似文献   

12.
说起权力这个词,没有不熟悉其意义的。权力终究属于谁?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一切权力来自人民,一切权力终究归于人民!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范围内实行了最广泛的民主。领导干部作为实现民主的一种形式,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代表人民掌握权力、行使权力。其间涌现出了一批批人民信赖的、颂扬的好公仆———焦裕禄、孔繁森已成为璀璨的明珠照耀着后来领导干部的心,照亮了他们为人民掌好权、服务好的道路。那么,为什么会有成克杰、胡长清之流的腐败堕落呢?关键在于他们没有正确认识手中权力的性质。他们把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个人为谋私…  相似文献   

13.
汤涛 《先锋队》2013,(13):8-9
"为民、务实、清廉"是对党员领导干部的基本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根本保证,离开它,党员领导干部就会一事无成,党就会有生死存亡之忧。我以为,为民是宗旨,务实是关键,清廉是底线。为民问题既是一个思想问题,也是一个感情问题,更是一个立场问题。"为民"有两层含义:—是为了;二是作为。"为了"就是为了人民,为人民服务不是为一己之利,一家之利,一个团体之利服务,是为公,为国,为党,为绝大多数老百姓服务。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应常想为人民。不能只是为自己,手里的权力不是自己的,权力是服务人民的,要多一些奉献。近段时间,听了看了党的十八大报告,我又有了一些新感悟,那就是要作为人民一份子。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有一段话:全党必须牢记,植根人民,  相似文献   

14.
权力是一柄双刃之剑,它既可以被用来治国安邦、为民造福,也可以被用来祸国殃民,其正负效应是由权力的两重性决定的,即权力既有造福社会的倾向,也隐含着被腐败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5.
腐败的实质是权力腐败.健全和完善权力监督制度,使权力监督逐步实现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深入持久地进行反腐败斗争,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大问题.一、强化对权力的监督与制约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客观需要邓小平同志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一文中强调指出:“我们党是执政的党,威信很高.我们大量的干部居于领导地位.在中国来说,谁有资格犯大错误?就是中国共产党.犯了错误影响也最大.因此,我们党应该特别警惕.宪法上规定了党的领导,党要领导得好,就要不断地克服主观主义、官  相似文献   

16.
纵观古今中外,腐败都是权力运行失控、失衡所致。"腐败的根本是权力的腐败。"权力运行失控、失衡、失去监督或者监督不力,必然产生腐败。权力腐败的实质是公有权力被滥用。因此,防范权力腐败除了以德倡廉、以俸养廉外,最根本的是通过加强监督、立法制约权力,防止公共权力被滥用。  相似文献   

17.
第一部分 腐败是权力执掌者在利益诱惑下的权力蜕变 第三章 蜕变了的腐败官员之人格 (一)腐败使一些贪官成了"给一根骨头就会跟着走"的饿狗 人格本是无价的.然而,在巨大的利益诱惑下,由于理想信念的丧失,一些官员将自己的职位当成一种"有价资产",连同自己的人格也一起塞进了市场,作为像商品一样交易的资本.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腐败与官德有着密切的联系。"官德"乃为官者之道德、品行、品质,亦可说是一种与权力相连的固有的职业道德。  相似文献   

19.
“福利腐败”的本质是特权腐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两会期间,一些全国政协委员对于垄断行业内的“福利腐败”现象进行了抨击和追问。所谓“福利腐败”,是指一些垄断性行业将自己掌握的行业资源无偿或者廉价地向本行业的职工和家属提供,在福利的名义下形成的行业腐败现象。例如地铁职工免费乘车、电信职工免费打电话、电力职工免费用电等等。我认为,福利腐败的本质就是“特权腐败”。看看这些有福利腐败的单位,大多都有一定的垄断性行政特权,这些垄断性的行政特权为他们搞福利腐败创造了条件。官员搞腐败是一种个人特权腐败,这些单位的福利腐败是一种集体特权腐败,打击这种腐败可以借鉴打击官…  相似文献   

20.
周雪梅  程倩 《探索》2005,(5):49-52
诸多治理腐败的设计基于旧的权力分类理论,都没有找到腐败生成并蔓延的根源,林林总总的治理之策也不可避免地成为缘木求鱼。张康之教授把权力分为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提出了一种新的权力分类方法。根据这种权力分类,腐败的根源在于具体权力的异化。它跳出以权力制约权力的单向度的思维定向,寻求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新的路径,可以为认识腐败、治理腐败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