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目前上市公司颇为关注的问题。证监会为此专门发布了《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对上市公司设立独立董事提出了强制性的要求。目前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还处在探索和发展阶段。本文剖析了《指导意见》中关于独立董事的选任、职权、责任以及和监事会关系等方面存在的不足,提出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
2001年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标志着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正式实施。但事实上,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们一直被视为“花瓶”,甚至处于被架空的尴尬境地。本文重点论述了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这是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应解决的基本法律问题。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由于我国上市公司治理存在着诸多问题,完善公司治理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热点。在上市公司引入独立董事、建立独立董事制度,正是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有利尝试。文章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实践和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等方面入手,对该制度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以期有利于上市公司内部监督机构的构建和创新。就本文的研究方法而言,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为基本研究方法,辅之以价值分析方法、比较分析方法等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4.
中国证监会2001年正式发布的《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强调要“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该指导意见要求,“各境内上市公司应当按照本指导意见的要求修改公司章程,聘任适当人员担任独立董事”、“在二00二年六月三十日前,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2名独立董事;在二00三年六月三十日前,上市公司董事会成员中应当至少包括三分之一独立董事”。纵观该指导意见的内容,联系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两年多的实践,有如下一些认识。一、独立董事制度的建立的必要性。1.独立董事职权的正确行使,可以发挥…  相似文献   

5.
独立董事制度源于英美国家。我国于2001年由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建立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2005年修订的《公司法》明确了独立董事的法律地位。而实践中,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发挥、独立董事的制衡性、监督性作用还存在诸多问题,有必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  相似文献   

6.
我国近年正式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并步入实施阶段 ,主要是基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存在的诸多问题 ,以及进一步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促进上市公司规范运作的需要。我国实行独立董事制度 ,必须解决其与监事会制度的冲突与协调问题 ,不断完善各项相关规则和制度 :进一步强化独立董事的运作机制、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建立独立董事自律组织、规范独立董事行为、建立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加强独立董事人力资源培养等等。只有这样 ,方能使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取得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一项重要措施,前几年被引入了我国,许多上市公司纷纷聘请了独立董事,但从聘请独立董事的上市公司的实践看,效果并不理想。在我国证券市场发育时间较短,大部分上市公司由于制度性原因而造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的情况下,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定位和作用能否实现以及如何实现,是需理论界和实务界认真探讨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独立董事制度自2001年中国证监会颁布《关于在上市公司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指导意见》正式引入中国以来,在推行中出现了许多问题,背后的原因错综复杂。本文从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背景、渊源和运行机制入手,分析了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推行的三年来所出现的一些问题,深入探讨了其背后的原因,包括股份所有者缺失、独立董事的选择、薪酬及立法等,认为独立董事应该根据中国国情进一步完善,并着重就保证选择体系独立性、完善立法以及建立行业协会这三方面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证券市场股权结构不合理的情况下和现行法律与政策的框架下,独立董事制度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起有限的作用。完善我国上市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独立董事制度,必须完善独立董事的产生办法,明确独立董事的义务和责任。  相似文献   

10.
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上市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作用主要是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改善董事会的结构和运行机制、促进公司整体发展。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实践中暴露出许多问题:独立董事监督能力薄弱、独立性不强、同时兼职公司数量偏高、综合能力偏低等。结合我国实际,应从明确细化独立董事职责、完善选任机制、激励机制、加强人才库建设等几方面着手完善。  相似文献   

11.
科技进步是科技法产生与发展的基础.科技法律对科技进步的巨大影响,表现在科技法能为科技进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形成激励科技创新的机制,制约政府的短期行为,确保国家和社会的科技投入力度.科技法的这种作用也为15至18世纪中国与西欧科技立法的反差导致科技优势的逆转、19世纪荷兰专利法"立、废、立"的经验教训、20世纪韩国与美国的科技立法对科技与经济发展的显著作用等例所证明.  相似文献   

12.
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的体系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进行理论创新,具有历史的必然性.推进思想政治教育学范畴及其体系的理论创新,必须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学的学科化与科学化.  相似文献   

13.
校园安全立法与安全保障社会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校园安全事故频繁发生,严重扰乱了学校的教学秩序和社会安定,也使学生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应尽快出台《校园安全法》,以保证教育教学秩序,保障学生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4.
中法警察教育培训之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法国警察教育培训在体制、学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方法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的先进教育培训理念与经验对我国警察教育培训未来发展方向、公安人才输送渠道以及教育培训投入等方面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法国警察教育培训对我国的启示是:1.加快警察教育培训的法制化进程;2.警察教育培训内容应贴近实战;3.选聘高水平教师,实行教师双向交流制度。  相似文献   

15.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社会动荡,矛盾突显,许多学派阐述各自的治国思想,其中影响最大的是儒家和法家,儒家主张“礼治”,法家主张“法治”,两家针锋相对,在长期的论争中,为了能使自己的理论适应现实需求,儒法开始互相借鉴,从而逐步走向融合和统一。  相似文献   

16.
论网店实名制及工商登记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北京市工商局于2008年8月1日开始实施的《关于贯彻落实〈北京市信息化促进条例〉加强电子商务监督管理的意见》要求在网络上出售、置换自用物品,且以营利为目的的个人应当进行工商登记,从而成为第一个对网络经营活动要求进行监管的机构。对此,舆论争议不断。本文从诚实信用、保护知识产权等多视角阐明了网店实名制工商登记的必要性,并提出建立该项工商登记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7.
现代化是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的过程,具有整体性、主体性、革命性、相对性的特征。犯罪是反社会的严重危害行为、具有客观性、社会性、主体性、相对性的特征。现代化与犯罪不是互不相干的,而是有着十分密切的内在关联性。这种关联性有其深刻的社会根源、作用机制和现实表现。  相似文献   

18.
19.
我国大陆和台湾地区立法均设立了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制度,且各具特色。但大陆地区的相关立法还存在可撤销婚姻的法定情形过于单一、对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没有进行区分等不足,需要通过扩大可撤销婚姻的范围、规定无效婚姻宣告制度、细化行使请求权的主体和期限、区分无效婚姻与可撤销婚姻的法律后果、强化对善意相对人的保护等来加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20.
寻衅滋事罪是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犯罪,该罪与故意伤害、强迫交易、敲诈勒索、故意毁坏财物等犯罪有共同之处,都存在伤害他人身体、毁坏或非法占有他人财物的客观行为,但构成此罪或是彼罪,争议较大。文章通过分析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动机、主观故意、客观行为、侵犯客体以及刑罚适用,与其他相关犯罪作了比较区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