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财产申报制度作为一项有效预防腐败的制度,世界上很多国家和地区对这一制度青睐有加,但这项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制度对于我国人民而言还较陌生,而我国反腐败的现实又急需这把悬在官员头上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本文从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在我国存在的问题着手进行分析,并拟出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具体架构,相信不久的将来适合我国国情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定会脱颖而出。  相似文献   

2.
李辉 《行政论坛》2015,(1):93-96
为充分借鉴和吸收世界146个国家和地区已有的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公示制度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的领导干部财产公示制度,实现中国反腐倡廉的制度建设,规范公职人员道德操守和法律意识,文章运用对比分析和实例论证的方法,依据党的十八大以来的总体部署及现行的法律法规,力图在提升我国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公示法治化速度,确定适格的申报主体,完善财产申报公示内容和完善金融制度建设等方面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3.
澳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改革与经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澳门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发端于1998年,2013年确立了包含高层官员财产公示内容的新财产申报制度。澳门财产申报制度改革的核心线索是增加财产申报的透明度。首先,用保护公职人员隐私的方式作为推进财产公开的突破口,有效推进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和公示的改革进程。其次,用立法的形式将公职人员财产申报的各项规定予以法制化,维护了财产申报制度的权威性。再次,将财产申报只是看做反贪防贪的一个制度措施,而不把廉政的希望都寄托在财产申报上。最后,财产申报制度在满足法律规定的同时,避免给申报人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相似文献   

4.
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各国预防和根治腐败的终端机制.自1994年官员财产申报列入全国人大立法项目以来,已酝酿20多年.借鉴国外立法经验,立足中国国情,制定〈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以及与之配套的法制制度,是从根源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终端机制,是促进公职人员健康成长的保护伞,也是中国走向法治文明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5.
加强腐败预防,以制度的形式遏制腐败势在必行,建立和实行国家公职人员财产申报制度具有必要性,这也是从源头上防治腐败的必行之策。针对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借鉴国外的经验,为完善财产申报制度应采取一系列措施。  相似文献   

6.
政府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是长期以来难以彻底解决的世界性难题。美国主要通过《政府行为准则法》建立了政府公职人员财产申报与盲目信托相结合的制度,预防公职人员的腐败;我国台湾地区也仿效推行官员强制信托制度,二者各有利弊。在我国设立财产申报与强制性盲目信托相结合的反腐败预防性法律机制完全可行,因为无论从物权法、侵权法还是信托法的角度来看,盲目信托在我国的推行都没有法律障碍。推行盲目信托制度作为一种事先预防机制,虽然一开始可能会增加部分监管成本,但是将其制度化之后,总体成本应该比事后监管要低。具体可由政府成立专门的机构制定细则,明确需要设立盲目信托的公职人员范围,确定受托人资质,由其对公职人员的财产进行投资和管理,并通过加强监管来弥补美国盲目信托制度中出现的漏洞。  相似文献   

7.
财产申报法是保证公职人员廉洁从政、预防腐败的重要举措,是被各国实践反复证明了的“阳光法案”、“反腐利器”,因此,已有近百个国家和地区实行财产申报法.与此同时,《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亦充分肯定了财产申报制度在反腐败中的重要作用.1995年,我国实施了《关于党政机关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收入申报的规定》,但成效甚微、形同虚设.2010年,颁布的《关于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的规定》,仍然局限于只申报不公示的党内规范.我国的腐败问题已经到了人民群众无法容忍的地步,无论是从国家制度、党的性质,还是从政治文明建设、广大群众的期待,出台财产申报法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8.
建立财产申报制度,是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为杜绝、惩治公职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大量事实表明,我国动实存在着严重的腐败现象。对于腐败现象,如果“任其发展,就会葬送改革开放大业,最终也会危及党的执政地位。”(江泽民语)为了有效地惩治腐败,我国不少有识之上提出我国也应建立财产申报热度,这是值得考虑的。但是,鉴于我国的特殊国情,这一制度在我国的施行还确确实实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如何创造条件建立财产申报制度,对于我们坚持不懈地反腐倡廉有着重要意义。在我国,实行财产申报制度,首先…  相似文献   

9.
所谓财产申报制度,是指规定国家公职人员在任职之初、任职期间或任期届满后向有关部门申报自己及一定范围的家庭成员的财产及变化状况的制度。这是国外很多国家用以监督、规范公务人员的行为,保障公务人员正确行使权力、预防和制止公务人员以权谋私、贪污受贿等腐败行为的一种重要措施。当今世界上已经有许多国家设立了财产申报制度。如美国的《政府道德法》、法国的《政治家生活资金透明度法》、泰国的《国家公职人员财产与债务申报国家法令》、墨西哥的《财产登记法》,甚至连台湾也于1993年6月15日通过了被称为“阳光法案”的《公职人…  相似文献   

