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杰 《创造》2001,(5):42-42
开拓农村市场仍面临一些制约性因素,值得重视并研究解决。据笔者在农村走访调查,当前基层干部群众对此有“六盼”——   一盼加大开拓农村买方市场的力度。随着城乡消费水平差距的逐步缩小,农村商品日渐丰富,城里卖的东西农村也能买到,昔日农村“买难”的现象在农村大多地方基本消失,但与之相反,不少地方又出现了“卖难”问题,成为影响农民收入、制约农民购买力的主要因素,各级政府和相关企业、商家应把着眼点从急于开拓农村卖方市场转移到先开拓买方市场上来,多渠道解决农副产品“卖难”问题,唯有此,才能增强农民购买力。  …  相似文献   

2.
涂胜华 《政策》2002,(4):35-36
一 农村改革以来,我国实行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生产力。 但是,在农村改革中也难免会有许多方面的随意性和局限性,最突出的表现是不少地方在“统分结合、双层经营”的本质规定性受到了冲击,致使村级集体经济成为  相似文献   

3.
邱宝昌 《小康》2006,(8):31-31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经营,制假售价,坑害消费者;四、相关的行政执法部门执法不到位,存在执法漏洞,甚至一些执法人员与生产者经营者互相勾结,共同侵害农民利益;五、消费者权益保护组织作用发挥不够。  相似文献   

4.
发展农村现代商品流通,是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内容。建设农村商品市场体系,是农村现代商品流通发展的关键,也是促进海南社会主义新农村经济快速发展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海南农村商品市场体系建设的重点是发展三个体系,即农产品流通体系、农业生产资料流通体系、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力争到2010年初步形成以乡村零售网点为基础,以大中型批发市场和连锁配送为骨干,以农民流通合作组织和大中型农村流通企业为主体,布局合理、服务规范、功能齐备、组织化程度较高的农村大市场。“十一五”期间,我省计划着重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相似文献   

5.
我国农村消费环境以及广大农民的消费维权意识令人堪忧,给农村的消费安全带来了极大的隐患。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农村市场体系不健全不完善;二,农民群众的消费维权意识淡漠,农民消费法律知识相对匮乏,消费维权成本高,信息不对称,商品知识欠缺;三,生产者经营者缺乏诚信  相似文献   

6.
《精神文明导刊》2012,(2):19-20
开展农村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要立足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实际,从改善农民群众关切的民生问题入手,从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入手,从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入手,多搭建农民群众乐于参与、便于参与的平台和载体,最大限度地吸引农民群众参与。  相似文献   

7.
农村市场是经济大市场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80%,长期以来,由于农民收入低,购买力水平低,农村市场没有启动或启而不动,农村市场也没有受到高度的重视。随着农村扶贫工作的深人和奔小康建设的迅猛发展,农民购买力水平的逐步提高,在城市一般消费品基本饱合,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形成,买方市场出现的情况下,启动农村市场,对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影响农村市场启动的主要问题 l.农民收入增长缓慢。近年来农民收入增长趋缓,这对农民的消费产生了很大影响。1…  相似文献   

8.
随着农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问题。国家斥巨资推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农村诊所配备了诊疗设施,划拨了专项资金。近期,国家又全面实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这一系列措施和政策的出台,有效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但是,农村药品市场还存在令人担忧的地方。  相似文献   

9.
正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如皋市,是典型的水乡,境内河道农桥众多。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一些河道未能及时修建桥梁,加之一些原有的农桥又年久失修,不少农桥都成了危桥。切实加快农村桥梁建设改造进度,进一步改善广大农民群众的出行条件,成为广大农民群众的热切期盼。针对这  相似文献   

10.
《协商论坛》2014,(4):37-38
由于我省很多农村处在偏远山区,交通信息不便,农村文化工作仍是整个文化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存在不少问题。搞好农村文化建设,发展农村文化事业,对于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改变传统陋习、封建迷信和“黄、赌、毒”等社会丑恶现象,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前,开拓农村市场的最大困难和障碍在于农村市场购买力不足,而农村市场购买力不足的根本原因在于农村市场发育滞后——农民参与市场的能力缺乏或严重不足,农产品市场甚至有所倒退,资本市场、劳动力市场和土地市场三大要素市场停止发育。因此,培育农村市场是开拓农村市场的前提条件。  (一)农村市场的培育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关键  所谓培育农村市场,就是政府及其它部门通过相应的政策措施,消除农村市场发育方面的种种障碍。实践证明,只有通过培育农村市场,促进农村市场的发展,才能提高农民参与市场交换的能力、提高农民…  相似文献   

