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抗日战争的胜利在中华民族复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主要政治力量暂时超越了党派利益和意识形态的歧异,将实现民族复兴与打败日本侵略者相联系。其中,共产党以"驱逐日本帝国主义出中国"为奋斗目标;国民党提出了"抗战必胜,建国必成"的政治主张;中间力量提出了"贯彻抗日主张,恢复领土之完整"的口号。三支政治力量对中华民族复兴目标认识的一致性,推动形成了全民族合作抗战的局面和抗战胜利的最终到来。但由于对中华民族复兴的具体路径及终极指向存在着诸多分歧,导致他们在共同抗战的同时,也以自身独特的逻辑对这些问题进行着探索,从而构成了一幅幅孜孜追求民族复兴的波澜壮阔画面,成为中华民族复兴历史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2.
张蕊 《湘潮》2013,(8):4-5
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的完全胜利,洗雪了中国的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为中国的独立和解放奠定了基础,尽管它已经过去六十多年,人们对它的研究却始终没有间断,但是,作为一场民族战争,对于它的研究角度却不够充分,本文着力从抗战主体的角度来研究这场战争,包括共产党的抗战,国民党的抗战和中间势力的抗战,希望以此丰富抗战的研究。  相似文献   

3.
抗战胜利之初,中国的政局异常复杂,以国共两党为代表的传统政治力量继续存在并发展,新兴的中间势力迅速崛起,力图在政治上获得一席之地;以美苏为代表的国际政治力量深度干预中国内政,由此形成复杂微妙的"三国五方"政治格局。在"三国五方"政治格局中,有着鲜明的层次:美苏居于主导地位、国民党政府居中、中国共产党居于被支配的底层。而中间势力的一时勃兴,则是这一政治格局的产物。"三国五方"政治格局,是战后中国政局发展变化的起点。  相似文献   

4.
黎余 《红岩春秋》2014,(5):28-33
正抗战爆发后,打败日本侵略者、实现民族独立解放成为中华民族最紧迫的历史重任。但在日本强大的军事力量和不断的政治诱降面前,国民党最高当局的抗战信心动摇,亲日势力不断抬头。1938年12月,国民党副总裁、中央政治委员会主席、国防最高会议副主席汪精卫携众从重庆叛逃至越南河内,不久在香港  相似文献   

5.
抗日战争攸关中华民族生死存亡。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振兴的转折点,中国共产党是领导抗战、坚持抗战到底的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成功地领导抗日战争走向胜利。抗日战争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熟提供广阔的实践舞台,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由幼年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全民族的抗战。在这场战争中,既有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也有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既有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所作出的卓越贡献,也有国民党广大爱国官兵作出的重要贡献。以往的研究对后者关注较少。本文试图通过对国民党爱国将士浴血奋战的英勇壮举的揭示,分析其特点、作用及影响,以真实、客观地展示中国抗日民族解放战争的全貌。(一)“七七”事变后,中华民族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日战争。在平津抗战、上海“八·一三”抗战、台儿庄大战、徐州战役、武汉保卫战等正面战场上,国民党军队中的爱国将士们前赴后继、浴血奋战,给日军…  相似文献   

7.
抗日战争这场中华民族规模空前的反侵略战争,对中国和世界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对当时中国社会的两大政党——国民党和共产党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甚至可以说,抗日战争决定了国共两党的兴衰消长,改变了它们在国内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并且奠定了未来中国政治走向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中国乡村政治文化是在特定的地理环境、历史条件、经济基础和社会结构的基础上产生的.特定的自然历史条件培育了乡村"政治场域"中三股主要的政治力量:国家权力、家族势力和民间力量,中国乡村政治文化的变迁,最直接的表现就是这三股力量的互为盈缩.在1949年之前,虽然这三股政治力量从未停歇过博弈,但是家族势力基本上处在乡村政治生活的主导地位.新中国成立后,国家权力加快了向乡村渗透的步伐和力度,很快主导了乡村政治生活.1978年后,中国的改革开放使国家权力开始有限地退出乡村,乡村的民间力量开始崛起,并且逐渐显示出自己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9.
1944至1945年8月间,中国抗战进入尾声。当社会各阶级都在为抗战之后"干什么"积极行动之际,中共也有了自己逐渐明晰的政治设计。作为延安时期中共机关报,《解放日报》社论在宣传党的政策决策方面起了重要作用,从中可以清晰把握中国共产党在抗战胜利前后的政治主张。其时,中共最重要的政治设计在于包括国民党统治集团及各党各派在内的"联合政府",为此,中共曾积极努力力图使其变成现实。不过,中共也一直坚持中国的出路在于建立"新民主主义的中国",并且在解放区较为彻底地实行了这一道路。在"迂回曲折"诸路不通之后,中共最终选择了剔除国民党统治集团的以无产阶级为领导的另外一条"联合政府"的道路。  相似文献   