10.
美国是世界上公认的官员贪污腐败较少的国家,究其原因,当得益于其健全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美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实践,对于正在探究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如何构建的中国来说,无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我国应当借鉴美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所承载的有益经验,结合我国具体国情,尽早建构起有中国特色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国际社会普遍采取的一种约束政府官员行为的制度,实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能有效遏制贪污贿赂等职务犯罪行为。鉴于我国现行的财产申报制度存在申报主体和申报范围偏窄、只向上级申报不接受公众监督、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及这一制度在我国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从我国建立健全反腐败体系、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和开展反腐败斗争的实际需要出发,借鉴国外在应对腐败和对官员监督方面的经验,加强对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研究。通过试点,争取在全国范围内早日建立并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让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成为制度反腐的有力支撑,最终通过立法来完善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2.
财产申报制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令公职人员的非法所得曝光,但却无法监督他们利用自己的职权将自己的合法所得从事投资交易从而取得不当私利的情况。为了根本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设立与财产申报相配套的法律制度,即盲目信托和推定信托制度。前者要求公职人员在将自己合法取得的财产进行投资管理时通过盲目信托来进行以避免利益冲突;后者则自公款被贪污挪用之时起认定贪污的官员即刻成为该笔财产的推定信托的受托人,为国家和集体的利益持有并管理这笔财产,从而所有的信托财产及其收益都属于国家和集体所有。即便贪官携赃款外逃,也不会受到诉讼时效的限制;即便贪官已死,他的继承人仍然作为这笔财产的受托人对国家和集体承担受托人义务,负责偿还所有被贪污的财产及收益。  相似文献   

13.
日本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志勇 《理论探索》2012,(5):116-119
腐败日深的现实,促使日本建立了财产申报制度。日本的财产申报制度包括公务员的财产申报和国会议员的财产申报两个层面,具体由一系列法律和规程构成。日本财产申报制度为我国财产申报制度的建设提供了启示:明确认定财产范围和内容,申报材料要公开并便于公众查询,成立专门的财产申报管理机构,健全配套措施。  相似文献   

14.
财产申报制度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采取的防治腐败举措.作为反腐败的新切入点,我国也开始了建立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艰难探索.跟进性制度创新其实就是一种制度移植,制度移植是制度创新的一种有效途径,然而也可能遭遇制度陷阱与本土化难题.在我国探索财产申报制度构建的过程中,需采取相关措施以逐步实现制度移植的实践化和本土化.  相似文献   

15.
美国财产申报制度有其深层的文化依托:制度出台以道德观念自觉为先导,腐败现象陡增引发民众的廉政观念觉醒、学界的治腐理论反思、官方的道德规范反省,为制度出台奠定了广泛的社会基础;制度实施以心理认同为支撑,向公职人员提供的教育培训、权益保护、精细服务,为制度实施奠定了深刻的思想基础;制度升华以行为习惯养成为标志,对公职人员实行的财产报告审核、背景调查、社会监督,为行为习惯养成奠定了深厚的道德基础,从而推动制度升华为文化。  相似文献   

16.
韩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路径变迁及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是现代法治国家普遍推行的一种反腐利器,素有"阳光法案"、"终端反腐"之美誉.在亚洲,韩国的财产申报制度全面、系统,堪称典型.韩国财产申报制度的构建大致经历了萌芽初创、基本确立、修订完善和例行公事四个阶段,期间受到既得利益群体的抵触、官僚政治中的权力之争、社会公众的低度政治参与以及对个人隐私权顾虑重重等因素掣肘,发展历程一波三折.韩国官员财产申报制度中对我国的启示:分步实施,逐渐扩大申报范围;多管齐下,不断完善配套制度;加强教育,营造廉洁自律的公共伦理环境;等.  相似文献   

17.
美国经历漫长而曲折的探索,建立起了比较完善、科学、全面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并且在财产申报问题上具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对于腐败问题较为严重,正在积极寻找有效防治腐败之路的中国来说,美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无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参照。我国应当积极借鉴美国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的有益经验,并注意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尽快建构适合我国的公务员财产申报制度。  相似文献   

18.
官员的心理抵触是当前我国推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第一道障碍,也是最大的障碍。官员心理障碍的产生具有复杂的原因,治理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心理障碍应"对症下药":加强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的舆论宣传,使官员对其形成正确的认识;制定官员财产申报制度相关法律,使官员对其树立正确的态度;完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配套制度和技术,减少官员对其风险的担忧。  相似文献   

19.
发达国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及其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再春 《理论探索》2011,(3):108-111
在一些发达国家,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比较完善,这表现在:申报主体比较广泛,申报的财产类别全面,申报办法细致、具体,申报的时间要求比较科学,对申报材料的监督比较有力,核查与追究严格,配套制度健全、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经验,推进我国的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改革,需要合理规范财产申报的主体和内容,切实解决操作难问题;科学设计申报种类和时间,解决申报公开透明不够问题;增强受理申报机关的权威性和健全运行机制,解决监督质量不高问题;建立惩处机制,解决申报处罚难落实问题;上下齐动,共建良好的财产申报制度外围环境。  相似文献   

20.
防止利益冲突法是国家为了厘清公益与私利的界限,约束公职人员的行为,防止公职人员公权私用、以权谋私(或以职谋私),保证其廉洁从政的法律规范。美国是防止利益冲突立法较早并取得良好成效的国家。美国成功的秘诀是:法律可操作性强,监督有效、到位,相关配套制度完备。虽然我国在建立防止利益冲突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探索,但由于停留在党纪政纪层面,缺乏权威性、强制性和威慑力。我国的防止利益冲突制度设计粗糙,可操作性差,加之监督不力,相关制度不完善,因此,成效甚微。为了有效遏制和预防腐败,我国应当尽早出台《防止利益冲突法》,同时应当完善相关法律,如《公职人员财产申报法》、《政务公开法》、《行政程序法》、《新闻法》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