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宪法修正案所体现的一个重大理念就是人权保障。刑事诉讼法与宪法在人权保障这一理念上有着内在联系。正是基于这一联系,刑事诉讼法被称为"人权保护的大宪章"。宪法的新理念理应在刑事诉讼中得到体现,作为重要的刑事司法机关的公安机关,应将这一理念在刑事执法工作中予以贯彻。  相似文献   

2.
2012年10月18-21日,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在杭州召开,来自司法部门、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200多位专家学者围绕着"刑事诉讼法律实施"的中心议题,就"新《刑事诉讼法》与《宪法》"、"新《刑事诉讼法》的实施与司法解释"、"新《刑事诉讼法》重点修改部分的理解和适用"等具体议题展开了富有成效的研讨。  相似文献   

3.
国家检察官学院和检察理论研究所于2012年11月2日联合举办了"两大诉讼法修改与检察制度的完善"研讨会,邀请了刑事诉讼法学界、民事诉讼法学界、宪法学界和检察实务界的专家四十余人,重点围绕刑事诉讼法和民事诉讼法修改对检察制度发展完善的重大影响、如何进一步推动检察制度的发展完善、如何通过理论研究推动人民检察院组织法修改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最高人民检察院孙谦副检察长、检委会专职委员童建明到会并作重要讲话.现将研讨会上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是美国联邦最高法院以宪法文本及宪政精神为理据,在特定的刑事诉讼案件的裁判过程中,经由司法判决而延伸出来的一套基本权保障与救济机制。它与宪法存在紧密关系,但又与宪法不同构,有着自身的意旨与构造。西法可鉴,研究美国宪法性刑事诉讼法对当前我国刑诉法研究的纵深发展有很大的启示。  相似文献   

5.
继2004年《宪法》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之后,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将“尊重和保障人权”写进法典,我国实现了从“人权入宪”到“人权入法”的立法转变.如何在立法和司法层面落实“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基本要求,是一个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对宪法与刑事诉讼法的关系进行历史考察和理论解读,揭示2012年《刑事诉讼法》修改在两法关系方面的进步及存在的问题,以促进两法关系的未来发展.  相似文献   

6.
宪政的本质是对国家权力的限制,以保障个人的基本权利。人的基本权利通过宪法和法律来表达,也需要宪法和法律予以保障。在限制和剥夺人的基本权利的种种方式中,刑事惩罚最为严重。因此,一方面,在宪法上明确个人基本权利的同时,需要设定无罪推定等保障机制,奠定辩护权的根基,另一方面,需要在刑事诉讼法中规定辩护权的具体行使方式,保障辩护权的行使效果。在现代宪政国家,辩护制度在宪法和刑事诉讼法中力求良性互动。因此,我国辩护制度的完善,不能局限于刑事诉讼法,还必须关注宪政化进程。  相似文献   

7.
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使讨论其内涵成为必要,为全面理解它。本文讨论了其刑法,刑事诉讼法、宪法、法理、犯罪学含义。另一方面.罪刑法定原则的确立,对刑法自身的生命力与刑事诉讼法产生了重大影响,为此,文章讨论了刑法的社会适应性及与罪刑法定原则紧密联系的无罪推定原则。  相似文献   

8.
刑事非法证据是指刑事诉讼中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违反国家宪法和刑事诉讼法关于收集证据应当遵守的原则和程序的规定收集的案件事实.  相似文献   

9.
2012年3月14日通过的新修改的《刑事诉讼法》写入了"尊重和保障人权",并在政治制度、强制措施等七个方面体现了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原则。个人人权包括生命权,平等权,政治、经济和文化权利。我国的人权发展经历了一个很长的时期,新《刑事诉讼法》写入"尊重和保障人权"具有重要历史意义:标志着宪法中"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立法精神得到贯彻和落实;理论界和实务界对惩罚犯罪和保障人权达成共识;我国司法机关尊重和保障人权进入实质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0.
从宪政的角度来看,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国家追诉和审判机关实施的违背公民意志,侵犯其宪法性权利的行为.强制措施的适用必须符合比例原则与司法审查原则的要求.在我国,由于长期以来财产权不被认为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可能侵犯公民财产权的搜查、扣押措施没有被纳入强制措施体系,这对保护公民的财产权极为不利.由于本次宪法修正案已经明确规定私有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宪法权利,因而建议在将来修改刑事诉讼法时,将搜查与扣押措施纳入强制措施体系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宪法是一部确保国家与公民这一最基本社会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和谐的基本法,是一部确保调整各种社会关系的法律本身符合和谐社会精神以及它们之间和谐协调的最高法,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宪法的保障。目前我国现行宪法在保障和谐社会构建方面存在宪法对国家与公民之间基本关系的调整不力、现行违宪审查制度不完善等不足。我们要从宪法制度上保障和谐社会的构建,重点是大力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尽快将执政党的权力纳入宪法的调整范围;进一步修改宪法并完善违宪审查制度,使宪法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最基本的和谐标准法和最重要的和谐保障法。  相似文献   

