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岳振  袁航 《当代贵州》2022,(11):18-21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上为贵州发展把脉定向、掌舵领航. "要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实现百姓富、生态美有机统一"……2014年3月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第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说:"'多彩贵州'就是要追求丰富多彩."  相似文献   

2.
正6月9日,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大会召开,吹响了全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的集结号。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嘱托贵州的同志要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为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的重托和省委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先行区的重任,省检  相似文献   

3.
在倡导科学发展、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今天,古代儒家生态伦理思想的精华,特别是儒家"天人合一""惜生爱物""顺应天常""取用有度"等生态伦理观念,对于当代人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间的关系,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态价值观念,积极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4.
顾航 《当代贵州》2022,(13):36-37
多彩贵州城用好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和红色文化3张名片,全力打造"多彩贵州风景眼""爽爽贵阳会客厅"与"流光溢彩夜贵州",将独特的文化资源转变为发展优势,营造多彩繁荣的文化生态,推动旅游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5.
省委十届二次会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和生态现代化是实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历史性跨越的根本途径. 有识之士认为,青山绿水作为稀缺资源,是贵州加快发展的"潜力股"."讲好生态文明发展'贵州话',打好科学发展'组合拳',贵州的未来将因此无限美好."  相似文献   

6.
生态文明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重要标志。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贵州发挥生态优势、实现后发赶超、加快全面小康建设的根本保障。结合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打造好生态文明建设的升级版,笔者认为要突出抓好制度建设、试验试点、重点领域、全民参与等四个重点环节。  相似文献   

7.
正新发展阶段,贵州要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必须牢牢把握生态优势,把绿水青山转换为金山银山,特别是要发展好林下经济,使林下经济成为构建新发展格局、助力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习近平总书记2021年初在贵州考察时再次叮嘱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党的十八大以来,贵州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贵州地貌类型多样,生态环境复杂,生物多样性丰富。特殊的生态地位和贫穷落后的省情,决定了处理好加快发展和保护生态的关系,是贵州实现科学  相似文献   

9.
<正>水城县委、县政府立足实际,创造性地提出建设"中国凉都·生态水城"的战略部署,为实现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找到一条可行路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多次对贵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贵州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省委全面启动"绿色贵州"三年行动计划,坚持以生态文明理念引领经济社会发展。在此基础上,六盘水市提出  相似文献   

10.
徐静 《当代贵州》2015,(8):52-53
<正>2013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指示:"贵州过去发展慢、欠账多,还是要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要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切中了贵州的要害。贵州既是一个经济洼地,又是一个生态脆弱区,必须既要发展又要保护。尤其是贵州的发展已经进入了后发赶超全面小康的重要阶段,在新常态背  相似文献   

11.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对贵州作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为我们进一步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抒写好美丽中国的贵州篇章提供了重要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特别是对贵州作出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  相似文献   

12.
从贫困大省到GDP增速领先全国,从"地无三尺平,天无三日晴"到"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贵州"逆袭"已成为中国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生动亮点。贵州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牢牢守住生态底线,持续加大生态保护力度,不断优化经济结构,高质量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参加贵州代表团审议时,要求贵州创新发展思路,发挥后发优势,正确处理好生态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关系,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  相似文献   

13.
正贵州省农委认真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把生态做成产业,把产业做成生态,使全省乡村大地实现"生态宜居、生产高效、生活美好、人文和谐",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农业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不仅事关贵州省农业农村的未来,还直接关系到全省生态文明全面建设的进程。近年来,贵州在农业生态文明建设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并取得一定  相似文献   

14.
正贵州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是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重大部署。习近平同志指出,"贵州取得的成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大踏步前进的一个缩影",并"希望贵州的同志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这是对贵州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成绩的高度肯定,对贵州省加快建设生态文明、推动实现绿色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对全面提升贵州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习近平同志的重要讲话和《贵州方案》信息含量大,内涵丰富,饱含了  相似文献   

15.
正发展和保护是孪生话题,对于生态极为脆弱和全面小康任务最为艰巨的贵州来说,离开发展谈保护是缘木求鱼,离开保护谈发展是竭泽而渔。贵州坚守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严字当头,对环境污染、破坏生态行为"零容忍","治水、治气、治渣"三大重点任务紧密锣鼓,不仅完成了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任务,还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生态环保之路。  相似文献   

16.
正贵州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孙志刚在全省县以上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讨班上指出,要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重要指示要求,写好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篇大文章。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发展格外关心,强调"贵州要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是贵州要写好的一篇大文章。"我们要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坚  相似文献   

17.
贵州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确保生态环境质量越来越好,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出新绩。  相似文献   

18.
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着"天人合一""敬畏生命""取用有节"的思想智慧,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来源。习近平总书记学习和吸收中国传统生态文化中蕴涵的思想智慧,创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取之有度,用之有节"的生态文明思想。推进当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汲取"天人合一"智慧,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理念,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必须"敬畏生命",尊重自然,坚持走保护优先的绿色发展之路;必须"取用有节",珍惜自然资源,坚持走节约优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9.
正总有一些日子,注定会在历史的坐标上镌刻下熠熠生辉的印记。5年前的6月16日至18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贵州调研考察,希望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住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植后发优势,奋力后发赶超,走出一条有别于东部、不同于西部其他省份的发展新路。"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政策好不好,要看乡亲们是哭还是笑""好日子是干出来的""贵州发展大数据确实有道理""善于运用辩证思维谋划经济社会发展"……行走在贵州绿水青山之间,习近平总书记深厚的人民情怀、对贵州工作的深邃思考、对长远发展的前瞻视野,凝练成一句句脍炙人口、振奋人心的滚烫话语,为贵州向着未来新的出发擘画了路线图,提供了行动指南和基本遵循。5年之后,在跋山涉水的关键一程、漫长奔跑的冲刺阶段,全面小康这个穿越千年、蕴藉无数苦难与辉煌岁月的执着梦想,已经触手可及。贵州即将历史性地解决千百年来的绝对贫困问  相似文献   

20.
正贵州牢记嘱托,感恩奋进,紧紧把握中央赋予的新使命,积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高质量发展新路。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贵州重要讲话中,要求贵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培育后发优势,奋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