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现有国际环境法体系已经赋予环境NGO一定的权利,从而使环境NGO能够以"咨商"、"观察员"、"合作伙伴"、"法庭之友"等身份参与国际环境事务.但是,关于环境NGO的法律主体地位则存在争议,焦点是法律主体标准问题.依据权利义务标准,环境NGO已具备有限的国际环境法主体资格.因此,在未来国际环境法律秩序中,应构建多元主体的伙伴关系,重视环境NGO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长期以来农民工处于弱势地位,其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其中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农民工话语权的缺失,具体表现在媒体话语权缺失、政治话语权缺失以及组织话语权缺失。因此媒体应该更加关注农民工,更加公正客观的报道农民工;政府要改革选举制度,扩大农民工的政治参与度;工会组织、农民工NGO要发挥组织力量,切实为农民工维护权益;农民工自身要加强学习,提高素养,增强话语份量。通过各方积极努力,共同保障农民工的话语权,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3.
自1995年世界妇女大会非政府组织论坛在北京召开以来,非政府组织(NGO)在中国逐渐为人们所知晓;而近两年来在独联体国家发生的系列"颜色革命"更是使得NGO一词格外引人注目。转型期的中国如何应对在国内方兴未艾的NGO之发展,如何用好这把"双刃剑",支持鼓励其正面的积极的方面,以促进公共服务和公共管理的发展,同时防微杜渐、依法抑止其负面消极的方面,为构建和谐社会做出贡献,的确是我们值得认真思考的。  相似文献   

4.
家庭暴力是关涉儿童权益、家庭状况以至于社会发展质量的社会问题,因此国家和社会负有进行救助的义务和责任,而妇女NGO的形成和发展正是社会履行其职责的具体体现和有效手段.对湖北省有关妇女NGO组织的调查表明,其社会救助机制主要包括:事前预防机制、事中协调机制和事后救助机制.行动策略主要有:逐步建立以社区为核心的受虐妇女支持模式,反家暴形式有了多元化发展,组织结构上初步形成强势与弱势的互济.社会需要给妇女NGO增权,扩大组织的各方面资源支持,形成一个现代社会以政府组织为标志的第一部门、以经济组织为标志的第二部门和以社会组织为标志的第三部门"三足鼎立"的治理结构对策.  相似文献   

5.
当前,NGO已经成为我国重大灾害应急管理中的重要力量。在过去的几次重大灾害事件中我国NGO暴露出了与政府缺乏有效合作的问题,大大制约了其作用的发挥。虚拟组织是在私人领域已经被证明了的高效的组织形式和组织理念,可尝试将其引入公共领域,作为样板设计政府与NGO的"虚拟合作同盟"。该同盟基于社会需要成立,由政府担当核心并负责发起,依赖高效的信息流动以及政府与NGO间的高度信任,具有灵活、高效、低成本、广覆盖等优势。当然,"虚拟合作同盟"可行与否还需要实践的进一步检验。  相似文献   

6.
NGO作为公民社会的主体,是现代民主政治的社会载体,只有不断增强NGO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影响力,才能使其在中国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研究发现,目前中国NGO的政治参与和政治影响力尚处于低水平的状态;NGO政治影响力的提高,有赖于NGO自身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政府为其发展提供能促型的制度环境。  相似文献   

7.
从全能国家到"小政府、大社会"建设,中国的社会转型促动了社会组织,或曰NGO(非政府组织)的生长,并在当今时点上处于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的前夕。对公民社会结构性发展的研究显示,中国  相似文献   

8.
在我国,执政党与NGO的关系是领导与被领导、服务与合作的关系.结合我国政治制度和NGO发展的现实,党对NGO的组织吸纳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执政之路.党通过加强自身的凝聚力建设、吸纳NGO的精英人才、政策倾向和资源倾斜等途径,实现党执政方式的转变,从而达到领导NGO、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以情感、精神特别是认同为连带关系而构成的共同体是社会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由于妇女NGO的组织形态与等级结构、领导者特质以及组织活动方式与内容的特殊性,使妇女NGO的组织带上了事业共同体的性质,这一独特的性质使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妇女NGO在以适应社会需求、适应自我生存的姿态逐步形成自己的发展模式,构建了组织的内部和谐与规范发展。我们认为,其事业共同体达成的两个基本维度,一个是组织认同,一个是组织承诺,而妇女NGO的共同体性质将给组织带来的发展结果,将是走向和谐状态的“有机团结”。  相似文献   

