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在土改结束的基础上,苏南农村积极响应抗美援朝总会号召,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本文从社会角度,就苏南农村抗美援朝运动过程作了系统梳理,剖析了区委、地方政府、农民等行为主体对运动的反应,并对苏南抗美援朝运动对农村社会的影响作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前,学术界对于学习型政党、学习型政府、学习型企业等的研究颇多,成果丰硕,而且在实践领域也有诸多推进,但是对学习型农村虽有一些研究,却成果不多,而且在实践领域的推进几乎没有。本课题在现有学术界对学习型农村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针对学习型农村建设中难以破解的困境,在社会资本视域下,创造性地提出学习型农村建设的路径,对于推进当前学习型农村建设、发展和繁荣广大农村文化产业,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还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新型城镇化战略下,农村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面临创新发展新要求。从苏南农村的实践案例来剖析,其实践路径可从四方面作探索,即适应现代农业集约发展,通过"一减一增"调整和优化村级基层党组织;适应农村产业结构转型发展,探索以产业链为基础、行业为纽带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农村非公有制企业发展,探索地缘型村企联建的基层党组织建设;适应农村新型城镇化发展,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社会整合和社会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4.
农村社会建设领域存在着社会组织发展不良、农民自身主体性体现不足、政府成为事实上的唯一主体和各建设主体的权责不清协同不够等问题。当前和今后一定时期,我们要在"以人为本科学发展"的原则指导下,明确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引导社会组织参与农村社会建设事业、发挥农民作为农村社会建设的主体性和主人翁精神,协同配合、勇于担当,才能开创农村社会建设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5.
农村“厕所革命”作为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工作,也是实现基层环境治理的关键环节。当前阶段,我国农村“厕所革命”具有自身形成基础,并在基层环境治理领域取得了相当成效。但由于我国城乡二元分离体制、政府条块管理制度、市场参与机制缺陷、农民主体意识薄弱等制约因素,国家视角下的农村“厕所革命”在农民逻辑中得到部分“消解”,农村厕所建设的有效性不足,同时稀释了政府治理合法性。为此,我国进一步深化农村“厕所革命”,通过制度化重构和合作式治理,有效保障农民权利实质平等,提升农村基层治理能力。  相似文献   

6.
茅文婷 《党史文苑》2012,(16):18-21
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苏南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村工商业家的心态与政府的政策行为有着紧密联系。随着政策制定、实施和舆论环境的变化,农村工商业家的心态也发生相应变化。1951年前,农村工商业家多有负面情绪,1951年春后心态有所改善。这种心态变化缘起于政府政策行为对农村工商业家社会认同感的深度的影响。正是由于这种对农村工商业群体价值认同程度的差异,使得农村工商业家形成了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因素,也影响了后期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在市场经济社会中,社会保障作为一种公共产品是市场失灵的一个领域,必须由政府出面,运用公共财政来弥补这一市场缺陷,承担供给社会保障责任主体的职能。近年来,虽然我国农村低保制度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但由于公共财政职能的不完全缺位,该项制度运行中还存在资金供给不足、保障水平偏低、区域差异过大等亟待解决的制度缺陷,要有效地弥补这些缺陷,应当明确界定各级政府在农村低保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公共财政在该项制度资金供给中的主渠道作用。  相似文献   

8.
沈承诚 《求实》2006,(3):87-90
农村公共产品民营化实质上就是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内的一场制度变迁,即打破农村公共事业领域原有的政府一元供给的制度格局,确立政府、民营经济、村民组织多元互动的制度格局。在这一过程中存在着多重博弈关系,即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博弈、民营化与民营经济的博弈、民营化与村民组织的博弈。以博弈论作为基本分析工具,深入探究各自的博弈过程与博弈策略,推导出可能出现的各种博弈局面甚至是博弈困境,提出相应的引导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农村民间组织不断建立、发展,在发展农村经济、保障农民利益方面的作用日趋明显。在全面取消农业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背景下,乡村治理必将出现新气象,农村民间组织也会有更大的空间,其与政府互动的重要性也日益突出。和谐视角下研究我国农村民间组织兴起与发展的必然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农村教育产品的有效供给模式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当前的农村教育存在着供给不足与供求结构不良的双重困难.为解决教育供给问题,长兴县在2004年3月启动了"农村园丁工程",并把它列入全县城乡一体化八大工程之一.在实施过程中,长兴县通过政策与经济杠杆,协调政府与市场、教师教育机构、农村学校等诸要素的关系,对农村教师队伍进行系统建设;同时,长兴县还将发展农村教育的外延拓宽到其他与教师相关的领域,结合市场和社会力量,进行制度创新,合力解决运作进程中的困难,推动农村教育的有效供给.通过考察长兴经验可以看到,农村教育作为一种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来实现它的有效供给.它需要政府通过法律手段保障教育权利;通过统筹教育投入,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通过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育质量;通过体制创新,确保农村教育面向农村发展提供多样化的教育产品.  相似文献   

