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事资料手册》2005,(6):24-32
继神舟五号2003年10月15日-16日圆满进行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后.2005年10月12日-17日,我国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行又取得了圆满成功。从“一人一天”到“两人五天”,这一伟大壮举标志着我们在探索太空的征程中取得了重大进展.是我国高科技发展新的伟大里程碑。 参与这项伟大事业的我国航天工作者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开始,短短11年就突破了载人航天技术,又仅用2年时间就实现了承前启后的重大发展。他们不仅创造了彪炳史册的非凡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 本刊特编辑一组资料,记录下这历史性的事件。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大会上说,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在载人航天先进事迹报告会上,航天英雄们做了生动、精彩、感人的报告,我们摘取精彩片段,与读者共飨。  相似文献   

3.
人物     
《小康》2021,(28)
正归来者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9月17日13时30分许,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发动机成功点火后,安全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安全顺利出舱,空间站阶段首次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以来,广大航天人牢记使命、不负重托,培育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网介绍,  相似文献   

4.
杨利伟: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赢得了亿万人民的共鸣,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力量。凌锋:理想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操在从事学术和科学研究工作之后转换成了另外一种力量———一种不甘人后和埋头苦干的韧劲儿,以满腔的热情和严谨的态度去尊重科学、尊重生命、保护健康。陈忠和:坚韧、顽强、自立、拼搏,可以说是我们整个中华民族的精神。新的时代赋予民族精神以新的内涵,女排精神不仅有传统民族精神的传承,也有时代精神的注入。  相似文献   

5.
时空隧道:翻开中国历史……▲古:造纸术、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今:神舟”五号载人航天飞船发射成功相关链接:▲2004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隆重举行第四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迄今为止,共有7位科学家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世纪以来,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中,靠科学技术进步的贡献率,在世纪之初仅占5%—10%,到五六十年代上升到50%,今天已高达60%—80%。▲在长期的奋斗中,我国航天工作者不仅创造了非凡的业绩,而且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载人航天精神。穿越时空:暑假,学校要组织…  相似文献   

6.
弘扬载人航天精神是开展党员教育和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的新平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新载体,也是学习宣传时代精神与民族精神的新举措。载人航天精神与铁路精神所体现的精神实质就是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崇高的人生境界。  相似文献   

7.
学习载人航天精神是培育凝练新时期铁路精神,团结带领全路干部职工凝心聚力、团结拚搏开创铁路现代化事业,实现铁路科学发展的需要。学习践行载人航天精神,要坚持从我做起,从本职岗位做起,自觉践行,在推进铁路科学发展的征程中建功立业。  相似文献   

8.
载人航天精神是当代中国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我们党、国家、军队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同时也将赋予铁路精神新的时代内涵。吸收载人航天精神的精髓,凝练并弘扬新时期铁路精神,对坚定铁路干部职工的思想信念、实现铁路科学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神舟”五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中国成为“太空俱乐部”的成员。在我国载人航天这一宏大事业中,西南铝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的全体员工怀揣沉甸甸的责任,牢记使命,心系大局,用一腔热血为祖国的航天大厦添砖加瓦,用实际行动诠释着载人航天精神。  相似文献   

10.
学习载人航天"国家利益高于一切"崇高精神境界,为推动铁路安全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学习载人航天勇于创新不断追求完美的精神,有助于提高铁路科技保安全的能力;学习航天人精细化管理、质量管理和不断推进管理创新的科学方法,将为铁路安全发展注入新的管理活力。  相似文献   

11.
神州九号载人航天的成功使我们再度聚焦航天精神、航天成就。中国航天事业的成就离不开独立自主、与时俱进的创新精神。要深入学习航天人的创新精神,努力创新科技、创新管理,为铁路科学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相似文献   

12.
<正>经过几代航天人的接续奋斗,我国航天事业创造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月球探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走出了一条自力更生、自主创新的发展道路,积淀了深厚博大的航天精神。航天精神是工匠精神在航天事业中的具体体现和生动写照,是"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的不竭动力源泉。我出生在一个航天家庭,懂事时经常听到的就是钱学森和梁思礼第一代航天奠基人,白手起家、自力更生,造出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第一枚导弹、第一颗人造地球  相似文献   

13.
载人航天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写照。践行载人航天精神,在铁路文化建设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要弘扬民族精神,坚持服务人民,践行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弘扬时代精神,坚持开拓创新,把确保安全畅通作为每一名铁路人应坚守的责任和义务;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坚持以人为本,把铁路发展的整体价值与实现职工自身价值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4.
《中国机关后勤》2014,(10):42-43
在“两弹一星”和载人航天精神的鞭策和激励下,国防科工局机关服务局始终致力于打造一支政治素质高,敬业精神强。懂管理、善协测、精专业、会操作、甘于奉献的机关事务管理队伍。  相似文献   

15.
神舟九号载人飞船早已从太空"回家",但学习载人航天精神的热潮仍未消退。8月13日,北京航天城里又迎来一批参观者,他们是来自铁道部党校和18所铁路局(公司)党校的80多位领导和教研人员。  相似文献   

16.
《时代潮》2001,(4)
载人航天是指人类驾驶和乘坐载人航天器在太空从事各种探测、试验、研究、军事和生产的往返飞行活动。载人航天的目的在于突破地球大气的屏障和克服地球引力,把人类的活动范围从陆地、海洋和大气层扩展到太空,更广泛和深入地认识地球及其周围的环境,更好地认知整个宇宙;充分利用太空和载人航天器的特殊环境从事各种试验和研究活动,开发太空及其丰富的资源。载人航天飞行由载人航天系统实施,载人航天系统由载人航天器、运载器、航天器发射场和回收设施、航天测控网等组成,有时还包括其它地面保障系统,如地面模拟设备和航天员训练设施。根据飞行和工作方式的不同,载人航天器可分为载人飞船、太空  相似文献   

17.
《中国机关后勤》2023,(5):18-21
<正>将系统工程思想纳入业务制度、融入业务流程,与航天各项业务同计划、同部署、同实施、同检查、同考核,强化“一盘棋”思想,构建起“安全+保障”航天后勤工作体系党的二十大报告把载人航天、探月探火、卫星导航等航天重大成果,作为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突出标志,并强调要加快建设航天强国,这是对航天战线广大干部员工的巨大鼓舞和鞭策。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航天科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  相似文献   

18.
屠善澄,我国人造卫星工程开拓者之一,“863.”计划航天领域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载人飞船的倡导者之一。屠善澄院士今年86岁,他这大半生,几乎都奉献给了中国人造地球卫星和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他参与了每一次航天领域的重大科技成果的研究开发:导弹、人造卫星、载人飞船、探月工程,对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做出了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是继“两弹一星”之后中华民族攀登科技高峰的又一次空前壮举。从1992年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正式立项以来,攻克和突破了一系列关键技术,成功发射了一号、二号、三号“神舟”飞船,发射“神舟”四号将是我国最后一次无人飞行试验。 中国载人航天的新纪元正向我们走来……  相似文献   

20.
《时事资料手册》2010,(5):84-84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8月17日表示,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第一个空间交会对接目标——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已完成总装,全面转入电性能综合测试阶段。在完成一系列电性能、力学性能和热性能测试后.飞行器将于2011年发射进入预定轨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