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6 毫秒
1.
华裔导演李安是中国电影之光,他倾情于植根中国传统文化,向世人展现中国的文化特色。在他早期的电影中,他大多探讨中西方文化差异,通过冲突与融合表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新领悟和对西方文化的兼容并蓄。《喜宴》作为他的早期代表作,反映了导演关于文化差异的主题,体现了导演内心深处的中国情结。笔者从电影里呈现的中国式婚姻观、中国人的中庸哲学以及孝道文化三方面进行研究阐述,从而为跨文化交际提供方法和途径。  相似文献   

2.
严正 《学习导报》2010,(19):40-40
《新湘评论》是一本有思想、有品位,值得信赖的好书。我喜欢看"湘江杂评"栏目里的文章,看后让人有大快之感。特别是《肢体导演张艺谋》一文。张艺谋曾以导演《秋菊打官司》、《红高粱》等电影走红。  相似文献   

3.
李安的字条     
导演李安早已蜚声海内外,熟悉他的圈内人士,对他身上表现出来的敬业精神赞不绝口。1993年,在拍摄电影《喜宴》时,有一个飞机缓缓降落的镜头,本来是个很简单的只有两三秒的镜头,但为了指导拍摄组拍出理想的效果,李安特意带给摄制组一张纸条,详细地写上拍摄飞机降落时的要点。他用清晰、工整的字迹写道:拍华航747在白天,最好是在下午稍晚,四五点时的降落镜头。  相似文献   

4.
最近,一股斥责《色·戒》为"汉奸文艺"的强烈舆论引起了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关注。本来,虽然是由名导演(李安)改编自名作家(张爱玲)的影片,我们也没有兴趣浪费时间去看,因为之前,这部影片已经被很多网络和娱乐媒体渲染成一部庸俗低级的"色情电影"。但随着讨论的升级,联系到当前一些影视作品  相似文献   

5.
张永祎 《唯实》2004,(10):88-91
本刊记者:对于中国观众来说,对国产影片的期待莫过于张艺谋的作品了。当然,评论最多的甚至可以说指责最多的也莫过于张艺谋的作品,几乎形成了一种张艺谋现象。从影片《十面埋伏》的热映和评潮,也印证了这一点。一样的宏大场面,一样的简单情节,这就是《十面埋伏》……那么你觉得应该怎么来评价影片的得与失呢?张永:《十面埋伏》的出现可谓是“吹皱了一池春水”或者说“一石激起千层浪”。各种不同的价值立场带来了不同的审美选择和审美判断。我的感受可以用四句话来表述,即“看不顺、忍不住、忘不了、想不通”。所谓“看不顺”就是说张艺谋…  相似文献   

6.
搬家     
有一次,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记者问张艺谋:“张导演,能不能问您一个私人问题?这几年,您的《英雄》、《十面埋伏》在国际、国内都取得了很高的票房,您已经是国际上知名的大导演了。有人传言,在当今电影界,仅‘张艺谋’这三个字,就是一个聚财的品牌,能不能透露一下,您现在到底有多少财富呢?”  相似文献   

7.
成名要趁晚     
华人导演李安回台湾宣传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在一次讲座中,他的老友陈文茜说,"我觉得张爱玲的话要改写了,成名一定要趁晚……"这当然是从李安的经历得出的结论,李安到38岁才得到第一次拍片的机会,42岁在柏林得了金熊奖,之前他一直默默无闻地在纽约寻找他的电影梦,"除了端盘子,他干了所有纽约未成名的艺术家干过的事",带孩子、做饭、写剧本、去片场扛大包……那时他是一个让岳父摇头叹息的百无一用的"文  相似文献   

8.
中国电影近年来似乎发生了巨变:作品在国际电影节上屡屡获奖,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成为国际知名导演,被邀请做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但是,我们在将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总体相比时,却会觉得缺少了些什么。事实上,中国电影是异常单调的,除了张艺谋和陈凯歌等人所搞的“新东方电影”之外,基本上是靠几部喜剧性的贺岁片撑门面。这种单调反映了中国电影导演视野的狭隘,暴露出他们电影观念的欠缺。当代世界电影已经至少具有四种视野:一是意识形态视野;二是文化视野;三是人性视野;四是生态视野。这四种视野对应着四个层次的电影境界。综观全球电影的先锋…  相似文献   