10.
NGO(Non-Governmental Organization)是一种非赢利性、非政府、自愿自治的正规化民间公益组织,在现代社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中国现今的NGO可分为"自上而下型"、"自下而上型"和"上下结合型"三类,但任何概念都仅是语境化的概念,受传统观念限制,我们对NGO工作人员职务型经济犯罪研究较少,可实质上它却具有极大社会危害性。在产生根源上,它主要包括社会转型期制度滞后和权力的自身特性、利益的刺激、旧有思想文化潜移默化和法律规制与监督体系之缺失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数量大、潜力大的青年农民工是城市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培训青年农民工,提高他们的素质与能力,是社会全面发展、增加国家综合实力的现实吁求;具有大量受过良好培训的青年技工是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提高青年农民工素质,帮扶其成为技工是个人与社会健康发展的"内需"。我们要厚待、尊重农民工,必须重视、大力地培训青年农民工;职业学校、成人学校和企业大学是培训农民工的主体,培训青年农民工学校要介入、要担当。  相似文献   

12.
中国的知识妇女及其在改革开放中发展起来的主体意识和群体意识,使研究型妇女NGO应运而生。研究型妇女NGO主要是由高等院校或社科院系统的女性知识分子自发组织起来的研究机构,她们在诠释新的妇女发展理论,有效推动妇女/社会性别学学科的成立与发展、宣传社会性别平等意识,改善大众舆论环境,重塑公共政策合理的价值取向以及开展行动研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组织的研究地位的边缘化、学术的独立性与政府资源、国际资源的依赖性之间的矛盾以及组织生存与发展中的经费来源等问题,需要我们从政策、环境、制度等方面对其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3.
本文依托温州公安机关多年来信息化建设成果,通过数据挖掘技术,运用占比分析、秩和检验、主因子分析等方法对农民工群体中新生代农民工与第一代农民工违法犯罪主体基本特征、差异性水平、主体构成等进行横向对比研究,发现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的违法犯罪有其独特性。据此,构建了新生代农民工违法犯罪周期面积图和对数方程,获得较为理想的分析结论,并在此实证基础上提出了"科学警务"和"人文关怀"两个方面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4.
非政府组织(NGO)的导入有助于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完善。在实践中,政府与NGO有三种互补性合作模式:政府支持—NGO运作模式、政府委托—NGO经营模式和政府购买—NGO提供模式。在现阶段,确立这些模式并合理、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必须培养相应的组织载体,建立健全完善的运作机制。  相似文献   

15.
刘震深 《工会论坛》2008,14(4):76-77
作为一种非营利性、非政府的自愿民间公益组织,NGO在现代社会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我国的NGO所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环境得到显著改善,其在社会生活领域的重要作用也日益凸显出来,而作用的顺利实现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却依赖于NGO组织自身观能性的发挥。  相似文献   

16.
农民工发展趋势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民工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从发展趋势看,农民工与中国的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相统一,将成为中国工人阶级的主体,并将工会作为提高其组织化程度的社会组织形态。通过对农民工的发展走势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可以更充分地认识农民工问题的长期性和复杂性,为解决农民工问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大量的农民工实现了地域转移和职业转换,但身份和地位还没有实现转变。农民工市民化滞后导致的身份和地位的不平等,对农民工的思想状况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相对于老一代农民工而言,"新生代农民工"渴望被认同和追求市民化梦想的愿望更加强烈,思想教育工作必须满足他们的需求并适应新时代要求。但是,目前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思想教育,还存在着思想教育内容不完善和教育形式单一、教育主体责任不清晰、缺乏社会支持体系和评估反馈机制等诸多问题。作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先进青年群众组织,共青团必须充分发挥自身优势,融入"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把握培养"新生代农民工"优秀思想这个基本点、抓住客体需求和主体功能两个关键、发挥引领成长和桥梁纽带服务,推动新生代农民工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18.
NGO的作用就是集中资本,满足政府不能满足的社会需要。国家不可能顾及到所有的方面,而小政府大社会也基本上成为了社会的共识。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健全,“政府改革”也逐渐被提上日程,其核心是政府职能的转变,逐步形成政府、企业、各种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互动的、政治民主化、社会自治化的新格局。在这个过程中,NGO作为公民社会的基础结构,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NGO已经凭借其灵活高效的工作方式,以及志愿精神和工作热情,在基层开展了大量的社会活动,积累了一定的组织动员能力,以及社区工作经验和技巧。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中国NGO正在获得越来越多的自主性。在一个国家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中,NGO如何扩展自主性,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重大课题。从南海义工联这一个案来看,其成长与发展过程显现出"双向嵌入国家与社会之中"的典型特征。在当代中国国家与社会特定关系结构下,NGO扩展自主性的理性选择。但是,这种双向嵌入的NGO自主性扩展方式,隐含着因与国家的"强联系"而削弱与社会的"弱联系"的风险。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和社会领域权力的逐渐生长,草根NGO应运而生并蓬勃发展,草根NGO对社会的影响力日益提升,但相当一部分因未登记注册而成为"不合法组织",这些组织反映社会需要却不符合法律要求。法律上合法地位的缺失,使众多草根NGO受身份资格的制约,普遍存在生存困境,发展倍加艰难。因此,降低登记门槛,变"许可登记"为"自愿登记"和"分类登记"是草根NGO登记管理制度改革的可行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