10.
1925年3月12日孙中山逝世至1927年7月27日鲍罗廷启程回莫斯科.是中国革命史的重要历史时期,不仅是国共两党由合作到分裂、轰轰烈烈的大革命从胜利走向失败转变期.也是孙中山逝世后国民党各派系及其政治代表的初步定位期。在错综复杂的中苏关系、国共关系、国民党内各派系关系、封建势力与反封建势力及帝国主义势力与反帝国主义势力之间关系漩涡中,汪精卫、蒋介石不断角逐国民党最高领袖地位.双方的政治关系也经历了合作一分离一对立一合流的过程.全面把握其演变进程、客观分析其实质和根源.对不同视角深化民主革命时期的党史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侵略中国战争的起点一由此开始了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站在抗战最前线的东北人民不屈不挠地同日本侵略者奋战6年。“七七事变,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中国人民又开始了艰苦卓绝的8年抗战。中国在这场战争中经历了14年反法西斯战争。本文拟就“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抗战在全国抗战中的地位及其关系问题进行探讨。一、“九一八”事变使中日矛盾成为主要矛盾。1840年鸦片战争中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纷纷侵入和中国封建势力的压迫,中国社会的性质开始由封建社会向半封建、半殖民地…  相似文献   

12.
一、要把抗战的历史放到中华民族复兴的大过程中去解读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部分.但中国的抗战又有自己的复杂性和特殊性.我以为,只有把中国的抗战放到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寻求解放和复兴的大背景下,才能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  相似文献   

13.
正经过14年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中国人民打败了穷凶极恶的日本侵略者。抗战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在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成为中国人民取得抗战胜利的重要精神力量,标志着中华民族的空前觉醒和空前团结,标志着中国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作为实现民族复兴的领导力量,  相似文献   

14.
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唯一取得了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是执政党,共产党不掌握全国政权。但是,共产党提出并贯彻执行了唯一能使抗战取得胜利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它的主张  相似文献   

15.
胡大牛 《探索》2012,(6):27-30
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党的政策的正确性和党的组织有力量,强调以党的建设为党的政策贯彻落实提供领导力量。正是这样,在抗日战争时期,才有了党的力量的大发展,领导和保证了抗战胜利。国民党在政策和党建上则以另一种观念和姿态进入抗战,因而日益颓败,不得不对党建问题从形式上逐步接受中共的政治影响,但在实质上无政治上的发展从而败亡,从负面角度证明了党的建设特别是思想政治建设是实现政治领导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16.
抗日与民主改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抗日战争是中国复兴的根本转折。八年抗战,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力量迅速壮大,国民党及其政权走向衰落,由此决定了中国的历史命运和前途,尔后仅仅经过4年解放战争,共产党夺取全国政权,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改变了亚洲乃至世界的政治格局。抗日战争为什么会如此决定性地改变中国内部政治力量的对比呢?研究这个问题,应着眼于近代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把抗日战争作为争取民族独立和改造旧社会、创造新中国的一个有机过程来考察,才能找到共产党与国民党的力量发生上述反向演变的内部动因。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在民族危机面前,中国共产党以大局为重,与国民党实行了第二次合作,共同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以拯救中华民族,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党中央提出了“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三大政治口号,制定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相似文献   

18.
第二次国共合作使中华民族空前地团结起来,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合作不仅对中国共产党有利,对国民党也是非常有利的.合作的达成阶段,使国民党一洗过去不抗日的阴影,树立起抗日的高大形象;合作的过程阶段,共产党由于抗日路线正确,得以发展壮大,成为重要的抗日力量,这对国民党不是有害而是有利的;合作的最后阶段,抗战的胜利为国民党赢得了荣誉和利益,使其力量增强.合作破裂后,国民党政权的迅速覆灭是其自身因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9.
中国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东方主战场,是国共两党、两军合力挽救民族危亡的民族解放战争。近年来,随着我党逐步客观、公正评价国民党在抗日战争中地位作用,一些反映国民党抗战功绩影视作品得以热播,致使部分年轻人错误地认为国民党军才是抗战的主要力量,而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人民军队在偏远山区东躲西藏。  相似文献   

20.
翟露露 《世纪桥》2014,(4):66-67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华民族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艰苦卓绝、历时持久的正义之战。随着抗战的全面爆发,全国各界青年在中国共产党政策的号召下,纷纷投身于抗战事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陕西青年运动作为抗日战争时期全国青年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进行了英勇斗争,为抗战的胜利做出了很大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