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王立 《世纪桥》2007,(5):34-35
“生态社会主义”是20世纪末产生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它反映了当代生态危机的解决与社会主义的必然联系,并基于人类生存的观点,重新思考社会主义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寻求对现有资本主义社会进行变革的根本途径和策略。它的许多有价值的观点,为我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树立科学发展观以及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惠莉 《世纪桥》2013,(14):59-60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思潮和学派,到90年代逐渐趋于成熟。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并且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社会的公平。在加速推进工业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观点可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3.
生态社会主义作为近30年来日趋兴盛的一种社会主义思潮,是对资本主义的工业扩张主义所造成的生态危机挑战的理论回应.其理论核心生态发展观以实现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和谐为目标,在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进行深刻反思和批判的基础上,提出了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等各个领域的生态重建模式,为当代中国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可以借鉴的发展理论和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4.
民主社会主义是20世纪以来西方社会盛行的一种资本主义的改良主义思潮。在当代,民主社会主义不仅是为一种理论形态,而且是作为一种实践形态而存在的。无论从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民主社会主义都有着本质区别。  相似文献   

5.
市场社会主义作为近一个世纪以来倡导和探索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理论模式与实践形式,是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的一股重要思潮。随着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相互竞争与各自发展,市场社会主义在理论模式上也不断有新的突破,并且涌现了多种多样的具有鲜明时代气息的实践形式。系统地研究这股思潮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理论观点和社会影响,对于我国社会主义理论创新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和谐社会是人类追求的一种理想社会。和谐社会归根到底是由人的和谐决定的。人的和谐又与社会思潮的和谐程度有着密切的关系。研究新时期社会思潮的特点、规律及其对社会和谐的影响,正确导引社会思潮,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社会思潮与社会和谐社会思潮是社会意识的初级形式,是社会心理的集中体现。社会思潮具有以下几个特征:其一,社会思潮是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经济、政治出现什么新的变化,都会在社会思潮中产生这样那样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惠莉 《世纪桥》2013,(10):59-60
生态社会主义是在20世纪70年代蓬勃兴起的绿色运动中形成的一个新的思潮和学派,到90年代逐渐趋于成熟。生态社会主义认为生态问题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根本出路。并且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平等、社会的公平。在加速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我国生态环境面临严重挑战,必须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生态社会主义的一些基本思想观点可为我们提供某些启示。  相似文献   

8.
史小宁 《求实》2012,(3):60-62
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欧美新自由主义神话的破灭、苏联改革模式的失败以及"中国模式"强烈示范效应的发挥,市场社会主义思潮在西方重新兴起。它强调市场的主导作用,主张建立形式多样的社会所有制结构,把平等、效率与民主作为未来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这对于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但是,我们必须科学分析和谨慎对待当代西方市场社会主义,它实质上是一种社会改良主义,而并非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正统"。  相似文献   

9.
生态社会主义发端于西方绿色运动,它提出了一整套以建立和维护生态平衡为基础、以满足新型需要为目标,关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未来社会理论,并试图找出一条通向生态社会主义的现实道路.生态文明是生态社会主义关注的焦点,大力研究和借鉴生态社会主义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助于加快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10.
是市场社会主义还是社会资本主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市场社会主义是西方的一种重要社会思潮,尽管它也在研究市场与社会主义的结合问题,然而在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上与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着本质区别,用市场社会主义来概括当今社会主义所出现的新变化并不合适。社会资本主义作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高阶段,是社会民主主义推动的结果。市场社会主义的社会主义立场和观点接近社会民主主义,其理论无法超脱社会资本主义的历史现实。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是一个相当长期和异常复杂的历史过程,是人类生活高度社会化的集中体现,是人类文明和进步的重要标志,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全球化“发展趋势同“社会主义“发展趋势是一致的;“全球化“是世界社会主义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历史条件;“全球化“在本质上属于社会主义;全球性问题的根本解决依赖于社会主义;真正的“全球化“时代是世界社会主义时代.  相似文献   

12.
19世纪,马克思、恩格斯在科学分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未来社会主义社会的原则构想;马克思、恩格斯把研究的视点转向东方时,又提出了“社会主义在世界凯歌行进中能把落后国家带到新世界中来”,以及俄国农村公社“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直接进入新社会的思想。在已经过去的20世纪和崭新的21世纪,社会主义在世界的东方和西方得到了实践,但其路径和成效迥异,一方面是西欧社会民主党蜕变为资本主义的政权党、改良党,另一方面是苏东剧变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伟大成就。100多年来东西方社会主义实践形成的强烈对比表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中有模式,但没有固定的模式,这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主义理论原则给予我们新世纪的最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3.
科学社会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理论逻辑。科学社会主义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科学,一个是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科学认识传统的社会主义基础上科学回答中国现实问题的理论和实践,这为我们深化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4.
新时代系统总结和多维审思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经验,有利于科学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基本规律及发展趋势,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这些基本经验启示主要概括为:科学回答"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逻辑起点;准确把握中国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方位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现实基础;建构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互动的有效机制,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切入点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路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眼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需要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价值旨归.  相似文献   

15.
高新民 《理论学刊》2012,(1):82-86,127,128
探索符合国情、符合时代潮流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社会主义的题中之义。推动中国政治发展的关键在于政治体制改革,而政治体制改革的切入点是发展党内民主。三十年来,政治体制改革有成就也有需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国家、具有先进性的党,需要、也能够搞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  相似文献   

16.
邓小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观主要包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即坚持解放思想、走自己的路及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科学发展,即坚持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及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坚持改革开放,同时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三个有利于”;坚持共同富裕,防止两极分化。  相似文献   

17.
中国共产党对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创新主要体现在:开创了独具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建立了独具中国特色的人民民主专政,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初步实现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有机结合,实现了社会主义所有制理论的新突破,提出了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方略。  相似文献   

18.
邓小平结合改革开放后新的时代特点以及我国的国情,具体阐述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及实践对策,突破了传统观念,大大拓展了社会主义的发展空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邓小平的有关论述告诉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前提是正确估量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勇于面对社会主义所面临的新形势;原则是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方法;目的是从我国实际出发,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9.
在社会主义低潮时期 ,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定信念 ,正确评价 2 0世纪社会主义的实践 ,正确认识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为社会主义新高潮的到来做好积蓄力量的工作。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七大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新概念,它首先是与传统科学社会主义相比较意义上的发展与创新.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它是无产阶级的解放的科学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凸显它是现实的人的解放学;传统科学社会主义强调只有依靠无产阶级专政才能建设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强调完全可以依靠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和实践形式包括:改革开放是动力基础,贯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是基本途径,各阶级、阶层的和谐与和睦是社会阶级基础,多种所有制共存发展和全民共同富裕是社会经济基础,制度公正和社会公平正义是社会政治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