11.
肖斌 《理论导报》2011,(7):25-26
治理理论认为,农村公共危机管理不只是政府领域的管理,而应将它定位为一种全社会领域的管理,以充分发挥农村非政府组织(RNGO)等社会各主体的作用。因此,要明确政府与RNGO的角色定位,充分发挥RNGO在农村公共危机管理各阶段的作用,以实现农村公共危机管理的"善治",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新农村。  相似文献   

1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背景下,我国农村的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政策的基本思路是政府要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起主导作用,在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上要发挥政府,市场和社会三方面的力量,实现农村公共文化产品供给渠道的多元化和农民对农村公共文化产品选择的多样化,同时,要保障农民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上的自主权。按照这个思路,笔者从加大政府投入,创新管理机制,扩大民间参与,建设专业队伍,发挥市场作用五个方面来推进我国农村公共文化产品的供给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13.
构建新型和谐的江西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慧 《求实》2006,(12):79-82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江西作为一个经济欠发达的中部省份,在这种现实环境和历史背景中,全面有效推进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安排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面对江西经济的发展现状,破解农村社会保障的困境是各级政府面临的一道难题,以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构建新型农村社会保障模式,加大农村经济发展体制的改革力度,为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提供全新的支持,构建新型的和谐城乡关系。  相似文献   

14.
吴苒  朱旭东 《唯实》2005,(4):20-22
近日,记者走访了苏北、苏中及苏南的一些县区、乡镇,发现当前影响基层稳定的因素错综复杂,不仅有各地普遍存在的因农村征地和城市拆迁带来的动荡,还有诸如各种特殊群体利益的平衡问题、历史遗留问题、宗教势力和各种邪教组织快速发展带来的不稳定因素,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基层政府维护稳定工作越来越艰巨,而现有的压力型考核体制也有待完善。  相似文献   

15.
农村环境保护问题已成为国家政策和立法推进的重点和难点之一。保护农村环境要遵守农村环境法定原则、政府责任原则、农民利益至上原则。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的主要领域涉及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实践中,由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专门立法缺失,加之修改《环境保护法》困难重重等,因此,加强我国农村环境保护法制化建设,必须建立健全农村环境保护专门立法体系,着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进一步强化行政监督管理。  相似文献   

16.
农村公共设施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农村公共设施的建设中,政府扮演着重要角色,但政府的重要性不应否定农民的主体性作用。本文以浙江长兴农村公共设施建设为考察对象,分析政府在公共设施建设中的作用与局限,并指出发挥农民主体性作用对于更为有效的公共设施建设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蔡继明 《学习论坛》2010,26(7):59-62
在现行政府主导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模式中,土地流转的主体是政府.政府并不是通过市场交易购得土地,而是仍然以征地方式变农村集体土地为城市国有土地,从而占有了农地转用增值的主要部分,这无疑仍然是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民土地权益的侵害.今后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主要应处理好以下三方面的制度和体制建设问题:在城乡统筹战略思维下实行国有土地和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同权同价;土地用途管制不能和土地所有制和征地制度画等号;尽快修订与土地相关的法律法规.  相似文献   

18.
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建设和谐社会的一项重要工作。政府作为社会保障的主体当承担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责任,主要包括完善法律责任、提供财政支持的责任、完善社会保障制度的责任以及宣传教育的责任等。  相似文献   

19.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十六大的灵魂,为我们在新世纪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贯彻十六大精神,实践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指明了方向。作为乡镇一级党委、政府应当如何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认为关键是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各项工作。 一、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农村各项工作,要把学习教育活动与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20.
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若干误区辨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和平 《学习论坛》2007,23(4):51-54
“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条件。“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实现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然而,由于各种原因的影响,不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践中,对于“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是“自上而下”的政府强制或恩赐;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绝对平均,就是脱离农村发展差别的客观现实实行公共服务供给或配置上的“一刀切”;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简单的给钱给物,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关键在于均等化的公共服务制度安排;认为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唯一主体与渠道,忽视实现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主体和渠道的多元化;认为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就是农村所有公共服务领域都要均等化,忽视了我国现阶段实现的只能是“基本而有保障的公共服务均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