12.
关爱农民     
苏静波 《创造》2002,(1):46-46
省委书记白恩培同志一再强调,要千方百计加快农村生产发展,把增加农民收入、改善群众生活作为第一位的任务,下大力抓好。作为农民出身的笔者,听了这一席话,心且感到热乎乎的。相信广大读者特别是农民朋友也有我这样的感受。我省是农业大省,农民是我省经济建设的一支最庞大的队伍,农业的基础地位就是靠广大农民去实现、巩固的。广大农民“两眼一睁,忙到熄灯”,没有休息日,甚至没有娱乐的时间,默默无闻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尤其是由于自然环境等原因,我省农村机械化程度低,不少农民还是“脸朝黄土背朝天”,靠双手往土里抠钱刨食…  相似文献   

13.
王昕朋 《前进》2001,(6):37-38
农村村级党组织是我们党在农村最基层的组织。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顺利贯彻执行,进一步团结广大农民群众,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实现农村经济发展,关键在于村级党组织。农村村级党组织能否保持凝聚力、战斗力、号召力,对我们党的农村工作乃至整个事业,关系十分重大。近年来,各地各级党委按照党中央的要求,大力加强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创造出了适应各地实际的经验,使村级党组织的整体水平有所提高。但是,不容置疑的是农村村级党组织建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与新时期、新形势和新任务的要求还不能完全适应,致使一些地方出现了…  相似文献   

14.
周跃华 《群众》2000,(2):44-45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涌现出了农民经纪人,其中有许多是党员经纪人。把党员农民经纪人这支队伍建设好,具有重要的意义。第一、它是实现党在农村中心任务的迫切需要。党员农民经纪人作为农民与市场之间的桥梁和纽带,不仅向农民群众普及市场知识,传授营销本领,帮助和组织农民群众走向市场,而且把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品种、新技术及时反馈给生产领域的农民群众。所以,加强党员农民经纪人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大中城市转移,外出务工收入已经成为农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极大地推动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着国民收入的有效配置,推动着国民财富的动态平衡,劳务经济成为劳动者通过出卖劳务而获得报酬的生产方式和经济现象,是欠发达地区农民增收的驱动器,也是贫困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6.
农村改革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的起点。30年来,农村改革发展的伟大实践,激发了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农村社会生产力,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深远影响。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系统总结了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成就和宝贵经验,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5,(5):33-34
农村妇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半数以上,是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但由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本身不足,加上缺乏有效的信息,不少人因此错失发家致富的良机,即使是生产发展起来的女能手、专业户也多半未能及时了解市场行情,经常导致“种啥啥多,卖啥啥难”的局面。广大妇女迫切需要获取先进、实用的农业科技知识和及时、准确的市场信息。章丘市妇联想妇女群众所想、急妇女群众所急,多次到省市妇联争取资金、  相似文献   

18.
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消费问题研究——以广州市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谨 《前沿》2009,(7):161-166
文化消费不同于一般的物质商品消费,提高农村文化消费力,加强农村文化的硬软件设施建设,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培育新型农民。加快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必要举措。本文以广州市为例,概括了新时期农村文化消费的主要特点,分析了形成农村文化消费特点的主要原因,进而探讨了繁荣农村文化市场,满足农村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9.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全面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对于促进农村改革的深化,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极为重要的作用。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化和社会的发展,广大干部和群众对精神文明的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较之以往有了明显的提高,特别是近两年来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后,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观念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效益观念,商品意识增强了,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得到重视和加强,文化活动也日趋活跃。但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方面还存在有不少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一部份农民的思想观念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不相适应;…  相似文献   

20.
袁春兰  谢玉梅 《求索》2013,(1):49-51
发展农村小额保险是保险业服务"三农"的重要手段,也是解决农村低收入人群生存的有效手段。我国农村小额保险在政府的支持与保险公司的配合下逐步发展起来,但仍存在法规缺乏,农民参保意识不强,产品与农民需求不匹配等问题,需要政府、保险公司、农民三方共同努力来推行农村小额保险,逐步形成完善的"三农"保障体系。本文运用SCP范式分析农村小额保险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之间的内在联系,判断市场资源的配置状况,为农村小额保险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