12.
宪法最高权威性不仅体现在形式上,更重要的应体现在实质上。然而我国的宪法权威却是缺失的。缺乏市场经济的支撑,宪法权威失去了经济基础的保障;政党制度可操作性的空白与发达民主政治的缺乏,使宪法权威失去了政治层面的维护;思想上宪法意识和宪法信仰的薄弱,无力支撑宪法权威;在法律层面上,违宪审查制、司法实践中的回避更进一步将宪法权威与人们生活之间的距离拉远,缺失也就成为情理之中的事情。  相似文献   

13.
三权分立制衡原则与美国法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制衡原则在美国宪法中得到了完美体现,并被创造性地发展,从而成就了美国政府成为被公认的最民主与自由的法治政府。本文重在论述三权分立制衡原则理论的发展和实践以及它的精神对于美国法治影响,并探讨其对建设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我们必须正确理解宪法的崇高地位和作用,在宪法依法治国的光辉照耀下,我国的法制进程不断有所推进。  相似文献   

15.
本文运用类比分析法对我国违宪审查条款进行解析并得出结论 :“不适当”是“抵触”的上位概念 ;“决定命令”隐含抽象和具体双重涵义。针对结论之外凸显的实体与程序规定的疏忽进行了反思。实体规定上 ,作者反思了法律违宪和《宪法》第 10 4条的缺陷 ;程序规定上 ,作者认为 ,《立法法》虽纠正了《全国人大组织法》的违宪之处但又遗留了新问题。作者建议 ,一方面对现行法律违宪审查应探索新的方式 ,另一方面适当地修正《立法法》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16.
行政法与宪法关系的研究缘于中国公法和宪政发展的现实需要。以中外行政法治的实践为分析视角,可以得知行政法与宪法之间是一种互动关系,即宪法原则、精神指引着行政法的发展,行政法则对宪法起着落实、补充和发展作用,并推动宪法自身的修改和完善。为了防止行政法与宪法互动关系的失衡,一方面,我国宪法必须积极回应行政法发展所提出的挑战;另一方面,必须尽快建立行之有效的违宪审查制度以维护宪法的至上权威。  相似文献   

17.
物权法草案对不同主体的物权平等保护是不是违宪是一个争议不断的问题,虽然最终通过的物权法肯认了物权法草案的精神,但是从宪法学理上解释是否违宪至关重要。直面“物权法问题”,我们会发现其与多年前的“良性违宪之争”面临的是同一宪法困惑,而宪法变迁理论能为我们讨论这个问题提供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18.
宪法学在法学领域无疑具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宪法学教材毫无疑问地承栽着艰巨的任务,即向法科学生传递宪法学的通识,引发其对宪法学研究的兴趣,但中国宪法学教材却因存在“中西混同”之缺陷,难以完成其应有的任务。基于此,对中国宪法学教材进行反思,探寻问题存在之症结,寻求问题解决之途径,譬如“中西分立”和“教材分著”,将更具现实性与建设性。  相似文献   

19.
对违宪申诉权建立之历史沿革、违宪申诉权作为违宪审查启动机制之理论依据、违宪申诉权建立之法律依据以及违宪申诉权制度构建四方面进行探讨,指出当代中国违宪审查制度缺乏启动机制,赋予公民违宪申诉权以启动违宪审查是完善民主、法制的迫切需要,这在现行宪政体制下也较易可行。借鉴西方申诉权制度,我国应在法律上从实体和程序两方面构建并保障公民违宪申诉权之行使,以达到启动违宪审查之目的。  相似文献   

20.
宪政是保证现代社会文明的基本手段。文通过宪政产生的历史渊源分析,探讨和阐述了政府预算这个表面上几乎不具有政治敏感度的经济形式,最终演化成为民间力量施展影响并公开伸张的兴奋点,促成了宪政转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