9.
回望南湖     
嘉兴有个南湖,南湖很美,就像杭州有个西湖,把一个地方衬美了。 嘉兴的名字也很好,和南湖的名字并在一起,很让人想些什么。南湖里有只船,很多的人把它叫做红船,船其实并不红,红船是象征的叫法。这船很普通,在南湖里很多的船中看不出什么奇特。也正是如此,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才选择在了这条船上。于是有人将这条船形容成了革命的航船。  相似文献   

10.
很多人不相信灵魂的存在,只专注自己的肉身,然而我相信。我不仅相信人是有灵魂的,同时相信书也是有的。 读完《以自己喜欢的方式过一生》的第一篇文章《当全世界遗忘你》,对这本书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措辞凝练,结构跳跃。  相似文献   

11.
邹慕晨 《学习月刊》2010,(12):35-36
著名波兰导演罗曼·波兰斯基的《水中刀》于1962年问世,作为这名导演的处女作长篇,这部电影被认为是罗曼·波兰斯基走向电影艺术殿堂的标志与其特立独行的艺术追求的宣言。电影中的故事发生在二次世界大战后,  相似文献   

12.
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身为北京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总导演的张艺谋也不例外。目前,在他的身边已聚集了一批大师级人才。张继刚、陈维亚、于建平、陈其钢、蔡国强是其最得力的“五虎上将”。张艺谋将和这支团队联手打造精彩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和闭幕式,奉献给全世界。  相似文献   

13.
余昌 《新湘评论》2014,(16):57-59
中国有很多地方被人们认为是某些姓氏的起源地。比如至今山东、河北、河南等地区仍流传着一句民谣:“问我祖先在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中国人一向很重视自己的“尊姓大名”。逢年过节,中国人有祭祖思宗的传统。而在国人心目中,扬名建业,不但是个人生命的追求,更是有关家族的荣耀。  相似文献   

14.
邵岭 《党建文汇》2021,(3):57-57
很多女导演都喜欢在作品中探讨母女关系,比如宋方的《记忆望着我》、杨荔钠的《春潮》,以及贾玲的导演处女作《你好,李焕英》。其中《你好,李焕英》是几部电影中大家最为喜闻乐见的,这从它一举成为今年春节档的爆款就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5.
大凡如今45岁以上的中国人,对《白毛女》并不陌生。它是与《红灯记》、《沙家浜》、《智取威虎山》齐名的革命样板戏。在所有的“革命样板戏”中,江青过问得最少的就是芭蕾舞剧《白毛女》。可是,她不“问”则已,一“问”惊人,上演了一出令人啼笑皆非的闹剧。漠不关心江青对舞剧《白毛女》无兴趣《白毛女》最先是一篇报告文学。它的原型是四川的宜宾地区的一个高山上的农民妇女。早在60年代初期的  相似文献   

16.
《功夫熊猫》如西伯利亚的台风一般横扫全世界,中国元素也应了这一阵强风展现出了独有的魅力,造一个成都版《功夫熊猫》,成为蓉城动漫人的希冀。  相似文献   

17.
说到张艺谋的电影不能不提到张伟平。张艺谋和张伟平虽然早已经成为朋友,但在拍《有话好好说》之前,张艺谋的电影事业与张伟平并没有多少关系,用张伟平的话说,他甚至从未想过涉足电影行业。但在此之后,张伟平的事业和张艺谋的事业却紧紧地联系起来了。  相似文献   

18.
一部“统战”影片的诞生 1981年的一天,上海电影制片厂的导演吴贻弓被徐桑楚和石方禹叫去,两位领导交给吴贻弓一个电影剧本,剧本的名字叫《城南旧事》。  相似文献   

19.
暮云 《廉政瞭望》2014,(2):68-69
《十二生肖》上映时,成龙宣称那是他最后一部动作片。对于新上映的《警察故事2013》,成龙是这么解释的:原本没有打戏,自己是被导演骗了,拍着拍着加了许多。特警、水警、飞虎队、国际刑警……从影几十年,成龙演警察的故事两只手都数不过来,如今要演内地警察,自然有很多人想看,毕竟在曾经的香港电影中,内地警察的形象基本上都是睑谱化的,尤其是这张脸谱也经历了一些起伏和变化。  相似文献   

20.
电影《末代皇帝》中有一个好玩的情节:一身洋装的溥仪不会系鞋带,在被押解的途中,还有当年的侍从偷偷跪下来给他系鞋带。这个细节表现出电影导演贝托鲁奇的用心一从身份来说,曾贵为天子的皇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